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當代的「騷孃舞墨」:凱洛琳.雪妮曼的《身體之眼》(2008) 陳明青中文摘要 凱洛琳.雪妮曼(1939~)是美國身體行為藝術先鋒藝術家,在1963年間,她運用自己的身體創作《身體之眼》,為女性身體行為藝術寫上開創性的一頁。 《身體之眼》作品所代表的不僅是雪妮曼藝術生涯的新局面,更是女性走出雄性文本藩籬的例證。《身體之眼》以女性身體書寫的方式,反擊陽物主體中心思維。筆者企圖參照美學、社會學、心理學與神話、宗教等相關的論述,討論雪妮曼的《身體之眼》,仔細深入推敲其作品的意義與深度,並探討她如何以自己的身體書寫女性的文本,建立女性對自己身體自覺為起點,並對女性身體的正視與身體的解放。 本文首先追溯雪妮曼《身體之眼》的創作動力,探討她如何受到塞尚的繪畫理論與波洛克的行動繪畫所影響。其次,本文從傳統視覺藝術圖像中探討女性身體意象的迷失,檢視雪妮曼如何挑戰禁忌,打破美女神話中的「唯美圖像」,試圖解構女性身體的虛幻印象。再者,雪妮曼如何以自身的裸體來創作,「走出畫布」,援引女巫、執蛇女神的圖像,凸顯女性的原始權力,企圖開創女性身體意象的疆土,則為本文接續討論的內容。 雪妮曼從《身體之眼》出發、且與《身體之眼》息息相關的其他作品,為本文繼而擴及的論述範疇。她開創女性身體自由的新紀元,尤其,女性自主權中的身體自主、女性性革命、身體書寫、自戀的議題,為本文聚焦的重點。 最後,本文總結雪妮曼的藝術創作在女性主義藝術史上的貢獻與價值:她的作品不僅啟動反省社會思考模式,以此激進手法質疑男性文本,試圖發展一套女性觀點去批叛宰制,從控訴女性身體被物化到收回自主權的藝術活動來顛覆男性美學,更從解構父權文化到建構女性的自主權。她的作品呼籲著女性正視自己的身體繼而尋求獨立自主的思考,自我發掘與自我肯定,力求共同創造兩性的和諧,尋求女性的真正價值。Item 唱歌的雕塑--吉伯特和喬治藝術之研究(2003) 陳伯齡一九七○年代出現的英國藝術組合──吉伯特與喬治,是由二位藝術家結合成的單一創作個體。他們宣稱自己是「活雕塑」,把自己當成雕塑品。本研究首先針對其獨特的藝術家身分特質進行探究,並解析「活雕塑」的藝術觀念與思想脈絡。而「活雕塑」觀念最重要的藝術實踐正是《唱歌的雕塑》,兩人穿著正式的西裝,隨著背景音樂唱歌表演,此一表演藝術作品的形式、內涵及其表演藝術特質為首要闡論的重點。而他們在創作出《唱歌的雕塑》的同時,亦延伸至攝影媒材的運用,發展成為色彩鮮豔的矩形結構之攝影圖像──「攝影影像拼接組合作品」。他們從早期的自然主題、酗酒頹廢影像,到後來集中在城市生活層面的取樣,他們描繪出現代社會的沉淪、恐懼和希望,並且在性、同性戀、宗教、種族、愛滋病等社會文化議題上發抒己論。本研究除了針對其攝影圖像的形式與內容的演變作深入分析,並論述其所獨具的視覺語言特質。此外,他們一直以「為所有人而藝術」一詞作為其創作的中心信念,亦經常提及「藝術與生活的結合」,本研究對其藝術理念的內容及宣達方式皆有詳盡的闡述;再將其置於「後普普」的系統下,與同樣強調藝術與生活結合及破除藝術高低位階的「普普藝術」作一比較與連繫。再者,其攝影圖像的內容至七○年代後期就已有逐漸突破社會禁忌、挑戰傳統道德尺度的趨向,包括城市街頭髒話塗鴉、性(尤其是同性戀的性)的明示與暗喻、糞便的圖像、年輕男子和自己的裸體圖像等。這些具有高度爭議性的藝術表現,正是某些藝評家和保守人士對他們強烈責難攻訐的關鍵,但對他們給予正面評價的學者亦不在少數。評價不論正反,其背後都隱含了某些牢不可破的社會意識型態與主流價值觀,此亦為本研究論述的重要課題。有關其只用男性人物及男性裸體圖像的爭議部分,則另置於裸體藝術的討論框架中。最後,從吉伯特和喬治表述思想的文本、談訪內容與整體藝術表現,探究其藝術創作的真正意圖,包括建構新視覺語言藝術的顯性意圖,以及反權威的隱性創作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