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文化創意產業國家投資策略之研究—以主權財富基金為例
    (2021) 王定亞; Wang, Ting-Ya
    本文從臺灣政府擁有豐富金融資源,但比起外國較不重視文化軟實力的發展談起,透過國家基金與主權財富基金投資有關理論和實證研究的一系列探討,同時經由國家競爭力與美學經濟的介紹,歸納出政府在投資文化創意產業政策上的重要議題,試圖從政府、企業界、學術界的角度研析相關應對策略。希望藉由爬梳文獻、個案研究與深入訪談,以及實務統計資料分析的結果,找出現象問題的根源,從中尋求適當的對策與因應之道;研究過程採用文獻分析法、個案研究法、深度訪談法與比較研究法等,從理論文獻及國內外國家主權基金運作,檢視我國政府投資文化創意產業現狀;最後,歸納出國家資本在投資文化創意產業決策上的策略思維,並依循觀念架構進行命題探討,作為對政府、文創業者與學術界重要的參考資訊。透過文獻與實證,經過命題分析過程,本論文發現重要之研究結果:一、國家領導階層欠缺上位思考的能力,國家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目標應在於提升國家競爭力,並強化國民幸福感;二、臺灣文化創意產業歷經20年發展,仍存在產業間觀念隔閡的衝突,影響文化產業發展至鉅;三、我國文創產業面臨的挑戰,在於產業生態鏈的不足,其關鍵主因在於「跨文化與經濟之人才與人力」不足、「資本」不願投入、消費「市場規模」無法擴展、「創新研究」機能疲弱;四、政府運用投資作為國家發展的工具,透過資金運用與配置,經由乘數效應,擴大政策效果;五、政府在推動特定產業發展的初期,應透過成功的投資行為,吸引民間資金跟隨投資;六、國家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的優點,在於集中管理國家剩餘資本,或利用金融市場過多游資,將國家資本發揮最大的運用效益。論文最後,提出對政府施政、對文化創意企業經營、對學術界後續研究之重要建議。
  • Item
    臺灣布袋戲影音產品經營策略之研究-以洪連生木偶劇團為例
    (2013) 洪聖凱; HUNG SHENG KAI
    國內《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已於2010年1月三讀通過,現階段各領域團體推展相關文化創意產業,必須要有豐厚的在地文化根基背景及創意人才的結合。而臺灣在全球化潮流中,應以此在地豐厚之傳統文化為基礎來發展,才能突顯文化特色及特殊性,面對國際競爭的挑戰。布袋戲是國內最具在地文化特性之劇種,且跟隨時代演變,發展出各種表演形式與媒介平台,如廟口文化、戲院文化、電視影音產品等,本研究將以洪連生木偶劇團布袋戲影音產品經營策略及其於民國八十年代退出影音市場所遭遇限制,探討經營策略與未來發展之建議。 本研究首先由洪連生木偶劇團師藝傳承、發展分期及過去製作模式、表演特色、布袋戲產品發展限制等內容,探討劇團特色及其事業策略設定,再透過分析影音產品功能性策略,進行內部資源與能力之研究,了解產業市場及發展限制。 本研究為深入洪連生木偶劇團之布袋戲影視產品功能性經營策略,將布袋戲產品製作涉及劇本產生、前置作業、戲偶週邊、道具製作、節目拍攝與後製剪輯等,將透過製作布袋戲相關的十大項目,包含傳播媒介、演出劇本、表現特質、表演特色、劇團組織、資金來源、產品行銷、人力資源、其他技術、政策環境等面向,進行產品功能策略之實務分析。另外透過與「霹靂布袋戲個案」經營策略、競爭優勢、關鍵成功因素之比較研究,期望由不同的製作模式與優劣分析,提出對洪連生木偶劇團製作影視產品之經營策略方向建議,刺激偶戲影視節目的創新發展。
  • Item
    台灣工業遺址活化經營策略之研究-以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為例
    (2017) 林曉楣; Lin, Hsiao-Mei
    臺中文創園區自2005年起以公辦公營形式營運,迄今已十二年。本研究以日據時期工業建築舊酒廠的活化經營策略研究出發,探討臺中文創園區從臺灣酒類產業文化資產轉型為「臺灣建築、設計與藝術展演中心」,再依產業轉型後再利用規畫更名為「臺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公部門在經營管理發展策略上所面臨的問題,並探討其與規劃制訂的目標是否契合。本研究方法採用:文獻分析法、深度訪談法、田野調查法,主要運用Mommaas (2004) 之文創園區經營管理要素的五評估要點仔細探討,並且與以企業模式經營之臺北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從公私協力及經營策略兩層面比較其異同。 研究結論指出臺中文創園區當前的經營與發展模式,無論是轉型為臺灣建築,設計及藝術展演中心,以扶持文創、保護文資為目的,或將具有豐富文資價值的製酒工業遺址活化再利用,與當初規劃之目標與定位完全契合。這十二年來,臺中文創園區業已充分發揮文創產業群聚功能,其文創發展的上游角色定位,已確立不疑。 關鍵字:活化、再利用、公私協力、文創產業、工業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