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從檔案評量看高低學習成就學生在視覺藝術之學習表現(2005) 蘇芳儀; Fang-I Su本研究目的為了解視覺藝術教學上實施檔案評量,對國小六年級高低學習成就學生學習表現的影響。期透過檔案評量的實施,促進國小視覺藝術適性教學的功效。本研究以「我的寫真集」為主題,設計多元化評量導向的視覺藝術課程,依據各單元中七項藝術行為的學習重點及具體目標,規劃評分規準與項目,作為量化分析的依據。另於課程各階段進行現場觀察,並個別訪談四位特殊表現學生。研究所獲致的重要結論如下: 一、應用檔案評量於國小六年級之視覺藝術課程,評量策略多元,教學活動與內容也隨之活潑、生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及行為表現也多樣化,對於全班與高低學習成就學生的學習效果,都有正面影響。 二、國小六年級高低學習成就學生,七項藝術行為表現具有多元特性。高學習成就學生有些行為表現不如預期,而低學習成就學生某些行為表現超過預期。此一結果顯示,傳統以「作品評分」為主的單一評量方式,可能無法發展學生多方面的藝術能力。 三、高學習成就學生的七項藝術行為總表現,有些僅達「中表現」。而低學習成就學生的七項藝術行為總表現,有些可達「中表現」,甚有達到「高表現」,顯示檔案評量可能對低學習成就學生幫助較大。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及研究過程中的限制,對視覺藝術教育及未來相關研究提出建議。Item 檔案評量策略在視覺藝術課程實施之探討(2002) 黎曉安; Li Hsiao-An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檔案評量策略在視覺藝術課程之應用,採取行 動研究的方式,設計一個議題式的課程,並發展檔案評量策略,觀察此策略是否能幫助學生有效地達到課程目標的學習,並建立批判思考的能力,此外,也想釐清檔案評量可以提供何種學生學習資訊。依據上述的研究分析與討論,本研究獲致結論如下: 一、檔案評量策略能有效地幫助學生達到課程目標 本研究資料顯示透過系統化、結構化的檔案評量策略的實施,能有效 地幫助學生達到課程目標。 二、檔案評量策略能幫助學生學習到批判思考的能力 本研究的檔案評量策略主要為學習單與自評回饋表。學習單的設計,初 期的學習單問題使用引導性較強的方式,並同時強調該學習單的評分標 準,逐漸地,問題設計越來越開放,評分標準也不一定告知學生。經過 幾週的訓練與要求,學生慢慢地能夠掌握分析與判斷的法則,也學習到 懷疑的態度。 三、檔案評量策略能提供學生學習的資訊 由於檔案評量策略能利用檔案夾收集學習歷程中的所有資料,因此能掌 握到學生學習全面性的訊息,能提供學生一段時間的學習表現,亦能凸 顯學生學習歷程的變化,還能給予學生學習類型的訊息。對教學者而 言,可透過這樣的資訊,調整教學內容與方法;對學生而言,他可以從 中得到自我反思的依據,反省自己有什麼地方該改進,明白自己的成長 四、評量策略應緊扣視覺藝術課程目標 在發展課程目標與教學活動時,應該思考,到底學生想學什麼?我們該 教他們什麼?一旦有明確的目標與教學活動,便能發展具體且系統化的 評量策略。 五、利用學生答案類型輔助建立評量標準 評量標準的建立應該從課程目標出發,草擬各目標階段性的標準,此外 為免疏漏,可依回收的學生學習表現結果、答案類型等,去對照調整草 擬的評量標準,這會因不同的教學對象、班級而不同,應該時時調整期 評量標準,以提供最正確的學生學習資訊。 根據上述研究之發現,研究者提出對視覺藝術檔案評量的建議: (1)釐清課程目標:每個課程目標應該只涵蓋單一或是同類純粹的概 念。 (2)評量標準的建構:先將具象概念規準化,再將抽象概念重新定義並 規準化,逐步地將評量標準編擬出來。 (3)學生學習歷程:善用檔案夾與檔案評量策略,收集學生學習歷程的 所有資料。 研究者對未來研究的建議 (1)評量策略能同時兼顧多元評量的精神與客觀化。 (2)參考實施對象的答案類型來擬定評分標準。 (3)教師應思考該如何處理作業缺交的問題。 (4)思考該不該向學生說明評量標準? (5)應檢測所有的課程目標。 (6)思考小組合作的公平性。 關鍵詞:檔案評量、評量策略、視覺藝術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