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4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黃秋園繪畫創作之研究(2012) 張絢雯本論文以近代畫家黃秋園的作品為研究對象,依其作品之表現形式與筆墨內涵進行繪畫創作相關之探討;同時結合畫者的生平經歷與歷史背景等面向,進而探討傳統學習方式在藝術繪畫中的價值。 全文除緒、結論外共分五章來分析討論,緒論為提出傳統繪畫價值與定位的問題,點明論文研究的動機與目的。第一章是對黃秋園生平、經歷及其歷史背景、作品表現形式與時代意義作全面的概述。第二章則說明黃秋園的藝術思想內涵,他繼承歷代多位大家的傳統進而融合自我個性的繪畫表現,並將心得透過教學延續與傳承於後世。第三章是針對黃秋園山水作品的形式分析,以章法構圖、筆墨點線與人屋點景三個方向探討,冀望能對其作品表現歸納出特色。第四章則是討論黃秋園山水作品的風格與意境,按早、中、晚時期不同的作品進行分析,藉此能更清楚了解黃秋園山水畫的內涵。第五章是單獨就黃秋園廬山系列作品作比較,並以文學與繪畫兩個面向將歷代文人、畫家與黃秋園對廬山的描寫,分析歸納作品相互間的演變關係與特色。 結論以黃秋園繪畫創作的三個部分來歸納總結,第一部分是黃秋園的生平,以其學經歷與時代背景、藝術表現內容與「秋園熱」的風潮來說明時代與黃秋園之間的影響。第二個部分是以黃秋園的藝術思想為說明,闡明他學習前人之法、自性表現的繪畫思想特色。第三部分則是總結歸納黃秋園的繪畫創作,以構圖與筆墨分析其作品的特色與內涵。最後透過對黃秋園全面性的了解,藉此反思當下我們自身的文化與價值,並以他為借鏡,思考繪畫創作中所謂創新的意義與中國山水畫的新發展。Item 石濤繪畫創作思想體系之研究(1995) 陳宣彤; Chen, Xuan Tong石濤(1642-1707)是明末清初之際的大畫家兼理論家,他的《畫語錄》一書及大量的題畫詩跋,明白顯示出他身為中國畫家的充實內涵與創作思想。尤其是將繪畫創作與宇宙生命現象結合,創建「一畫」之畫道,為其思想的整體架構;並以「法無定相」、「我用我法」的自由精神,表達藝術創造需要不斷求新求變的真理。其理念及風格表現從十八世紀一直到現今民國,在中國畫壇的影響可謂既深且遠,尤其是近代張大千、傅抱石、黃賓虹等大家,無不從其思想、風格中,獲得啟示而開展新局。 鑑於石濤在畫壇的巨大影響及其畫論的深奧旨遠之故,本文即就其理論思想作綜合性研究,輔以作品論証創作與思想的關係。統整內在要素與外在要素研究法,詮釋石濤創作思想體系的原理,試圖能全貌性的展現石濤的繪畫思想,印証思想指導創作的重要性。茲將全文各章要點略述如下: 緒 論:闡述研究目的、方法、資料範圍、及論文架構和各章重點。 第一章:「石濤繪畫創作思想體系的形成及其根源」:說明石濤思想形成 受儒、釋、道、文藝思潮及繪畫道統的影響。 第二章:「石濤繪畫創作思想的整體架構 「一畫」的原理:敘述石濤 一畫思想的內涵及其含括範圍。 第三章:「石濤繪畫創作思想的抽象概念」:從石濤對畫者之涵養、審美 及創作生命的觀點出發作為詮釋的要點。 第四章:「石濤創作思想中的具體策略」:以石濤對於創作方法、表現、 繪畫形式等思想作為探討的目標。 第五章:「從石濤作品看其繪畫創作思想的體現」:藉石濤留傳作品之風 格表現,印證其創作理念的實踐情形。 第六章:「石濤繪畫創作思想的貢獻與影響」:從張大千等畫家之作品及 言論思想闡明石濤對他們的影響,並就文化藝術思想、創作者 意向、美學諸角度看其貢獻。 結 論:歸納研究結果。Item 黃山畫派之研究莊伯顯; ZHUANG,BO-XIAN「五嶽歸來不看山, 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的「奇雄秀美」, 的確名聞宇內, 在明 清兩代, 畫家因地域因素而自然形成之「畫派」, 始見空前熱潮。其中新安地區之畫 家, 因熱愛故鄉名勝, 而形成以「畫黃山為題材」之「黃山畫派」, 在民初黃賓虹, 賀天健兩位史論大師定名之後, 始發揚光大, 尤其, 將漸江、梅清、石濤三大師命為 「黃山畫派三鉅子」后, 黃山畫派之發展, 即頗受國內外矚目。在繪畫創作力求「寫 生」方式的時代潮流中, 以畫家對黃山「寫生造化」而形成的「黃山畫派」, 當有值 得我們深入探究之價值, 本論文即針對此動機, 作以下探討: 本文共分五章, 第一章為緒論; 旨在闡述畫派形成的基本條件及黃山畫派的淵源始末 , 與中外學者有關黃山畫派之研究情況。第二章為黃山史地概要及形勝略說; 首先對 黃山山名之來由及地理位置, 作一番察考求證, 其次再針對形成黃山之地理結構形勢 作剖析, 再將黃山之各項奇景及歷代名人文藝大家游覽黃山后, 所著錄的作品, 作簡 略之概述。第三章為新安畫派之形成與發展; 本章試圖從社會史之觀點, 探究新安地 區之經濟與文化發展概況, 對新安畫派形成之影響。第四章為黃山畫派之傳統思想與 繪畫風格之特徵; 從畫派之發展因素及各畫家共同的創作思想背景與作品風格特色, 加以論述, 進而深入探討浙江、梅清、石濤三者之生平遊蹤, 創作理念, 及作品, 作 圖像的論述。最后將黃山及黃山畫派諸大家自清末民初以來, 對中外畫壇造成的影響 , 作一番的解說。 研究結果發現, 黃山畫派之形成, 乃基於時代對寫生創作理念之建立, 自然而然所形 成的訴求趨勢。漸江以犀利剛硬之寫實線條, 較能掌握到黃山的峰石質感, 梅清擅以 奇險之構圖, 雲捈的變化, 捕捉黃山的幻覺, 石濤則仍較以傳統的筆墨形式因子, 表 現黃山的神韻, 三者在渴筆焦墨的筆墨技法共同表現中, 仍有其不同的形式訴求, 而 共寫黃山精神及文人情懷思想, 乃是一致的, 這是頗值得我們關切的。 隨著時勢的更迭轉變, 黃山旅游之熱潮將更見熱絡, 而以「畫黃山而成名的黃山畫派 」, 在畫家趨之若鶿, 爭相寫生的風行之下, 將益形擴大, 日見茁壯, 進而綿延不絕 。Item 石濤及其繪畫之研究金大烈; JIN, DA-LIE藝術家是藝術創作的主體。選擇一個書家研究,這是藝術研究上的一個基點。 本論文所以選擇石濤為探討的目標,因為石濤是中國繪畫史上最傑出的畫家之一。他 的藝術創作及其成就豐富了中國的藝術寶庫,他在繪畫理理方面也有自己的獨到見解 。 本論文,首先對石濤的時代背景,生平,思想,風格作一試探,並期望在認識這個中 國畫史上重要畫家的過程中,能對畫家的時代,民族藝術及創作個性問題作進一步瞭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