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夢的「手護者」—繪畫創作研究
    (2021) 林穎聰; Lin, Ying-Cong
    本文探討夢境所帶來的創作影響,以夢中出現的手與現實生活中的手,作為創作的主題。我們每天都會做夢,但大多數在清醒後都不記得了,能記得的夢境也是充滿著困惑,甚至是夢中情緒的延伸,使得當日的心情受到影響。白日的活動內容,被潛意識偷偷的儲存下來,進而影響夜晚夢境故事的發展。而夢境的紀錄,能解讀夢的意涵、瞭解內在的真實反映,對於創作也能一點一滴地發覺真實的自我,如花朵綻放般,同時釋放被抑制的創造力與生命力。本研究以手作為創作的主軸,透過現實與夢境的交疊形成故事,再以油畫創作的方式來呈現。論文研究共分成五個章節,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動機、研究方法與目的、研究範圍與限制;第二章繪畫創作之學理基礎,探討夢境的影響、手的各種表現與超現實風格的結合;第三章創作思想背景,談論創作理念與呈現個人觀點,敘述創作內容與形式,以及創作技法;第四章系列作品解說,將手與夢境的結合創作,針對內容與畫面安排做詳細的解說;第五章結論,則是對本次的創作研究與思想內容做出總結,以及期許未來的發展。
  • Item
    夢遊異境—張幼莉水墨創作論述
    (2020) 張幼莉; Zhang, You-Li
    本研究以現實社會中人們普遍缺乏的自身認同感,以及對自我價值的質疑著手,探討在現今科技進步的文明社會中所產生的人際疏遠、自我價值感不足、對於自身感到茫然……等,在這樣的環境下,人們如何透過夢境紓解應對外界情境的壓力,並試圖重新找回自我的面貌,並肯定自身價值。 透過多面向學理依據釐清並探析「夢境」、「烏托邦」與自我之相關概念,以及其中與藝術的關聯,以現實生活與外在經驗為出發點,透過精神分析中自我意識的機制與相關文獻解釋,梳理以「夢」為主題的創作轉化與呈現形式,並以相關藝術家及作品的分析,更深入理解以夢境融入作品的藝術表現方式,同時筆者以自身的內心轉化與投射,透過個人的創作建構與實踐,創造出對應的圖像,建構與詮釋個人的心境以及對於環境的省思,將無形的情緒,透過畫面表現當中的。 在創作思維轉向藝術的表現手法,是以動物、昆蟲、植物等圖像做為主體,經由對其圖像的投射、轉換,加以產生與筆者自身的背景、經驗、潛意識、心境……等之對照,並以水墨、膠彩等媒材,與空間、物體、時間的錯置作為實際創作的方法,透過「虛幻的場景構成」與「主體的寫實描寫」,實踐本計劃之「空間的混雜」與「主體具象化」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