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意隨心轉 - 色彩與線條的繪畫性表現研究
    (2011) 簡世哲
    藝術是自我內心的顯影,藝術家藉由創作,將個人主觀的情感與外在客觀的情境做一連結,並以最適當的形式及技法,表達出心中的意象。在創作的形式上,筆者選擇了油畫、壓克力及各種不同的打底劑為創作媒材,並以抽象及半抽象風格為主要的表現方法。在畫面中,使用了西方的色彩及中國的書法、水墨線條,造就一個屬於東方意境的心靈空間。至於內容的選擇上,多半是藉景寫情,其中包含了荷花、池塘、船、鄉情、城市、季節等自然及生命的意象,來表達內心多樣的情感。在本論文的架構上可分為以下幾個章節: 第一章:序論,說明主題研究的動機與目的,主題的內容與方法,研究的範圍 與限制。 第二章:探討抽象藝術的發展與型態,色彩運用的演變及特色,「線條」在中 國書法及中國水墨畫中的表現方式,以及在西洋繪畫中的使用方法, 並在意境上探討「簡化」與「禪」的精神性。 第三章:闡述個人的創作理念,論述個人主觀的用色方法,線條表現及抽象思 維。 第四章:闡述格人創作風格、創作形式、表現技法,使用媒材及創作過程。 第五章:作品解析,針對筆者的個別作品來分析探討,延伸對主題的論述,並 藉此研究接續過去的創作歷程,對抽象性繪畫的色彩及線條進行更深 入的了解。 第六章:結論,經由論文的撰寫及創作過程,再次整理自我的認知及方向,做 為未來創作發展的省思。
  • Item
    色光環境下彩色圖形變化之創作研究
    潘廷敏; Ting-Ming Pan
    自然光主要由七種不同波長的色光所組合而成,我們之所以能感知到物 體表面的顏色,主要是因為物體接受外來的光線後,將與自己相同的色彩反 射出去,而吸收掉其他波長的色光,當我們在物體表面投以各種不同波長的色光時,其表面的顏色將產生有趣的變化。 在色料與色光的混合實驗中,將七種主要的色光投射於不同顏色的色料 上,並記錄其顏色的變化,實驗結果顯示色料經由不同色光投射後,彩度、 明度皆發生改變,其中綠色色料對紅色色光及紅色色料對綠色色光的明度、 彩度變化最為明顯,二者皆呈現暗黑色。 將實驗結果應用於創作時,可以預先將兩種圖案分別複製於紅色與綠色 TONE上,再經由圖形分割變形的技巧,將兩種圖案加以合成,當合成的 圖案受到綠光投射時,則先前複製在綠色色TONE上的圖案,將清楚呈現 ,紅色色TONE上的圖案則轉變成暗黑色,消失不見,同樣的當圖案投已 紅色色光,則原先複製在紅色色TONE的圖案將顯現,而綠色色TONE 上的圖案亦轉成暗黑色消失不見。 在實務的應用方面,如海報、文宣品、商業空間、舞台設計、招牌、建 築帷幕牆及景觀設計....等等,都有其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