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境域轉換:東西繪畫創作之融合與再思考(2011) 楊安東; GAVRILOV ANTON藝術是一種來自生活中任何微小力量的具體呈現,其本身就具有哲學因子,無須刻意尋找,因此,研究者企圖在看似平凡的表現中,試圖去尋找畫面中對生命的各種解釋。這也成為作者研究論文的首要動機與目的。 水墨畫中的留白在畫作中所呈現的「虛」、「實」、「有」、「無」的視覺效果與心理感受,是水墨畫作的一大特色,也是水墨畫的重要精隨。本文藉由水墨的留白用法、美學意涵和西方畫作中的空間感,進行對照,以便說明東西方對於空間與意境上的處理方法與美學觀。 本論文研究內容與範圍主要建構在以下三大部分:第一、西洋繪畫與水墨畫中有關越界與共通感的問題。第二部份、西方繪畫與水墨畫中有關形式問題的探討。第三部份,近年來創作主題論述—「境域轉換」與「心‧域‧轉換」作品分析。 在創作理念部分,本文將分析東西方藝術表現的相互影響關係與東西方理論對於這個議題的探討情景進行說明。這包括了中西方畫作因技法與美學觀的不同所呈現在線條與空間感的表現方式。其後將形式主義理論進行討論,並針對留白在水墨畫中的運用,進行文獻回顧與探討,以作為分析個人作品的創作理念基礎。 期望在延續西方的造形觀念的基礎下,融合中國空靈的傳統,冀望藉此擦撞出另一種新的創作火花。Item 虛・白・出新-陳美吟水墨創作論述(2019) 陳美吟; Chen, Mei-Yin此研究是以「虛」、「白」、「出新」為主題,探討筆者自進入研究所階段2016年到2019年間,經過學習檢視過往的脈絡以及創作歷程,透過繪畫的自省與創造再次面對生命課題,本研究第一章從一開始不能理解何時是生命的終點?到接受生命也有起承轉合,書畫是陪伴筆者也是心情抒發與轉化的窗口,藉創作過程觸及生活中所有情緒色彩的潛在層次,從而由我們現存的狀態釋放情緒的能量。第二章從莊子人間世篇「心齋」中,「虛室生白」,人間之道觀念談起;及「虛」-空、無、陰柔之美;和「白」-純淨、道的力量。經由研究傳統觀念的築基過程中,思想的改變再連結當代思維產生質變,第三章是創作理念與實踐,作品創作內容以生長土地上的白花作為串連元素,及創作與名家作品對應。經過直觀的寫生寫實的「直觀系列」;到打開心門連接室內、室外的寫心寫情,到打開心內的門窗的「窗系列」;最後是經過不同方式的想法、紙材、抽離物象的寫生、經過不同方法的嘗試、思想的融合,重新思考轉化運用到水墨創作。 以老莊、太極、佛學、美學觀念、前人的智慧作為創作思想的根基,以水墨創作方式重新架構新的畫面空間,回歸內在的探索,再進一步連接人與人、人與自然間哪種和諧共處的關係,並藉由畫面傳達對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