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73862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學生社會運動議題倡議策略之研究-以青年樂生聯盟推動「保留樂生療養院」議題為例
    (2008) 朱慕涵
    論文摘要 2002年12月,捷運局因捷運新莊線機場用地於樂生療養院開工,院民將被迫遷往新醫療大樓迴龍醫院居住,引發了各界社會團體的關注,紛紛投入搶救樂生院。2004年2月,一群由學生組成的「青年樂生聯盟」(以下簡稱樂青)正式成立,他們發動各種調性的活動與媒體策略,拉高了樂生院保留議題在傳播媒體上的能見度,使得樂生院保留的議題逐漸傳散開來。 本研究以文獻資料分析法與深入訪談法,從公共關係角度中的議題倡議策略,檢視分析青年樂生聯盟推動「保留樂生療養院」的議題倡議過程。目的在探討青年樂生聯盟在推廣「保留樂生療養院」議題的一連串行動中,如何爭取議題的存在空間、如何協助保留自救會的院民發聲、如何延續樂生議題的生命期,如何對公眾、媒體產生影響,進而形成民意壓力,來影響政府對樂生院的策。 研究結果發現,樂生保留運動的議題生命週期可劃分為以下四階段:議題起源期(2004年4月~2004年12月)、議題擴大期(2005年1月~2006年1月)、議題組織化(2006年2月~2007年4月)、以及議題衰退期(2007年5月~11月)。 為了爭取保留樂生議題的存在空間,樂青的倡議行動對象包括了政府部門、傳播媒體、社會大眾以及相關的社運組織四類。倡議行動前會依照議題的危急程度以及組織資源來決定行動層級高低與強弱。發展出的倡議行動策略包括了困窘策略、聯盟策略、訴訟策略、傳播策略、以及草根遊說策略。在組織資源方面,物質性資源與倡議行動模式是一個相互形成的結果,組織行動並未受到侷限,目標性與激勵性資源亦相當豐富,而組織性資源方面則為成員具有高度行動力與凝聚力。 倡議行動成果評估如下:1、傳播媒體能見度與曝光度的大幅提升。2、拉高議題的國際能見度,串連國際聲援。3、樂生院在運動過程中獲得了三次緩拆機會。4、保留方案的演變與進展。5、大眾對於樂生文化古蹟的肯定與人權議題的重視。倡議行動策略檢討有四:1、某些行動未詳細考慮後果。2、過度使用衝突策略易引起民眾的反感。3、且戰且走的階段性策略,無法針對目標長期規劃。4、忽略網站作為傳播管道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