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鄉愁的形狀—徐薏婷水墨創作論述(2021) 徐薏婷; Hsu, Yi-Ting本文係以筆者大學畢業製作之探討主題「家」至研究所期間探討「鄉愁」之系列作品為對像,試圖以心理學、社會學、風格學等梳理自身創作的脈絡,並嘗試在創作上找到新的作品詮釋方法。第二章,以梳理英文中不同的鄉愁概念開始,試圖釐清筆者所言之鄉愁為何物。接下來則以榮格心理學的角度探索鄉愁在筆者作品中所欲訴說的情感。第三章接著以筆者喜愛之文學、繪畫、電影作品分析、探討其中鄉愁與前述榮格所討論之「情結」議題的關係,以及其對筆者創作本系列作品《鄉愁的形狀》時的影響。在第四章中,筆者首先對於影響自身之鄉愁情緒、創作理念做整理,後續並以三位藝術家之藝術作品之風格與形式,探索自身創作之元素與手法,以及未來可能創作的方向。最後,以三個於筆者生活中對於「鄉愁」主題不同的討論視角,對於本次研究之創作作品做詳盡的分析。Item 清.水-懷鄉意緒的繪畫表現(2014) 徐婉倩; HSU,WAN-CHIEN無論是基於求學、就業或者其他種種因素而離鄉背井的人們,面對生長的地方總有一股思念的情感。清水小鎮,位於台中海線地區,依山傍水,風景極為優美,那是筆者的故鄉,以它作為繪畫的主題,自然意義非凡。蒐集資料的過程能夠讓人對它有更加深入地認識與瞭解,而描寫故鄉的過程則可以觸動潛藏於內心的情感,一種浪漫的懷鄉意緒。 本系列作品除了抒情的作用之外,也企圖藉由畫面的構成、色彩的表現、技法的運用等等,將筆者自己所感受到的故鄉特質─清.水(靜謐、透淨、甘醇、美好)展露出來;此外,更希望喚起大眾對自然家園的重視,能夠從中得到啟發並且反思人之於土地兩者之間的關係與影響。 本繪畫創作論述將透過(一)文獻及地方誌研究;(二)繪畫藝術理論、流派及風格研究;(三)藝術心理學研究;(四)藝術哲學研究;以及(五)藝術美學研究等方法,來探討自我的藝術發展過程、作品表現方式與個人繪畫風格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