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造境山水虛實-陳映蓉創作論述與實踐
    (2023) 陳映蓉; Chen, Ying-Rong
    本研究以真實與虛幻之境作為關注對象,透過系列創作,疏理表象底下的事物是真實存在,或是虛構幻象,探討從古至今,人們與虛境之間的關係,而隨之所產生的情緒與回應,以及後續的影響與變化。觀看現今社會環境,人們習慣了生活中所出現的事物,工作、學習、休閒之時,自然而然地接收社群媒體下的訊息,瀏覽著屏幕的影像畫面,對於如此熟悉的日常景象,人們極少去判斷訊息的真假,了解所呈現影像之真實,進而使筆者思考數位影像背後是真實存有,還是虛幻想像,因此筆者透過觀察研究和力行創作,以了解影像之真實性。第一章,闡述本研究創作之動機與目的,界定研究範圍和內容,並說明運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針對虛幻之境做探討,前段提及古代畫作、現代攝影、到電影場景特效,後段至新世代元宇宙的出現,對虛像皆有所觸及,以此作為論述架構,闡明對於「虛」境的認知與意念,連結至虛擬數位影像的影響,再提出藝術家的創作來分析藝術背後的意象造境。 第三章,回應到自身作品,說明創作理念、整理過往經驗,並記錄創作內容,以自身旅歷所見的自然景物為題材,對照到現實景象,而產生的虛幻感和失真性描繪至畫作;第四章,深入解析作品的畫面形式與方法,來歸納個人脈絡與特色。 第五章結論,瞬息萬變的環境下,虛幻影像存在之真實性,來自於過往經驗,更著眼於當下的體驗。筆者因影像所產生失真和不確定感,進而透過藝術創作,表露真切的主觀存在,以期許未來能持續發展創作。
  • Item
    真實與虛幻‧逍遙遊—林慧怜繪畫創作研究
    (2022) 林慧怜; Lin, Hui-Lin
    對著風景寫生多年,嘗試了許多形式的表現風貌,進了夢寐以求的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於是想嘗試不同的主題、不同的媒材來表現內在澎湃的情感,追求繪畫形式的自由,探索畫面的新美感印象,讓自己化身為《莊子〈逍遙遊〉》一文中描述的鯤或鵬,於是思想騰飛,上天下地,盡情翱翔;我的繪畫世界,忽地自由自在起來,無論在繁華都會城市光廊中,抑或在山巔海濱的純樸自然中,開始用繪畫記錄我的游移的狀態與足跡,融入心中對生活的省思。本創作論述,爬梳當代各種美術主義文獻、思考脈絡,透過學習歷程,進行個人的創作實踐。主體架構分為兩個系列:(一) 真實系列~呈現在視象的景物。以具象寫實的方法,創作旅遊寫生的系列,描繪出對大自然的熱愛與崇敬,記載下所見所聞,論述繪畫技法研究。(二)虛幻系列~聚焦在意象的創作。透過數位影像裝置與photoshop的軟體分解、重構,實驗性呈現主觀意識中客觀的景象,以意象畫面,傳達內心對世界的依戀與省思,期許與批判,來觀察「社會」產生的現象。繪畫的自由,讓人逍遙自在,穿梭真實與虛幻之間,試圖探索奇譎之美,呈現新的視覺美感。
  • Item
    2003年至2007年台灣新媒體藝術於拍賣市場成交成功關鍵要素之研究
    (2009) 施耘心; Yun-shin SHY
    新媒體藝術作品身為當代藝術作品中的一環,在2003年~2007年這銷售市場火紅的五年當中,亦成為拍賣市場注意的新型買賣對象。本研究將中港台之拍賣成績整理,找出曾被搜羅至拍場之新媒體藝術作品,並以文獻分析、深度訪問、個案研究法來羅列出於拍賣市場成交成功之關鍵要素,並為後續研究提出建議。在這五年當中,26件作品雖然數量不算多,但卻是在每年的拍場中,皆會出現的新媒體類項,證明新媒體藝術作品是有其發展潛力,並受到市場注意。但有鑒於作品收藏型態與藏家對「獨一無二」的觀念執著,尚需要時間與智慧去處理,面對數位藝術的蓬勃創作量,相對之下能夠進拍場獲得佳績的,仍是少數中的少數。本研究特此提出三項結論,以對新媒體藝術的看法、對畫廊而言、以作品而言三個方面分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