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著作

Browse

Recent Submissions

Now showing 1 - 5 of 337
  • Item
    金代官員遷轉中出身的作用
    ( 2011/08-2012/07) 陳昭揚
  • Item
  • Item
    金代官員遷轉路徑研究
    ( 2010/08-2011/07) 陳昭揚
  • Item
    金代流外職及其人員資格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2014-05-01) 陳昭揚
    本文將整理金代流外職及其任職人員資格的相關規範,並得出下列三點結論。第一,金朝設置了大量的有品流外職,於是職務的流內、流外屬性判別標準已非品秩有無,而是官吏之別,凡為吏職者,即便有品,仍屬流外。第二,金代流外職人員的資格與職務屬性間的對位關係頗為複雜,有品流外職乃是專任「品官」,至於無品流外職,部分的高階職務將制度性地以「品官」充任,並對初任的無散官人員設定散官授予辦法。第三,原在北宋本為分類官員身份的「有出身」、「無出身」資格,在金代將轉為分類中央吏員或宮中承應人能否出職的身份資格,此時金朝將擁有大量的「有出身」、帶散官的未出職人。
  • Item
    金代監察御史的選任制度及其運作--以官員組成為中心的考察
    (東吳大學歷史系, 2012-12-01) 陳昭揚
    金代監察御史的選任制度對其官員組成影響較大的規範有二:一是對官員身份條件的設定,此處限制了官員的族屬與出身條件;二是對官員前任職務的設定,此處主要的限制範圍為前職的職品。此外,選任之際也有一些基於實務需求而逐漸成形的運作慣例,如監察御史官員多是選自尚書省人員。這些規範與慣例,基本上得自於金朝對監察御史的重視及多元族群環境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