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當代潮流藝術的發展研究-游雯迪作品特徵分析(2022) 游雯迪; Yu, Wendi當下的流行趨勢和大眾消費動向,以藝術的各種形式表現出來,暫且稱為「潮流藝術」。潮流不是固定的某種風格或流派,而是隨著當下流行和發展不斷變化的。從2017年開始,潮流藝術開始大幅度邁進更多人的視野中,原因是嘻哈、潮流、街頭塗鴉、卡漫等文化發展與商業聯名運作下成為潮流文化的關鍵元素之一。所以潮流藝術的作品與商業是緊密相連,風格與題材也追尋著當下時代最熱門、最流行的符號甚至是熟悉又經典的卡漫符號。潮流藝術給予的定義,還沒有成熟的概念和精準的界定。在與商業的相互曖昧關係和自身的模糊界定,因此很多人認為潮流藝術是當代藝術中的偽概念。然而雖然沒有清楚的藝術定位,但大眾甚至藏家們對潮流藝術是有一種信念,形成一種共識,甚至企圖找尋此命題的根源。Item 安迪‧沃荷的後現代意識形態研究(2006) 鄭惠文; Cheng, Hui-wen受到現代主義追求進步的影響,現代藝術在不斷的創新過程中,始終以追求烏托邦的世界為理想,但卻忽略了藝術已經離大眾越來越遠的問題。而且,現代主義嚴肅的分割各門學科,在建立美學自主領域、追求為藝術而藝術的同時,也越來越窄化了自己的創作空間。在這種內外交迫的狀況下,現代藝術的理想逐漸顯得窒礙難行。 大眾文化本有其正面性的意義,後現代藝術裡的藝術大眾化傾向是以不帶偏見的眼光重新審視大眾文化,這種全新的態度應是後現代藝術最有意義之處。後現代藝術家不再侷限於現代主義對崇高精神的要求,他們在各種形式上與大眾文化緊密結合,總喜愛以平易近人、簡單易懂的藝術與大眾進行互動。而這樣的後現代藝術美學趣味,在六○年代時就已出現在沃荷的藝術創作中。沃荷對現代藝術始終是抱持著懷疑的態度,無論是作品還是個人言行,他以「去深度性」、「去純粹性」、「去主體性」三種傾向,化解現代藝術與大眾文化的對立僵局,這種藝術思維標誌著一種後現代傾向的開端,也為後現代藝術提示了一連串的可能性。因此,今日的藝術史總會將沃荷視為形塑後現代藝術的重要人物。 本篇論文並非要全然認同大眾文化的種種,大眾文化當然有它可議之處,但是,全然的否定亦是錯誤的見解,本篇論文希望,在後現代主義的論述仍處於爭論不休的情況下,以及,在後現代藝術仍多元而龐雜的道路上,透過沃荷的後現代意識研究,或許有助於釐清六○年代以後西方藝術發展的些許脈絡,也足以認識到後現代藝術發展所產生的正面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