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親情之表徵-曾稚榛的女兒成長繪畫紀實(2023) 曾稚榛; Tseng, Chih-Chen「親情之表徵」是在探討筆者初為人母,對於生命產生新的感觸及認知,以自己女兒生活日常為繪畫題材,進行寫實風格油畫創作。本文概分三章。第一章緒論闡述筆者踏入人生的另一個新的階段,體會到母愛是細膩深刻且偉大,希望能夠像林布蘭一樣,透過繪畫來寫日記,藉著油畫的寫實技法,紀錄一雙可愛女兒們之生活日常,以及為人母的心境轉換。第二章主要探究西洋繪畫史中的兒童肖像畫,細探歷代名家筆下的聖子、邱比特以及現實生活中的兒童,從中學習前人的繪畫精神與肖像精髓,並找尋適合自己的創作方式。第三章藉繪畫內容、工具、技法等分析創作理念與實踐過程,紀錄研究心得成果及中間遇到的阻礙。第四章論述作品深入剖析,藉作品向女兒表達自己的母愛,畫下屬於筆者與孩子們珍貴的剎那與永恆,運用色彩傳遞心中的情感。最後結論的部分,筆者期待自己能夠繼續以繪畫的方式和孩子進行另類的溝通,彼此建立綿密而細長緊密的深厚家庭情感。Item 台灣意象-兒童題材之墨彩畫物創作研究(2012) 曾莉瑩; TSENG, LI YING隨著資訊、網路的等發展,不但縮短時間、空間的距離,也造就了訊息、思想流通快速的當代,「全球化」將世界帶入新的世代。 中國文化「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說明人本、自然、性靈三者相互的關係,藝術是人類文化的表徵、是藝術創作者的思想具現,亦是藝術創作者與自然的對話,每件藝術品皆闡述者創作者當下所處的時空背景、社會環境與其人生歷練種種。在現今,中華文化特有的藝術,水墨畫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走向多元多貌的景象,在追求不斷創新、求變的藝術洪流中,水墨畫的包容性變得更多元,界定也變得更寬廣。在這東西合遇、新舊交融的多元世代,筆者試圖在其中思考、探索,找出關於自我的藝術創作方式,無論是在過去、現在或是未來,往往最孰悉的,才最能夠觸動人心,因此筆者以最孰悉的生活環境和文化出發,以台灣小孩為主體,進行一系列台灣意象-兒童墨彩畫創作研究。 本創作研究分六章進行論述,第一章緒論說明筆者研究的動機、目的、範圍、限制和方法,第二章引用理論、探討文獻,第三章分析創作理念,第四章說明創作的形式、內容、媒材和方法,第五章創作實踐與作品解說,第六章結論闡述筆者的省思與展望。其中第五章創作實踐部分,分三系列進行創作,分別是「民族意象」系列、「民俗意象」系列和「台灣意象」系列,進行研究的對象和內容,是由生活周遭取材,尋找生活上最常接觸或是最有感觸的題材;在繪畫表現上,試圖從傳統汲取精隨,並而從中衍伸出自我的繪畫創作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