音樂研究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210
Browse
21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以複音音樂觀點分析巴赫《C小調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9-05-??) 洪于淳; Yu-Chun HUNG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所作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BWV 1011)令人印象深刻的特點是:第五號是《六組無伴奏大提琴組曲》(Suiten für Violoncello solo, BWV 1007-1012)當中唯一使用「特殊調音法」(Scordatura)的組曲。然而,對於演奏家而言,此曲的難度不在於是否要將A 弦調低一個全音、或是改變定弦音高之後的指法問題,而是如何將大提琴單行樂譜所包含的複音音樂結構,完美地透過獨奏的方式呈現。由於作曲家的手稿早已佚失,因此巴赫根據《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改寫給魯特琴的《G 小調組曲》(BWV 995)成為最能夠瞭解其複音音樂結構的資源。本論文將以巴赫的《G 小調組曲》手稿,以及由德國熊騎士出版社(Bärenreiter-Verlag)所出版,根據作曲家妻子安娜•瑪德蓮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 1701-1760)手抄版本製作的《第五號無伴奏大提琴組曲》樂譜,作為音樂分析的兩個譜源,藉由比較大提琴與魯特琴版本之差別,思索如何處理隱藏在旋律之中的聲部進行。Item 音樂創作者的救贖?群眾募資實證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9-11-??) 白紀齡; 許瓊文; Chi-Ling PAI, Chiung-Wen HSU群眾募資成為音樂創作者取得資金的新管道,臺灣最大的群眾募資平台flyingV經常可見募資舉辦音樂祭、專輯製作、專場巡演。透過群眾募資平台,音樂創作者享有不受干預的空間,以多種選項的回饋直接訴諸群眾獲得贊助。本研究以flyingV音樂類別募資案為標的,將募資案之「目標金額設定」、「贊助人數之眾數與其對應金額之交乘項」、「贊助選項數目」以及「贊助總人數」等變數,實證音樂類別募資案之提案設計對最終募資總額的作用,並對照其他類別產業。結果一致顯示,募資案之目標金額設定、主力贊助選項、多級距贊助選項均能有效提升募資案之成功率。因此,募資提案須設計多級距選項並掌握主力贊助選項,訂定適切募資目標,群眾募資必將成為音樂創作者實現作品的首選。Item 古琴(先攵)音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8-11-??) 黃鴻文; Hung-Wen HUANG(先攵)音,是演奏古琴時,右手彈撥、左手按弦所發出的雜音。造成(先攵)音的原因,或因「琴弦不良」,或因「琴面不平」,或因「岳山、龍齦太低」,或因「琴面弧度錯誤」。「琴弦不良」,常是弦上有微細顆粒,只要除去之,或更換琴弦,即可解決。「琴面不平」,又可分為「制作不良」、「日久變形」、「斷紋」三個原因,藉由蘸水打磨、補灰等技術,即可磨平琴面。「岳、齦太低」,本為彈奏手感舒適,卻因琴弦靠近琴面,對琴面的制作要求更高。「琴面弧度錯誤」,是由於對琴弦與琴面的關係認識錯誤所致。架在琴上的琴弦,並非平直如矢,而是中段下垂;理想的琴面,也要相對應地向下凹陷。透過「前三後二」的方法,做出正確的琴面弧度,在這個弧度的基礎上,將漆面打磨平整,並以「前一指、後一紙」的標準來規定琴弦與琴面的高度,彈奏時即能避免(先攵)音而手感舒適。Item 從樂律看秦漢讖緯(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9-11-??) 黃韋仁; Wei-Jen HUANG本文欲撥去讖緯神秘的面紗,試圖從樂律的角度回答-讖緯是如何建構出來的?究竟這些文獻的作者懂不懂樂律?結果發現,樂律與讖緯最大的交集在於「比附」,且基本架構其實已在先秦完成。這些讖緯的作者,基本上還是懂樂理的,只是對他們而言,音樂應順天而作,有無比的神聖性,絕非是一種娛樂,不以悅耳為目的。在此意識型態下,把人事與音樂、自然一一對應清楚,形成一套比附系統,以知政治得失。而建構的方法,是先有一套先驗的系統,如陰陽、五行、月令、節氣、八卦等,再一一配上音律。因此,相對於音律本身,當時人更在意音律背後的象徵意義。於是,五音可以出現許多不同的排列順序;而和聲也未必採取西方「簡單整數比」的概念,而是參考音律的象徵意涵,組成和聲,自然缺乏音程上的一致性。而這種做法在古人眼裡,具有人文的秩序,模仿天道運行,才是真正的和諧,於是形成一種獨特的審美觀與價值判斷。Item 1968 年「民歌採集剪輯錄音」—客家系〈採茶歌〉、〈山歌仔〉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9-05-??) 戴麗雪; Li-Hsueh TAI1968 年,史惟亮(1926-1977)為協助德國成立「中國音樂研究中心」,帶著「民歌採集運動」採集成果前往德國,其中有一檔案為1960 年代民歌採集成果之剪輯錄音,此剪輯錄音共收錄20 首民歌,內容涵蓋客家系、福佬系、原住民系等最具代表性的歌謠,每首歌謠之創作背景及音樂內涵,值得深入探究剖析。本文非涵蓋此「民歌採集剪輯錄音」之完整內容,是以目錄之序號1、序號2,由賴碧霞(1932-2015)演唱兩首客家系民歌〈採茶歌〉、〈山歌仔〉為研究主體,並從三個面向加以探究:一、賴碧霞演唱客家民歌當年是誰負責採集?1965 至1967 年期間,民歌採集隊進行多次小型的採集活動,直到1967 年7 月才展開大規模「民歌採集」運動。採集賴碧霞演唱是在1965 至1967 年的小型採集活動期間?還是在1967 年7 月大規模「民歌採集」運動?二、為何賴碧霞演唱版本能雀屏中選,被輯錄在「民歌採集剪輯錄音」檔案之中?三、分析〈採茶歌〉與〈山歌仔〉兩首山歌之音樂內涵。藉由研究,期使「民歌採集剪輯錄音」之〈採茶歌〉、〈山歌仔〉的採集時空及音樂內涵得以明朗,讓埋身德國長達半世紀的聲音檔案及其歷史脈絡得以彰顯。Item 音樂社會學:經典理論回顧與新興議題展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9-11-??) 朱夢慈; Meng-Tze CHU本文回顧音樂社會學的主要理論、議題,及近年新興的熱門研究趨勢,回顧的文本以英文發表的著作為主。音樂社會學近來在國際學術圈重新引起關注,此現象可從近十年以音樂社會學為主題的專文出版看出端倪。音樂社會學的研究基本上可分為將音樂視為客體,以及將音樂視為行動兩種概念化音樂的途徑。它們處理音樂實踐如何形成群體,並以次文化、後次文化、場景與部落主義等不同理論來描述。研究者也討論特定樂種與曲目,如何被特定權力建構其社會位階與歷史價值,也關注音樂如何被創造與流通。本文後半部整理出新興且具有發展性的議題,包括高齡搖滾樂迷與懷舊現象、音樂與負面情境的關聯性、現場音樂與無原創作品的平凡音樂人、「科技與社會」和音樂的關係等。Item 琉球傳統民謠的傳統與創新:以松下耕《安里屋之歌》無伴奏混聲合唱團編曲為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7-11-??) 劉馬利; Ma-Li LIU誠如作曲家松下耕(まつした こう,Matsushita Ko, 1962 生)在他1998年所出版《八重山及宮古諸島的三首民謠》(八重山.宮古の三つの島唄)的自序中開宗明義寫道:「使用日本特有的聲音素材寫成合唱音樂,這是我的職志之一。……八重山群島與宮古群島的民謠與歌舞是珍貴的文化寶庫,也保存了完整的傳統祭典。」的確,八重山諸群島與宮古群島為沖繩縣的文化發展中心,而沖繩縣古稱琉球,素有「民謠的寶庫」的美稱,其中最南方的八重山群島更是「歌之島」。其中的《安里屋之歌》(安里屋ユンタ)就是在八重山群島地區口耳相傳、家喻戶曉的民謠,反映兩百年前琉球王朝時期人民的心聲、政治局勢與歷史軌跡。先後由不少的歌手翻唱,古典音樂家也紛紛寫出各式各樣的編曲,以不同的方式重新詮釋這首歌。本文先從《安里屋之歌》的音樂及文字本身切入,探討琉球音樂的歷史及音樂理論與中國及日本本土的關聯性。此曲原無歌譜,僅以工工四譜記下指法及歌詞。再就樂曲本身的形式結構及音樂與文字的關係,深入剖析。最後,以當代日本重量級的作曲家松下耕的無伴奏合唱編曲為例,對照原本的單旋律與三線伴奏的歌謠式吟唱,來探究他是如何以西方音樂作曲技巧為基礎,使用古老的音樂素材及原本的沖繩文字,融合現代音樂的語法,在八聲部無伴奏的合唱作品中發揮其嚴謹、結構性強的作曲技巧,藝術性與技術性兼具,在承先啟後中創造出全新的聲響。Item 上大人,一齣亂彈戲的歷史知識考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8-11-??) 范揚坤; Yang-Kun FAN〈孔乙己〉,臺灣舊時書房最初階習字常用教材,雖只是一篇廿八字短文,卻曾經是本地漢人童年最初經驗漢字書寫文化原點。當從個人生命經驗累積成為社會文化歷史記憶過程影響所及,包括戲曲、說唱以至器樂等表演藝術,皆出現過吸收引用〈孔乙己〉,分別形成特定曲(劇)目現象。然此「上大人」文化現象,包括當年曾普遍流行的習字教材,於今臺灣社會猶然近似歷史陳跡,罕見能再復現,亦少有人能理解全貌。本文分析主要在此「上大人」文化歷史發展現象範疇,經由亂彈戲《上大人》劇保存現象以至作品內部所涉及歷史知識考掘,延伸至於其他樂種曲目歷史現象的系譜性考察,終於重新審視文化的經驗傳承,尤其最一般日常人文知識,透過不同藝術表現而有多重樣態存在可能性。以及對此紛呈多樣外觀,經由不同藝術創造卻明顯可見源自同一題材,當初孕育此一現象傳統社會的文化內涵之於當代重再經驗認識與再理解詮釋的必要性。Item 李斯特《厄運!不祥,災難》作品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7-05-??) 黃久玲; Chiu-Ling HUANG李斯特(Franz Liszt, 1811-1886)晚期鋼琴作品《厄運!不祥,災難》(Unstern! Sinistre, Disastro),嵌入了自傳內容於標題音樂之中,體現了高度的個人情感和音樂的創新技法。以樂曲呈現自己的命運處境,透露出晚年身、心靈狀態,形塑他往後的獨特性作品。創新寫作技法,已經遠遠超越同時代的作曲家們,前瞻性的和聲探索,打破了以往的傳統束縛,展現出二十世紀現代技法的預示性和先知性。本文經歸納、組織及分析,將《厄運!不祥,災難》分別依下列五項:壹、前言;貳、李斯特晚年生活;參、《厄運!不祥,災難》創作背景;肆、《厄運!不祥,災難》創作技法探討;伍、結論等,來探究此作品。樂曲中,跳脫傳統和聲技法,運用了不協和的三全音、增三和弦的連續進行、增三和弦與減七和弦對峙的和聲及全音音階等手法,來呈現晚年的身、心靈感受,而成為引領二十世紀音樂語彙的一個重要的預示作品。Item 菲利克斯‧孟德爾頌《應答曲與讚美歌》中所展現的宗教衝突與辯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院, 2019-05-??) 李昆穎; Kwen-Yin LI本文旨在討論菲利克斯‧孟德爾頌(Felix Mendelssohn-Bartholdy, 1809-1847)在其給男聲合唱、大提琴與低音大提琴的作品《應答曲與讚美歌》(Responsorium et Hymnus)中所展現對於不同宗教的態度。若從音樂學家斯波薩托(Jeffrey S. Sposato)對於該作曲家的身份認同所提出的論點來看,在此天主教儀式音樂創作中最後出現的路德教派聖詠,似乎是孟德爾頌對其路德新教信仰虔誠的展現以及對天主教的批判。然而若我們仔細地檢視該作品,便可以發現不同宗教所代表的音樂元素在其中展現了辯證式的關聯,因此菲利克斯並非是想要批評天主教,而是試圖表達不同宗教間共存的可能性與必要性,並同時呼應他的祖父摩西‧孟德爾頌(Moses Mendelssohn, 1729-1786)所提出宗教多元與宗教寬容的觀點,認為此乃認識宗教真理的唯一途徑。在本文的最後,筆者認為對於孟德爾頌作品與生平的接受歷史,從華格納(Richard Wagner, 1813-1883)的反猶太主義到二十世紀後半所謂的孟德爾頌復興,也經歷了這樣的一個辯證歷程,因此我們必須持著多元的觀點,才能適當地理解與詮釋孟德爾頌的創作與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