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蜃觀 — 鏡像中的境與象
    (2011) 徐葦芸; HSU Wei-Yun
    本研究試圖釐清東、西方對「虛實」的態度:一是中國古典美學如何從虛實論中發展出「意境」、「意象」等傳統水墨發展的重要核心;二是從結構主義的研究方法上了解西方對虛實關係的觀點、理解拉岡如何自索緒爾符號學出發,延伸出由「鏡像理論」和「伊底帕斯情結」構成的「主體理論」,並嘗試以兩者的觀點與藝術創作產生連結。 在藝術的表現形式上,由於當代「現成物」的使用,較容易引導觀眾快速的融入情境,因此選擇多位能在運用裝置藝術的手段下,成功的以符號及隱喻的交互作用,融入「鏡像」的概念來表現的東方的藝術家及作品作分析,並比較其隱喻手法、媒材、主題風格及和觀者所扮演的角色等之不同。 最後以個人對所處當下的體悟,以生活化的題材—浴室為虛實運用的場域,配合以現成物及平面水墨、陶版之創作,試圖引導觀者改變慣有的觀看方式,並藉由其表現,在不經意的情況下成為旁觀者觀畫時的一部分、亦「完整」了作品隱藏的寓意。而如何在不造成「意義超載」的情況下,引起觀者的共鳴、了解創作者欲傳達的抽象概念是筆者關心的課題之一。
  • Item
    從自拍探討真實與假象—連雅綺創作研究
    (2016) 連雅綺; Lien Ya-Chi
    人類自有文明以來,即不斷追求影像的紀錄。智慧型手機問世後,隨手可得的拍攝裝置,讓青少年也可以輕鬆駕馭影像的攝取。本論文以觀者的角度探討青少年自拍的影像傳達的訊息,以影像為創作的來源,探討影像媒體背後的意義。 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的動機和目的並設定研究的範圍。 第二章從「青少年自拍探討」由自拍的意義和歷史及自拍的美化方式,說明此風潮為青少年次文化的一環。他們透過自拍的自我探索,尋求人格成長的實踐;並以拉岡的精神分析學,說明自拍心理學,至後現代主義之虛擬和假象的概念。 第三章為「創作理念及分析」由自畫像的自我凝視,說明自拍照與自畫像之間的連結,並從當代影像藝術家辛蒂雪曼和森村泰昌的藝術表現,探討鏡頭下的裝扮。 並說明影像觀看的角度如何影響著大眾。 第四章為「作品內容、形式、媒材、和創作過程」的探討,說明關於作品創作的方式及創作歷程的介紹。 第五章為「作品說明」,將創作歷程與心理狀態記錄下來,將所有作品象徵性的內涵,與呈現的意義作完整的介紹。 第六章為結論,筆者希望觀者藉由畫面中所呈現的影像,重新思考當大眾媒體以一種強權式的型態,選擇性的話題與畫面,企圖誤導大眾的判斷時,我們能冷靜地思考這些經過選擇,或是經營過的畫面,是否為真?還是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