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優教育季刊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7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0 of 21
  • Item
    台北市國中資優學生資源班教學觀摩在民生國中舉行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4-12-??) 陳美芳
  • Item
    出席2005第16屆世界資優兒童教育會議報告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2005-12-??) 郭靜姿; 盧台華; 王振德; 陳美芳; 吳舜文
    本文描述臺灣代表團參加2005 年8月6至10日於美國紐奧良舉辦之第16屆世界資優兒童大會的經過。作者群除了介紹大會重要社交活動、報告主要專題主講、特色講座、專題研討內容摘要之外,亦報告宣揚第9屆亞太資優會議的貢獻。
  • Item
    如何思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1-01-??) 陳美芳; E.de Bono
    這是一套十五天的思考訓練課程‚作者(E.de Bono)將思考分為三類:洞悟思考(Insight Thinking)、序列思考(Sequential Thinking)及策略思考 (Strategic Thinking)‚每類各有五種活動。洞悟思考主要在尋求某種正確的方 法;序列思考的問題解決步驟是循序漸近的;策略思考是在許多可能的步驟 中‚找出一種最恰當的方式來。此三類思考方式基本過程是共通的。本文列 出前三天的課程‚每天一個問題‚並附有解答。
  • Item
    資優+知憂+致優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8-04-??) 蔡崇建; 陳美芳
    本文是以資優季刊編者以座談方式來討論現行資優教育方案和師資訓練的問題。 他們認為目前的資優教育方案欠缺評鑑的計劃‚致使教育方向糢糊不清‚因此‚他們 認為有必要把評鑑制度化‚在方案實施之初即擬定評鑑計畫。至於資優教學品質的評 鑑‚可透過三個過程加以評量:(一)教育投入;(二)教育歷程;(三)教育結果。同時學生的能力、態度和行為也應在評鑑以內。至於評鑑方式可有校內或校外兩 種‚前者可反應出該校的教學特質‚而後者則可評估某個方案是否適合某個學生。座 談者認為學校應該要使資賦優異學生的父母了解資優教學不是為升學而設。座談者亦 指出有關資優教育師資訓練‚目前國內尚未有完整的計劃‚就算是培養師資的教師亦 非教其所長‚另外‚一般資優班教師欠缺編輯教材的能力‚只依賴指定的教科書教 學。座談者認為教師們進修的管道‚訓練課程應以實務為主。
  • Item
    領導才能訓練活動(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3-10-??) 陳美芳
    續前期。本文介紹此套領導才能訓練活動的第五個活動。訓練程序係由一名學生引導另一名學生拼圖,藉此讓學生體驗溝通扮演的重要角色,及特別強調在學校中,單向溝通及雙向溝通的重要區別。文中對訓練程序的詳細步驟、特殊技巧、討論注意事項等,分別有詳細敘述。
  • Item
    如何思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1-05-??) 陳美芳
    本文繼續介紹第四、五兩天的思考訓練問題。第四天的問題是「兩瓶問 題之二」一將兩瓶直立於桌上,其距離微略長於一把刀的長度;運用三把刀 在兩瓶頂塔建一座橋,其強度須可撐住一杯水,且刀不可著地。第五天的問 題是「一瓶問題」一運用四把刀,在瓶頂端築一平台,其強度須能撐住一杯 水,且刀不可著地。問題的解決並不需特殊的知識背景,在此課程的第一部分(洞悟性思考)中所介紹的五個問題,其解題方法互相連貫,除問題的解 決外,最重要的是訓練如何掌握及整理經驗的能力。
  • Item
    北區中、小學資優生假日充實方案評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5-03-??) 陳美芳; 陳台瓊; 蕭淑憶; 李明香; 蘇祐秋; 仇惟善; 張錦程; 柯惠菁; 鄭惠萍; 陳宣延
    資優生的教育方案可概分為加速學習及充實為主的方案。我國目前國中及國小階 段各級學校較其規模經常性的假日充實活動,是由教育部廳局補助活動經費,輔導區 特殊教育中心指導,並由各師範院輔導區內學校跨校合辦的冬、夏令營。由訪問結果 的分析,可以發現在學生收穫方面:(1).學習領域的拓展與加深;(2).學習態度與方 法的調整;(3).社交能力的學習與擴展。如何在經費上獨立自主,在辦理組織上重新 調整,並注入新血,相信是未來有辦理資優生冬、夏令營的重要關鍵。
  • Item
    美國資賦優異兒童教育法(1978年訂定)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5-09-??) 陳美芳
    本文為作者節錄1978年美國資賦優異兒童教育法,其中包括目的、定義、經費、 州計劃、補助計劃、行政及聯邦負擔。在此七項中以目的和定義較為引發國內資優教 育界重視,且在定義部份將所謂的「資優兒童」界定為「係指在學前、小學及中學階 段之學童,經鑑定在智能、創造力、特殊學業性向、領導才能或表演及視覺藝術領 域,確實具有價異能力或潛能,因而需要一般學校教育以外的活動或教育措施者」。  
  • Item
    我國資優教育師資培育的現況與檢討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5-04-??) 陳美芳
    教師是教育工作成敗的重要核心,因此,教師對資優教育的體認及從事資優教育 的能力與態度,關係著資優教育的良窳與發展。優良資優教育教師的培育,應為一長 期而連貫的工作,一方面應透過遴選,擇在人格特質、興趣、教育等方面最適合的人 選,另一方面則應經由妥善的師資訓練計劃,對上述人選施予訓練。本文主要之探討 即重此師資訓練部份,作者首先由有關法令,看資優教師應具備的資格及應修習的課 程,再就我國目前資優教育教師訓練的現況進行分析與檢討。在檢討部份,作者提出 了五個建議:(1)師資培育計劃方面(2)師資訓練的方式(3)教師之遴選與獎勵(4)師資 訓練內容的評鑑(5)健全教師資源體系。
  • Item
    如何思考?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82-02-??) 陳美芳; E.de Bono
    本篇續上期係介紹策略思考-L 遊戲,此遊戲符合材料簡單又能以高度技 巧來玩的原則。每一玩者各有一L 形板,兩人共用的遊戲底板的4×4的小方塊 所形成的正方形板,由於L 形板底板移動的可能性太多,因此需要玩者的高度 思考及技巧。文中對L 遊戲的遊戲規則有詳細說明。此一活動共有五日課程及 附有圖示說明。本文介紹第一、二天的問題及其可能的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