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遺忘˙紀錄」之創作研究
    (2013) 張家荣; Chia-Jung Chang
    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記憶遺失所引發的恐懼感,筆者用手中執的畫筆,真實地記錄下親手所照顧過的事物。如快死亡的金魚、盆栽、花朵……等,舉凡筆者生活周遭所接觸到,即將消失的事物。經由此記錄下過程,形成「紀錄」這個動作,轉化成個人創作《痕跡》。 論文選寫的主要架構共分為六章敘述如下: 第一章¬¬¬¬緒論的部分,說明研究動機、目的、內容、方法、名詞解釋。筆者喜歡記錄下周遭單純事物,因此筆者以繪畫中常見的靜物畫形式來呈現作品。 第二章在說明創作之理論基礎,透過哲學、藝術史、藝術脈絡……等,來分析作品與學理之間的相互參照,進一步釐清筆者的思維模式。 第三章在說明創作理念,更進一步說明創作想法,與探討創作脈絡上的異同,再賦予其開放的角度,也更清楚語彙的精準度。 第四章旨說明創作形式內容技法與媒材,筆者在使用的手法之中,進一步探討作品中,草圖與作品並置關係與未完成性兩大特點。 第五章作品解析,筆者把操作的成果以圖片方式呈現,筆者混和了各種不同的方式操作,兼具有感性、理性、有意識、無意識……等,複合的記錄方式,仔細譜下這些曾在筆者周遭流動的事物,並闡述說明創作動機與欲表達的內容,希望能提供觀者有所參照。 第六章說明結論,分享得到的藝術觀與想法,以及未來在面對創作上的想法與期許。
  • Item
    忘却的記憶—劉柏辰繪畫創作研究
    (2018) 劉柏辰; Liu, Bo-Chen
    記憶,像是陳述著一段故事,有如時空片段的重建與再現,而不是對於某個事件精確紀錄的讀取過程,是一種獲廣泛共鳴的集體經驗,透過現實世界外在條件的感官刺激下,轉換為內在意識的過程,進而產生一種觸發記憶圖像的導引媒介,呈現一種將過往所發生的事件重新在限於現實,卻又以熟悉與陌生之間的片斷性記憶再度浮現。 此系列筆者選擇以多元形式繪畫手法,呈現記憶中真實的抽象殘片完成系列創作,透過攝影圖像的擷取並運用主觀情感中的記憶狀態重組結合,模擬記憶過程中的紀錄與想像中的主觀真實,然而實際的記憶狀態中也帶有一種無法預期的偶然相遇,隨著時間催化下逐漸的模糊、淡去,覆蓋了曾經的事實真相,在靜默無聲的過程中悄悄剝奪了曾經的存有。因此,希冀透過創作的方式去保存一段將消逝的種種「真實」,紀錄著一段屬於個人對於記憶的理解與想法。這段實踐不僅是梳理其個人創作脈絡與自身時代意義的釐清過程,同時也探究繪畫與影像之間的表達語彙中,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觀看方法反應於創作。 創作表現的題材,以記憶中的真實形象過程作為發展開端,畫面的圖像構成也藉由老照片、虛擬影像元素與複合性材質等並至結合,並嘗試建構出多元形式的視覺呈現,紀錄一段暫存逝去的個人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