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台灣地區美術館中家庭觀眾導覽資源之研究(2006) 吳冠嫻; Kuanhsien Wu為探討美術館中家庭觀眾導覽資源內涵,並檢視台灣美術館中家庭觀眾的導覽資源,本研究以文建會公佈名稱為「美術館」之藝文單位為研究對象,依美術館所提供之資源物件為依據,篩選出13所台灣美術館進行研究。採用內容分析法與訪談法,分析美術館中針對家庭觀眾所設計的「書面文字形式」的導覽資源內涵,並輔以資源規劃者的訪談,進一步瞭解導覽資源的內容與規劃。本研究之研究工具為美術館家庭觀眾導覽資源分析表與美術館導覽資源規劃者訪談大綱。分析類目包含參觀導引、學習導引、圖文編寫、與印刷品設計,訪談大綱則針對規劃背景、規劃理念、規劃過程等三方面進行探討。 本研究結果發現,美術館家庭觀眾導覽資源應依其參觀動機、需求,透過資源規劃使家庭觀眾的參觀經驗獲得滿足。家庭觀眾的學習並不因為展覽形式與內容而受限,只要透過適當巧妙的規劃,皆可提供適合的家庭觀眾導覽資源。台灣美術館導覽資源較重視展覽活動資訊與展覽知識的提供,缺乏日常需求服務標示與互動學習的規劃,精緻的印刷品設計已是基本條件,但圖文編寫的深度與廣度仍顯不足。台灣美術館家庭觀眾的導覽資源類型可依據學習目的、學習對象、文字敘述、活動設計、印刷品樣式等方面進行分類。其負責規劃單位為教育推廣部門,規劃目的從傳統知識傳授演變成促進參觀經驗,配合的展覽以大型展覽、常態展、館藏為主,規劃過程遭遇有橫向與縱向的困難,而導覽資源的使用成效因美術館教育特質,仍無法獲得明確評量。Item 親子觀眾博物館參觀動機與總體學習成果之研究(2018) 林千秋; Lin, Chien-Chiu本研究探討親子觀眾參與博物館經驗,應用GLOs總體學習成果模式理論,瞭解家庭親子觀眾參觀動機與總體學習成果。此研究以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臺博館)的家庭親子觀眾為對象。 經由文獻探討、研究設計採問卷調查法,運用SPSS 23版軟體進行敘述性統計分析、信度分析、因素分析、t檢定歸納結論。本研究共有二種問卷,家長版共發放214份問卷,有效問卷205份,回收率95.79%。兒少版共發放217份問卷,有效問卷204份,回收率94%。研究結果顯示:家庭親子觀眾中家長參觀博物館的動機因素首要為逃離因素,社交與家庭互動因素次之,最後為學習動機因素。不同性別家長在參觀動機的差異性分析結果發現:「逃離」、「社交與家庭互動」二個構面上並無顯著差異。但在「學習」構面上,分析結果呈現有顯著差異性。家庭親子觀眾兒少版問卷,GLOs總體學習成果五個構面在性別上的差異,分析結果在「增進知識」及「增進技能」二個構面呈現無顯著差異。「態度與價值觀」、「愉悅感、啟發與創造力」、「行動與行為的改變」三個構面呈現有顯著的差異。 未來研究建議:可嘗試對親子觀眾進行質性相關研究。建議提供優質的參觀友善環境,期望能夠強化博物館與親子家庭活動的連結,提高參觀動機及提供博物館研究者對於規劃教育活動,能有不同多元的學習成果評估研究依據,更能展現博物館的公眾性與專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