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6122
Browse
19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神創規律與物種不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3-06-01) 楊彥斌Item 評介賈克琳.杜維涅.伯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7-06-01) 楊彥斌Item 原始白色與變異黑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2-12-01) 楊彥斌Item 旅遊、閱讀與實驗觀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0-12-01) 楊彥斌本研究以孟德斯鳩為例,試圖探討啟蒙運動時期西方學者普遍相信「自然環境影響人體」的看法及其可能的學術資源。研究結果顯示,孟德斯鳩的知識來源相當複雜:他除了閱讀當時旅遊者所撰寫的遊記以及一些古代作家的作品之外,他自己還親自旅遊歐陸,進行個人實地觀察,並與他人交換意見。而他所閱讀的古代作品可能包括:希波克拉提斯的〈論空氣、水與地點〉、蓋倫的《論食物的性質》、呂克萊斯的《論自然》。藉由孟德斯鳩的個案研究,我們更能瞭解:當啟蒙哲士構思自然科學知識時,古 典學術傳統仍然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Item 民初桂系治粵時期的廣東省議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1-06-01) 陳惠芬本文以1916 年10 月復會的第一屆廣東省議會的活動為中心,探討袁世凱帝制運動結束後,其與治粵桂系強權的互動關係,並進一步考察民初民主政治實施的問題。此一時期政治形勢多變,舊國民黨色彩濃厚的廣東省議會,熱情支持孫中山提倡的護法運動,並且成為國會非常會議的重要催生者。另一方面,桂系宣佈廣東「自主」,藉機壟斷廣東更多的資源;倚附桂系之政學會對廣東省政的參與,則對省議會的運作造成深刻的影響。由於桂系政權面臨嚴重的財政困難,急於籌措經費。廣東省議會嚴格監督 徵稅,使得雙方的關係益形緊張,進而發生彈劾財政廳長楊永泰的事件。此外,桂系為了爭奪廣東的軍權和財政權,使得廣東省長更換頻仍,引發不少風潮。在這個過程中,廣東省議會始終堅持「省長民選」和粵人治粵的理念,這個理念也逐漸成為廣大粵人的共識。然而,1919 年初開幕的第二屆省議會,卻已是交通系和政學會的天下。 桂系失敗後,國民黨取得廣東政權。陳炯明的「聯省自治」計畫,曇花一現。陳失敗後,孫中山逐漸將中國政制帶向一黨專政的新模式。當其他省份的省議會還在進行議事活動時,廣東省議會早已為國民黨所拋棄。如此看來,桂系治粵時期的廣東省議會,尚能伸張民權,維護人民利益。雖然成就有限,卻是廣東民主史上一段重要的經驗。Item 陳立夫與1930年代初期的訓政爭議(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9-12-01) 陳惠芬1930 年代初期陳立夫關於訓政爭議的相關言論乃是特殊時空下的產物,也是當時各種相關言論相互競逐的一部分。對陳立夫而言,這是訓政理論之爭,也是黨治和蔣介石的權力之爭。在1930 年代初期的訓政爭議思潮中,陳立夫重述孫中山的「伊訓」譬喻,堅持國民黨的訓政;其並強調北伐統一後規劃全國同步實施訓政的錯誤,認為六年的訓政期限乃是「假定值」,指出中國的現狀實是「軍政尚未結束」、「訓政尚未開始」;在軍政尚未結束時機,國民黨應賦予軍事統帥絕對權威,使其成為「軍事重心」。此外,他特別檢視訓政黨政最高權力機構-中政會及國民政府的運作效能,主張修正現行訓體制,建立「駕馭核心」。陳立夫1930 年代初期訓政爭議中的言論,與其說是對是否結束訓政、實行憲政作出回應,不如說是在堅持國民黨訓政的前提下,企圖從理論上解決北伐以來國民黨內長期的黨權、軍權糾葛以及領袖之爭的困擾,並嘗試從訓政體制的修正確立黨治權威的新模式。他所最關懷者,不是訓政是否合理可行,而是如何鞏固國民黨的黨治權威,並進一步將離散分裂的國民黨凝聚在以蔣介石為核心的領導下,為蔣「正名」。其從強化威權出發,與訓政中的民主意涵顯然背道而馳。這是陳立夫及蔣派人士的刻意追求、孫中山的「遺教」及其「權威」的示範,也是1930 年代國際獨裁潮流推波助瀾的結果。Item 繙譯考試與清朝旗人的入仕選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4-12-01) 葉高樹Item 清朝的繙譯科考制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3-06-01) 葉高樹Item 明清之際遼東的軍事家族--李、毛、祖三家的比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09-12-01) 葉高樹明清之際遼東興起若干藉由軍職發展私人勢力的家族,其中以李成梁、毛文龍、祖大壽三位總兵家族最具代表性。這些擁有影響力的遼東軍事家族,探討其成員的出身、維繫家族的力量、任職明朝的作為等情形,可歸納出家族特徵;分析其鞏固家族勢力的方式,以及與中央、地方的互動關係,有助於掌握經營與發展的模式;討論其在明清戰爭期間的表現,以及與滿洲政權間的戰、和、降的關係,則可瞭解明清雙方在東北勢力的消長,故可藉由對三家興衰的論述,呈現遼東軍事家族的歷史地位。李、毛、祖三家的活躍期雖有時間先後的不同,然以家族的形態出現、刻意經營家族勢力、左右戰局的能力、政治立場的抉擇等,皆有其相互異同之處,故可就三家的崛起、壯大、轉變乃至瓦解的歷程加以比較,將之置於明清對峙與政權轉移的脈絡中進行考察,並將討論的重點集中於:一、遼東邊政傾危與軍事家族的崛起;二、李、毛、祖軍事家族的經營形態;三、明清對峙與李、毛、祖家族動向;四、明清政權轉移與軍事家族的解體。Item 滿洲軍事家族與清初政治:長白山鈕祜祿家族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2011-12-01) 葉高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