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4 of 4
  • Item
    山海的呼喚-原住民圖像與心象繪畫創作研究
    (2004) 曾文華
    前言摘要 本論文以「山海的呼喚」為標題,其原意是以原住民賴以生存的山海世界為研究範圍,從外在的人文傳統到內在的心靈探索,結合記錄所言所見和相關論著、繪畫理論,最後以創作的藝術表現為主,論文記述為輔。藉「呼喚」之詞的近因是想醒悟人們心中沉寂已久的原始生命、道德良知,遠因是讓我們的文化及人生價值,能彼此期盼下昇華至更完美的境界。 副標題名為「原住民圖像與心象繪畫創作研究」,從創作的題材言,是以原住民的現實生活世界來作引子。「圖像」之意近似現實的表象,呈現的形式以具象的陳述為主,描述的成份較多;「心象」意指藝術創作前的心理感受,較無具體的外在形式,以個人主觀的抽象思維去凝聚畫面符號;兩者相互輔佐,使創作與論文能交互對應。蒐集的素材以個人當下的臨場感為主,前後四到五年,再比對不同族群的相關論著、文獻,藝術潮流演變下媒材、技法的參考,指導老師的寶貴務實經驗及見解,綜合上述最後蘊釀完成「山海的呼喚」論文及創作。 多元化的文化是本世紀的特色,包容與接納外,真誠的關懷才是創作的原初。此次創作在運用媒材、技巧雖有突破進展,但仍自覺拓展的不夠寬闊,原住民的範圍遍及世界,除了本土的寶貴資源外,在未來藝術創作的籓離,更須試探其他多元化的原住民領域及藝術概念,為創作的空間豐富更多的內容及形式之。
  • Item
    剪紙物件在視覺設計上的實驗與研究─以台灣原住民之美為例
    (2003) 高思聖
    本論文主題為剪紙物件在視覺設計上的實驗與研究,以台灣原住民之美為例進行創作。 「剪紙」為藝術創作的“表現技法”之一,傳統剪紙是用剪刀為工具,紙張為材料呈現創作的造形表現;而本論文的研究範圍、對象則分別為傳統剪紙技法之製作,義的剪紙創作包括剪紙的相關發展技法,具剪紙風格的視覺設計,以原住民為題材的剪紙物件,結合現代設計風格,發展新的視覺傳達進行視覺造形試驗。研究目的為(1)研究分析剪紙發展提供設計創作的參考──以廣義的剪紙技法為研究對象,比較中外剪紙各家創作特色,分析歸納剪紙創作的多元面貌,提供未來剪紙創作或視覺設計的參考及運用。(2)因應視覺設計的發展,探索剪紙創作的時代性與發展性──透過電腦工具和印刷工藝的過程,呈現剪紙創作的時代面貌和在視覺設計上形式特色。(3)以剪紙物件概念實驗剪紙創作在視覺設計的互通性,多變性和展開性。──以物件概念模式,系統分析創作對象的物件屬性、方法再進行剪紙創作。本論文之研究方法分為文獻探討、案例分析和創作實驗三部份。 綜合上述本研究是探討“剪紙”為主題,企圖從發揚民族文化和地方藝術的特色出發,將剪紙“單純的表現技法”,轉為剪紙“物件概念”模式,作創意思考的運用與操作、實驗;創作實驗以台灣原住民之美為主題,即將傳統剪紙技法結合原住民的紋樣作為創作的構成物件,經由現代的工藝技術──電腦和印刷和現代視覺設計的理論呈現剪紙技法及原住民藝術的多元面貌。本研究受限於時間因素僅作台灣原住民的作品實作,以提供驗證物件概念操作的結果,未來依本論文的研究理念方法,當可使用剪紙物件操作模式在視覺設計上,依不同的主題對象展開更多的創意表現開發剪紙物件的創作空間。
  • Item
    無限可能
    (2002) 鄭漢禕; Cheng Hann Yi
    論文名稱:無限可能 校 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 指導教授:羅 芳 研究生:鄭 漢 禕 論 文 摘 要 「無限可能」意謂文化藝術不可預見的形式開發和建構態勢;也同時意謂文化藝術包容和多元創建的本質。 「無限可能」,是我從事藝術創作和藝術教育的中心指標,是我所一貫秉持的創作觀念。尤其當我把人類文化發展的時空範圍,拉長和擴大時,我更深刻的感受「無限可能」它所傳達勇於創建和多元包容的意函。今天我以它為題旨敘述我對藝術文化創作的認知;表達我對創作活動所秉持的理念。企求透過對於文化藝術創建的各個層面的剝析,給予創作活動一些深層的詮釋,並對我的創作觀和我的作品加以表白敘述。本文以宏觀的時空視野起始,進而縮小視點論及中國的水墨和書法藝術,再進一步特寫式的把視點放在我及我的的作品上,希望它能清楚的傳達我的創作理念和我對創作的期許。 本論文架構規劃分為六章摘要如下 開場白 「…如果,我們深入各個地域文化,仔細的探索、如夜空星點的眾多表現樣式上,看到人們,應用環境中現有媒材的強大能力,一種屬於「無限可能」的創造力量…。」 由宏觀的視野切入敘述人類文化形式創建的多元並存和包容本質。 第一章 緒論 含動機 範圍 方法 第二章 關於創作 把視野縮小,針對創作的意涵加以詮釋 定位,並就影響創作表現之動能、媒材、形式、風格、元素、技巧分六節闡述。 第三章 關於中國水墨 視野再縮小到中國水墨創作。針對中國水墨畫、水墨符號元素、傳統與現代、水墨的形與神-似與不似、氣韻生動、渾然天成、水墨的改革-改不改、水墨畫的「筆墨」及水墨畫的新形式分九節敘述。 第四章 關於中國書法 視點放到中國書法,對中國書法藝術給予全方位的定位,並就其熟練法則、美學標準、法帖臨襲、書藝創作、自我表現-我書我體,給予詮釋 第五章 關於我的作品 視點縮小為特寫我個人和我的作品,分別就媒材的運用、體材的攫取、樣式的建立和我對作品的期許、創作標竿、作品自述等方面詮釋我的創作觀以及敘述我的作品。 第六章 結語 創作觀念的總結敘述-無限可能 無限可能的未知世界,最是吸引我們,令我們憧憬、幻想、和新鮮、滿足…「創意」即是關連於這個未可知領域的開發、探究、和建立。它是人類最可貴的動力,也是人類文明能夠向前邁進的基石。也許「更新」並不容易,不過嘗試和試圖「更新」的創造意念,也不可能終止。…. 謝幕
  • Item
    油畫創作技法和製作之研究
    王高賓; Wang, Kao-Pin
    油畫實際創作,涵蓋的層面相當廣泛,必須對材料,工具有所認知,製作 時方可得心應手;在技法上也要下一番苦功,熟巧後對畫面的構成與描繪 ,才能駕馭自如,適切表達內在的意念,自然呈現個人風格。身為西畫創 作組的研究生,我認為有必要將平日實際的研究成果,有系統的予以彙整 ,使大家對油畫創作的過程,能通盤瞭解,並掌握製作的原理原則。油畫 創作者若能夠藉彼此的研究經驗互通有無,那麼對爾後的各項探索,相信 更能駕輕就熟且裨益良多。本論文以油畫創作的技法及製作時所需材料, 工具為研究主題。全文分為五個章節;配合研究過程所拍攝的照片資料, 做有系而完整的介紹。茲將各章節內容簡述如下:一、緒論:將本論文研 究動機、目的與研究方法及範圍,做概念性的說明。二、材料:工具的使 用與作品維護保養:對於油畫創作所需的材料工具,如油畫筆、畫刀、調 色板、畫布、畫架、畫箱、顏料、畫用油、資料、洗筆壺、油壺做分類詳 盡的介紹,並說明使用方法與注意事項。最後介紹油畫完成作品的維護與 保養。三、創作技法與製作過程:對油畫創作基礎技法,如素描,色彩, 透視學,解剖學做逐一的研究論述,其中又對素描的運用原理,就空間、 結構、構圖、體面、明暗交接線、邊緣線、比例、整體觀察、調子、質感 等做詳細的研究說明。本章最後介紹油畫的製作方法與製作過程;方法可 分為直接畫法與間接畫法。製作過程則分為六個步驟,(一)畫面的構思 。(二)繪製草圖。(三)素材的蒐集。(四)素描稿。(五)色彩稿。(六)畫布 上的完成。四、作品賞析:此章為筆者實際創作之經驗,藉由十張油畫作 品,就創作的構思,緣由,與製作過程,技法對照畫面做深入介紹。五、 結論:歸結研究與創作之心得。藝術創作之路既深且廣,因此有必要做全 面性的探討與研究,才能達到博大而精深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