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液態流動中的群聚與疏離—劉念儒創作論述與實踐
    (2022) 劉念儒; LIU, NIEN-JU
    個人難以獨行於社會,藝術創作亦無法獨立於時間、環境及人的經驗介入。 透過社會觀察,筆者以液態流動性來形容當代社會的狀態;隨著社群媒體蓬勃發 展,本研究所探討之社會現象,包含虛擬網路世界以及實際社會情況。筆者以當 代社會的液態性作為背景,詮釋身處其中人們所需具備符合時代之流動特質以及 情感層面的連結;由自身經驗為開端,筆者以創作回應於社會中扮演之斜槓角色, 並藉由通勤時的觀察與省思,思考在角色不斷地抽離與切換之間,對應於個人自 身情感、都市生活實際疏離感受與網路世界中所產生的心理疏離型態。本創作研究包含五個章節,第一章為研究動機、內容與範圍、創作模式與方 法概述;第二章以現代液態性為主軸,探討當代社會的流動特質,以及社會中群 聚、快速流變的現象,以及其中產生的疏離感受;最後,以藝術於社會及自身創 作中所扮演的中介角色,藉此說明中介之於筆者的重要性。第三章連結前述的背 景及動機,說明系列作品之創作理念與實踐,藉由藝術家作品表現形式進行分析, 作為筆者創作形式上的梳理及參照,並從中獲取創作靈感;於創作過程中,筆者 嘗試不同之畫面構成方式、媒材組合,並在水墨基底上呈現作品的多元面貌,以 貼近筆者所欲表達之意涵。第四章則針對作品內容與特色作個別說明;最後為第 五章總結,回顧創作及研究歷程,作為未來創作之路的展望。
  • Item
    時空記憶-李蘭琴繪畫創作研究
    (2021) 李蘭琴; Lee, Lan-Chin
    本篇論文以「時空記憶」作為創作研究之主題,探討筆者自身在面臨人生各種課題時,衍生的情感,以及隨著時空流逝、更迭,產生各種虛實不明的記憶與思維。記憶的不確定性,讓筆者對過往的時間、空間產生各種主觀的組合。記憶是什麼 ? 記憶的歷程與表現方式 ? 記憶在繪畫上的表現為何 ? 以此作為本文探討及創作的主軸和概念,運用油彩和複合媒材、以適切個別作品的創作形式和技法,實踐系列創作。並透過綜觀筆者自身過渡在具象與抽象、心象之間的繪畫歷程與成果 ,參酌關於記憶在學理、心理學上的文獻和論述;藝術史、藝術家之創作研究,文學、美學作品的啟發、學理依據與文獻探討等,架構出本篇論述。創作研究以筆者三個創作系列<虛・實-人與時空記憶>、<流動的軌跡>、<移動風景> 作探討,論文架構以五個章節敘述, 僅摘要以下: 第一章緒論 說明筆者創作的背景與歷程、創作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 、範圍、架構與名詞釋義。第二章 創作之學理基礎 : 探討概述記憶的形成與歷程 、記憶在繪畫上的表現,文獻閱讀後,將對筆者創作理念具影響之相關藝術與美學理論內化、連結筆者的具體創作,作為學理基礎與文字論述的依據,探討分析具象與抽象繪畫間的距離之創作觀點。折衷主義、抽象表現主義與筆者創作的關聯。第三章 創作理念、形式、媒材與技法分析: 闡述筆者對創作的觀點與理念,主要作品之理念、技法、媒材的運用與繪畫過程 。第四章 作品解析: 透過作品系列分析,表達筆者創作觀點與目的。第五章 結論: 藉檢視回顧繪畫的初衷、歷程和本篇創作研究的目的與成果,期許未來能更開闊創作思維與學理探討,繼續研究不同媒材特性與表現形式間的相互融合,在具象與抽象繪畫之間,發展各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