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5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萬物有靈之漢字造型創作研究(2008) 鄒昕航; Hsin-hang,Tsou本論文試圖從萬物皆有靈性的思維中探索「靈」的造型形式,以此照應於漢字創作之中,將無生命的字符活化,成為生物或是具生物特質的「靈」。第二章文獻探討部分,首先自萬物有靈相關理論探索其思想根源與影響層面,進而定義萬物有靈的概念與範圍,並將漢字造形相關學理作一探討,以了解漢字造形創作之基本原則。第三章為本論文主要論述部份,將萬物有靈相關造形作收集分析,得出之造型手法為:原型、象徵、變形三者;並將相關的漢字造形創作整理歸納,以展現漢字造形的靈力。第四章則為創作主題與作品解析,以自然與動物為題,發展出一系列的漢字造形,並將之應用於海報或月曆等設計項目中。 萬物有靈在設計領域還有很多的發展空間,不只是平面設計上的應用廣泛,在多媒體或立體上也有許多的創作可能性,甚至在商業設計中,也已廣泛為人所用。本論文選擇以漢字作為媒材,用作以表現萬物有靈的思想,乃因其數量龐大、題材豐富,而且象形字的圖像化特質,更增加它在造型創作上的可看性。Item 剪紙物件在視覺設計上的實驗與研究─以台灣原住民之美為例(2003) 高思聖本論文主題為剪紙物件在視覺設計上的實驗與研究,以台灣原住民之美為例進行創作。 「剪紙」為藝術創作的“表現技法”之一,傳統剪紙是用剪刀為工具,紙張為材料呈現創作的造形表現;而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對象則分別為傳統剪紙技法之製作,義的剪紙創作包括剪紙的相關發展技法,具剪紙風格的視覺設計,以原住民為題材的剪紙物件,結合現代設計風格,發展新的視覺傳達進行視覺造形試驗。研究目的為(1)研究分析剪紙發展提供設計創作的參考──以廣義的剪紙技法為研究對象,比較中外剪紙各家創作特色,分析歸納剪紙創作的多元面貌,提供未來剪紙創作或視覺設計的參考及運用。(2)因應視覺設計的發展,探索剪紙創作的時代性與發展性──透過電腦工具和印刷工藝的過程,呈現剪紙創作的時代面貌和在視覺設計上形式特色。(3)以剪紙物件概念實驗剪紙創作在視覺設計的互通性,多變性和展開性。──以物件概念模式,系統分析創作對象的物件屬性、方法再進行剪紙創作。本論文之研究方法分為文獻探討、案例分析和創作實驗三部份。 綜合上述本研究是探討“剪紙”為主題,企圖從發揚民族文化和地方藝術的特色出發,將剪紙“單純的表現技法”,轉為剪紙“物件概念”模式,作創意思考的運用與操作、實驗;創作實驗以台灣原住民之美為主題,即將傳統剪紙技法結合原住民的紋樣作為創作的構成物件,經由現代的工藝技術──電腦和印刷和現代視覺設計的理論呈現剪紙技法及原住民藝術的多元面貌。本研究受限於時間因素僅作台灣原住民的作品實作,以提供驗證物件概念操作的結果,未來依本論文的研究理念方法,當可使用剪紙物件操作模式在視覺設計上,依不同的主題對象展開更多的創意表現開發剪紙物件的創作空間。Item 光影構成在設計運用之創作研究葉茉俐; Yeh mo-li本創作研究旨在探討光影構成在設計上的運用,並藉著光影交會,瞬間明 暗的變化,刺激更多的創意產生,同時激發心靈的覺醒作用.也期望為新興 的光影藝術,引發拋磚引玉之效. 本創作研究研共可分為四大部份,第一章說明本創作研究的動機,目地,及 其研究範圍與限制,並以作品說明創作研究的方法與過程. 第二,三章簡介中,日,歐美各國光影藝術的發展與現況,及有關光的特性 和基本投影造形原理. 第四章由每件作品的創作主題構思,設計作業的開展,實驗分析過程,執行 製作,迄問題的產生與解決之道,及未來發展均作一詳實的說明. 第五章就創作研究的過程,歸結總論與心得,並提出對後續研究發展的建議.Item 蠟染圖案設計之研究李淑娟; Alexandra Li蠟染文化在中國的發展一向以西南少數民族為主,至今仍是。而今日台灣 對於蠟染的生產依然處於起步的階段,大部分都仰賴東南亞或大陸進口。 有鑑於此,筆者將本研究分為二大階段,前階段以文獻探索為主,針對傳 統蠟染圖案設計作一番探究,擬從傳統中尋求現代蠟染圖案設計之精神與 方向;後階段乃以前階段之研究為基礎,進一步探索現代含有中國傳統文 化的蠟染圖案設計之面貌。\本研究共分為五章,茲簡述如下:第一章 緒論簡要闡述本研究之研究動機、研究範圍與限制、研究方法、名詞釋義 ,作為本研究之開始。第二章 發展概說首先透過文獻研究,得知蠟染文 化在中國亦是淵源流長(但發展仍以西南的少數民族為主流),更得知蠟 染的來龍去脈,同時也約略的瞭解蠟染在外國的發展情形。第三章 蠟染 圖案設計與製作方法本章乃延續第二章的發展概說,對於圖案的演進作一 概略說明,從傳統圖樣到現代造型的追溯中,歸納分析做為第四章創作概 論的基礎,並就技法與當前之蠟染市場做一歸納分析,陳述其構成與呈現 方式。第四章 蠟染實驗教學與作者創作概論本章以前述之理論與技法為 基礎做為筆者創作的依據,同時將收集到的外國蠟染製品與作者本身的作 品做一概略的介紹,並將蠟染做為實驗教學的主題引發學生對蠟染的興趣 ,以做為日後推廣蠟染教育的基礎。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總結本研究之結 果,並提出對相關業界及後續研究之建議。研究者於研究過程中體認:技 法與圖案具有密切之關聯性,兩者互相影響,並且相輔相成,如能熟練運 用必能增加蠟染創作之趣味。Item 人行道鋪面設計之初探--以和平東路步行廣場設計方案為創作範例(1993) 劉建成; Liu,Chiang Cheng本創作研究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於造形美學的觀點,首先透 過相關學理、資料的蒐集與整理,依其性質加以研判與歸類;輔以實地觀 察體驗,建立研究者的基本觀點。第二階段是以創作探索的方式,實際印 證前階段之心得。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緒論部份,是對研究動機、目的 、方法、範圍與限制等之陳述;第二章相關學理部份,根據理論分析的方 法,探討鋪面 計的基本機能與設計原則;第三章鋪面材料與技術部份, 主要以整理分析方式陳述與鋪面有關的材料與技術,次以調查研究法,調 查現階段常用的鋪面材料與技術,做為設計時運用的參考與依據;第四章 鋪面類型分析部份,分析傳統的鋪面形式與現代的鋪面形式,整理並歸納 其類型;第五章和平東路步行廣場設計方案部份,以創作研究方式,探討 以鋪面為主導元素之地面景觀設計;第六章結論部份,陳述研究之心得與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