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905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08
  • Item
    不同厚度與成長於不同基板上鑭鍶錳氧薄膜的磁區微結構與光譜研究
    (2005) 吳崇郎
    摘要   我們研究成長於LaAlO3 基板上不同厚度(10~60 nm) La0.7Sr0.3MnO3薄膜的磁區微結構,及相同厚度(300 nm)但卻成長於不同基板(LaAlO3與SrTiO3)上的La0.7Sr0.3MnO3薄膜之磁區微結構與全頻光譜響應。 La0.7Sr0.3MnO3和SrTiO3的晶格不匹配 (伸長應變相差~ + 0.74 %)遠小於La0.7Sr0.3MnO3和LaAlO3晶格不匹配 (壓縮應變相差~ - 2.5 %)。由磁力顯微術的研究發現,因為晶格不匹配,成長在SrTiO3基板的La0.7Sr0.3MnO3薄膜有團簇狀的磁區結構,而成長在LaAlO3基板的La0.7Sr0.3MnO3薄膜有迷宮狀的磁區結構。 由全頻光譜研究,因為成長在SrTiO3基板的La0.7Sr0.3MnO3薄膜晶格扭曲較輕微,導致其在遠紅外光區,隨著溫度下降,彎曲振動模產生較輕微的分裂;且其在20 K時的居德權重較成長在LaAlO3基板的La0.7Sr0.3MnO3薄膜在10 K時的居德權重為大;而在中紅外光區, 成長在SrTiO3基板的La0.7Sr0.3MnO3薄膜的 電子躍遷能量及 的電子躍遷能量,皆較成長在LaAlO3基板的La0.7Sr0.3MnO3薄膜小。
  • Item
    宜蘭區某國中國二學生科學成效影響因子-引用TIMSS-R之研究方法
    (2004) 張謝玲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引用國際第三次數學及科學教育後續調查(TIMSS-R)的科學測驗試題及問卷設計的方式,對宜蘭地區國中二年級的學生做科學能力測驗及背景資料調查,以描述性統計及相關性(多元迴歸)分析方式,來探討影響國二學生科學成就的因子及其影響之結果,包括性別差異、學生期望及家庭教育環境等背景因素探討。 為了完成上述的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樣本採樣是以就近採樣的方式,以宜蘭區某國中二年級學生為取樣樣本,將其測驗結果與我國在TIMSS-R國際數學與科學成就調查的成績及國際的測驗成績之間做比較,以了解這些國二學生與台灣及國際之間的科學成就差異,以進一步了解宜蘭地區國二學生的科學學習情形;及探討這些國二學生在科學概念發展中真正面臨的學習瓶頸。 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可歸納為以下四點: 1. 研究分析宜蘭某國中國二學生的科學成就測驗成績與我國和國際其他國家在TIMSS-R國際數學與科學成就調查的成績,並作相關比較。 2. 研究分析宜蘭某國中國二學生在科學六大領域中的作答表現,以瞭解學生在自然科學概念發展中的實際情形。 3. 分析探討宜蘭某國中國二學生家庭背景、學習環境與其科學成就表現有何影響。 4. 分析探討宜蘭某國中國二學生本身的學習動機、自我期許與其科學成就表現的相關性。 除了上述四點之外,也順便探討這批國二學生在自然與生活科技科課程中,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其科學成就測驗成績作相關性研究,以提出最有效幫助學生學習科學的方法和策略。
  • Item
    鈀原子在鉬及鈀針原子平台上擴散運動之研究
    (2003) 吳東明
    以場離子顯微鏡研究鈀原子在鉬及鈀原子平台上擴散運動之機制為跳躍抑或交換方式。從文獻探討中了解此兩種機制同時引出研究動機,並介紹場離子顯微鏡構造與原理。結果:鈀原子在鉬(110)平台上176K開始以交換方式運動,活化能Ed=0.51±0.05eV;鈀原子在鈀(100)平台上115K開始以交換方式運動,活化能Ed=0.31±0.02eV;鈀雙原子在鈀(100)平台上152K開始以交換方式運動。
  • Item
    宇宙模型與宇宙年齡的探討
    (2003) 蘇文正
    本文對宇宙標準模型加以探討,並對宇宙演化的歷史,作了描述。對目前較被採信的宇宙學中 不為零的各種宇宙模型,加以論述和數學上簡單的推導。同時提到宇宙年齡之測定方法,根據核紀年法、恆星演化法、白矮星冷卻法的最新觀測結果,得到宇宙年齡的下限。並依據宇宙大爆炸製核理論、宇宙微波背景異向性、星系團、超新星等的重要觀測結果,得到宇宙中物質與能量的各種成份有多少。根據最新的宇宙參數,以模型實際計算了宇宙年齡,得到宇宙年齡約為131億年,此結果與前面最新觀測所得宇宙年齡的下限符合,故知計算所得宇宙年齡為正確的。
  • Item
    宇宙年齡之探討
    (2003) 陳岱煒
    本文首先敘述在二十世紀時宇宙學上重大發現,並以佛立德曼模 型為基礎,討論宇宙在不同k值時,宇宙總密度W與減速度參數q 的特性。同時探討宇宙常數L 不為零時,如何從宇宙動力學方程式中得到可能的宇宙模型。接著說明如何從放射性元素的衰變、球狀星團中恆星的演化和白矮星的冷卻等測量方法得到宇宙年齡的下限,並使用最新的觀測資料來得出目前宇宙年齡的下限。之後介紹目前宇宙加速膨脹的觀測證據與現今宇宙參數的最新數值,並且利用不同宇宙模型來探討宇宙年齡的計算方法,將所得的結果與實際的觀測資料相互做比較。最後則提到兩個實驗-SNAP 與Planck 對未來宇宙學的重要性與影響。
  • Item
    高職低成就學生物理教學模組之影響探討
    (2003) 楊旭
    本研究是在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之教學理念下設計一個「力矩」的教學單元模組,並以行動研究的方法將之運用於實際的教學,以探討此教學模組對海事職校低成就學生在「力矩概念」、「對物理學習態度」及「問題解決能力」之影響,並設計(一)「力矩概念測驗」之學習成效評量試卷,由評量結果及學生在課程中的表現來評析學生的學習成效。及(二)設計「物理學習態度量表」含「對物理的態度」、「對學習物理所持的態度」以及「對參與物理探究活動的態度」三個向度,以探討本教學模組是否有效的影響學生之學習態度。 研究者任教之職校為宜蘭縣高中職學生錄取分數最低的一間職校(含縣內私立高中職在內),亦是縣內國中畢業生升學的最後一個志願,近年來國中畢業生人數逐年遞減,導致所有的國中畢業生無論其國中基本學科能力測驗之分數如何低,皆可進入本校就讀,故在學生之學業成就上,幾乎看不到較好的表現,本研究是以研究者在任教的職校中有物理課之班別的學生為研究對象,選取同一科中二年級兩個班的學生為研究樣本,其中一班為三十四人,另一班為三十五人,隨機選取一班(三十四人)作為A組(模組教學),以研究者發展之「力矩教學模組」進行教學,另一班(三十五人)作為B組(講述教學),以一般慣用之「傳統講述式」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兩組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均未告知正在進行實驗教學,完全依教學進度進行,由本校該科學生入學時之國中基本學力測驗分數(A組平均值為94.29,B組平均值為91.51)之T檢定來分析,兩組學生素質並無明顯差異,可視為同質。 A組(模組教學)及B組(講述教學)進行實驗教學的過程為期二週,每週兩節課,在教學內容方面,是以力矩之概念(大小、方向)、力矩之作用(與力之作用有何不同)、力矩在生活中之應用(槓桿原理)為主。資料的收集包含:力矩概念測驗、物理學習態度量表、教室觀察、師生討論、實驗報告等,同時將所得的資料進行質與量的分析以探討本教學模組實施後對學生的影響。 經分析所得資料後,本研究的主要結論為: 一、 接受「力矩教學模組」之A組低分群學生比接受「傳統講述教學」之B組低分群學生在「力矩概念測驗」之學習成就部分有顯著較佳之提昇作用。而對兩組之高分群學生而言,雖無顯著差異,但接受「力矩教學模組」之學生在提昇其學習成就仍有較佳之表現。 二、 在整體上及對兩組之低分群學生而言,接受「力矩教學模組」之A組學生比接受「傳統講述教學」之B組學生在「物理學習態度」方面有顯著較佳之正向作用。而兩組之高分群學生在「物理學習態度」方面之表現雖無顯著差異,但接受「力矩教學模組」之學生在「物理學習態度」方面仍有較佳之正向作用。在「物理學習態度量表」之三個向度方面,發現接受「力矩教學模組」之A組學生比接受「傳統講述教學」之B組學生在「對學習物理的態度」及「對參與物理探究活動的態度」兩個向度方面,有較佳之正向作用。 三、 由研究者之教學觀察發現,在力矩教學模組下進行學習,大部分的學生(88%)均能主動積極參與,表現高度之興趣與動機。於實驗過程中遇有困擾,即會與同組同學或教師討論,修正實驗技巧以解決問題。大多數學生(82%)可將數據轉繪成關係圖,但僅有少數學生(15%)可分析說明關係圖中各物理量間之關係及影響。表示大多數學生對圖形中之數據及相關性解釋之能力不佳。 本研究根據研究分析、結論及研究心得,分別對於高職學校教師及未來研究方向提出建議,希望能對於高職學校低成就學生之物理教育有所助益。
  • Item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評量紙筆測驗方式探討
    (2003) 黃文龍
    近年的『入學考試』物理實驗測驗的命題大多為單選、多重選以及問答與說明題。然而『問答與說明題』的測驗,必須進行人工閱卷,其所需的人力與物力規模龐大,評分主觀且困難,容易產生給分不一致之主觀偏差,以致測驗的可靠性常招人質疑,是促成研究者對『以選擇題取代問答題測驗的可行性研究』產生研究動機。 本研究標的為物理實驗紙筆測驗,旨在探討高中物理實驗教學評量中,紙筆測驗的評量格式若不相同,是否對評量的目的產生影響。評量工具參考目前『入學考試』物理科測驗為標準,開發『多重選擇題』與『問答說明題』兩種題型的紙筆測驗。經過研究者教學中的測試與專家的修題之後,對大台北區三所公立高中三年級六個班級共198位學生進行測試,分析相同概念的紙筆測驗中,不同的題型,學生的得分表現與差異。 研究結果: (一) 對測量物理實驗在『知識』、『理解』、『分析』等層次的學習目標時,測試相同的概念不同的題型,皆顯示學生在『多重選擇題』測驗的成績較『問答與說明題』為優。 (二) 對測量物理實驗在『知識』、『理解』、『分析』等層次的學習目標時,測試相同的概念不同的題型,『多重選擇題型』試題對區分『學生的學習成就之程度』顯著優於『問答與說明題型』,即鑑別度較『問答與說明題』為高。 (三) 根據上述(一)及(二)的探討,可知『大學入學考試中物理實驗測驗—採用『問答與說明題』作測驗較可行』是一種迷思,本研究結果提供一份參考。即物理實驗概念的測驗,藉由封閉式的紙筆測驗,如『多重選擇題』,仍能達到測量『學生的學習成就之程度』並區分『學習成就高低』的測驗基本目的。
  • Item
    生活化主題式教學對國中生創造力的影響之研究
    (2003) 許忠信; Chung-Hsin Hsu
    以在日常生活中與社會上所關心的問題為議題,在處理及研討這些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獲得相關的經驗及解決問題的能力,藉由這些問題的處理,培養各項國民所需的基本能力,且因此獲得自然科學知識及設計與製作的各項才能,此種課程稱為生活化課程。 本研究旨在探討生活化課程的教學特質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是否有影響。 研究者以自編生活化課程教材「電的認識」對實驗組學生實施試驗性質的教學,並於教學期間對實驗組學生進行現場觀察,另外選擇一班實施傳統式教學的班級為對照組。研究者使用威廉斯創造力測驗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實施前後測,進行共變數分析,比較生活化主題式教學與傳統教學對學生創造力的影響。   實驗結果發現,即使在很短的教學時段試驗,實驗組學生在挑戰力、開放性、獨創力、精密力、變通力和綜合能力(標題)方面的進步都明顯優於對照組的學生,顯示生活化課程教學比傳統式教學更有助於創造力的培養。
  • Item
    鍶釕氧超導體的庫柏電子對對稱性及傳輸性質
    (2003) 高銘佐; Ming-Tso Kao
    超導能隙結構,特別是能隙結點的方向,是了解非傳統超導體的庫柏電子對機制的重要課題。在本論文中,我們以傳輸性質的觀點(熱傳導及超聲波衰減)檢驗了鍶釕氧超導體的有序參數對稱性。我們考慮了鍶釕氧的三個能帶,來分析目前的重要模型。為了研究電子-聲子交互作用的各向異性如何影響超聲波衰減,我們也推導了適當的算式。相關的計算還在進行中,將會在爾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