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民國扇畫研究(2004) 王壽來; Stanley Show-lai Wang扇子的起源甚早,從戰國楚墓與西漢馬王堆古墓所挖掘的竹扇,以及歷代流傳畫蹟可知,扇子的發展與演變,源遠流長。 紈扇的使用歷史較早,唐宋詩詞或相關文獻中提到紈扇之處,俯拾皆是,但折扇卻晚至明中期之後才漸盛行,吳門四大家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均為扇畫高手,傳世之扇面不在少數,足見當時折扇之流行。 有清一代,折扇益為風行,無論內廷畫師或民間文人畫家無不擅長此道,影響所及,各種材料的扇面與扇骨,推陳出新,蔚成大觀。 民國肇建,藝文界承襲清代餘風,折扇之流行方興未艾,北方之齊白石、王雪濤、金城、劉奎齡、陳少梅,海派以吳昌碩為首之諸家,嶺南之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三傑,乃至稍後之吳湖帆、張大千、溥儒等藝壇巨擘與彼等眾多得意門生,以及許多梨園名角也都鍾情此道,扇畫承繼可謂不乏其人。 惟至一九四九年之後,由於生活形態之變遷、西風東漸之影響、藝壇風氣之轉移等諸多因素,扇畫乃由盛轉衰,不復成為國畫形式之主流,然而,近年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拍賣會等藝術市場,成扇屢創佳績,扇畫之存在,再度受到矚目,而利之所趨,魚目混珠之偽作亦充斥於市,如何鑑別真偽優劣,乃成為重要課題。 民國肇建以來,扇畫的主要成就,係在折扇方面,唐宋時流行的紈扇,僅流於陪襯。而折扇在扇骨之製作及雕刻,名家備出,爰參考各家說法,將活躍於二十世紀前半世紀的刻扇名家,作一整理。至於民國以來之畫扇名家,也多方蒐羅,並比對相關藝術書籍與拍賣會目錄,以彼等出生紀年之先後為序,製成附表,以便查考。 折扇就實體結構而言,當可略分為扇骨與扇面兩大部分。扇骨之種類,除湘妃竹、梅鹿竹等名貴竹材之外,舉凡象牙、玳瑁、紫檀、雞翅木、黃楊木、紅木、檀香木等等,皆可利用。陰刻、陽刻、留青、透雕、髹漆等各類技法,爭奇鬥艷,不一而足,本研究乃將各種扇骨裝飾技法,並列一處,藉供分析比較。 就扇面之材料而言,明朝書畫家常用金箋,入民國之後,素紙當道,金箋雖然不再成為扇畫材料之主流,但泥金、混金、灑金、冷金、片金、屑金等,各種金箋扇面堪稱齊備,由於各家說法與分類也稍有出入,乃加整理釐清,以利比較。 扇畫之創作,不僅是繪畫一個面向而已,而是結合詩詞、書法、篆刻之綜合藝術,故折扇之可觀可貴處,亦在多個面向,因而款識之位置與內容,有時甚至成為攸關一幅扇畫成敗之關鍵因素。扇畫落款之方式,至少可歸納為十六種,常見者亦有七種之多,為求一目了然,此一部分亦特加以製表供參。 民國折扇,在扇骨與扇面材料之製作或表現技法方面,或無超越前人之處,但至少有以下數項特色,頗值注意:(一)集錦扇之盛行:亦即在表現形式上,一頁扇面上分成四格或八格,往往是一格灑金,一格素面,書法與繪畫交錯,相互輝映。(二)合作畫之增多:折扇尺幅本來有限,一字一畫之形式,若是由不同之書畫家完成,已有合作之意味,而集錦扇面之出現,更進一步促成藝術家之攜手,而這跟民國以後各種書畫團體之陸續成立,增加書畫家交流機會,亦不無關係。(三)梨園扇之出現:民國早期,梨園中人流行寫字畫畫,梅蘭芳就先後跟齊白石、王夢白、姚茫父等多人學畫,其他名角如姜妙香、程硯秋、尚小雲、荀慧生、俞振飛、王瑤琴、馬連良、言菊朋、黃桂秋等,無不是寫扇高手。梨園扇之名乃不逕而走。 談到折扇之收藏,除臚列各種藏扇之方式外,亦對一般收藏者所經常忽視的問題,如收藏空間之溫度、濕度、空氣、光照、生物因素(黴菌等),有所觸及,以點出收藏環境之重要。 最後,本研究對扇畫之作偽及鑑識問題,亦多所著墨,不但列舉一般折扇作偽之種種習見之方式與陷阱,亦不揣簡陋,提出提高折扇鑑識能力之具體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