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此岸彼岸:鄭明珠橋的意象創作論述
    (2021) 鄭明珠; Cheng, Ming-Chu
    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此岸」「彼岸」與當今社會現象、人際關係及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影響的關係,透過內心思維、奇幻聯想和日常所見景象的關聯,藉以表達自己對「橋的意象」之主觀情懷。以橋的意象作為主要創作對象,加以個人天馬行空的奇思異想,藉由挪用、異質同構、並置及撕貼等手法,以圖像、符號、色彩、造型等物象,轉化成為「橋」的多元意涵。在本創作研究中,嘗試不同於個人以往的水墨創作形式,使用鮮明的色彩及撕貼的過程,將個人的情感釋放解脫,藉由藝術形式具體的呈現表達,以期營造出虛實、糢糊與幻象的畫面,形成「現實」與「超現實」交疊的境域。本創作論述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緒論,包含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內容與範圍、研究方法與限制及解釋名詞。第二章此岸與彼岸的意涵與轉化,闡述說明創作主題的意涵與創作圖像符號轉化之間的關係,以及相關學理探討分析。第三章創作理念與實踐,透過個人創作內涵理念的鋪陳及圖像元素之形塑,營造虛實、色彩及空間的氛圍,剖析自我的創作思維,以及媒材技法與表現形式。第四章作品分析,藉由9件作品的創作實踐,進行作品分析與創作過程說明。第五章結論,透過本次創作實踐的成果回顧,審視創作過程中自身的不足之處,以及對於未來展望,並期能持續保持創作能量。關鍵字:水墨創作、此岸彼岸、橋、挪用、異質同構、並置
  • Item
    生命的線條—「舞」之創作研究
    (2014) 曾美玲; Mei-Ling,Tseng
    舞蹈與繪畫是藝術表現之原始起源之最好例證;藝術是心靈的反映,繪畫作品須心眼手合一方能展現自我風貌,繪畫是透過視覺而愉悅人。舞蹈的本體是心靈,客體是肢體。將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融合,繪畫是最佳的手段之一。為藝不難,難在人心,如同畫人容易畫心難。以舞蹈為題進行繪畫創作在筆者心中醞釀已久,藉此創作研究嘗試以舞者與畫者雙重身分,用跨領域研究方式,試圖從東西方舞蹈史的演進並參考舞蹈美學、符號學及現象學等學理依據,探討這人類最古老的語言—舞蹈的生命意義,亦即是所謂生命的線條。文章的寫作並非藉由理論的支持補足創作的缺失,而是在透過理論的反覆辯證重新自我觀照。 本論文共分五章分述如下 第一章 緒論:包含研究動機、目的、範圍與方法。 第二章 理論基礎:以舞蹈美學、符號學、現象學、拉班記譜法等為本文學理依據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分析:就個人創作的理念從舞蹈起源貫穿本章節。 第四章 創作內容、形式與實踐:從創作思考、作品內容與形式、表現技法三方面,逐一分析說明每件作品。 第五章 結論 回顧研究歷程及對自己創作的省思與未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