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中部地區國中視覺藝術教師創新教學現況研究
    (2009) 謝佳耘
     本研究旨在探究中部地區國中視覺藝術教師創新教學的現況。為達研究目的,研究者首先探討台灣視覺藝術教育的發展以及創新教學的意義,再從創新教學的實踐表現、創新教學的體認狀況及實施困難等面向分析視覺藝術教師進行創新教學的現況。最後依據研究結果,對視覺藝術教師及行政機關提出相關建議,以促進教師教學及教育機關政策之推行與改進。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以問卷調查法為主,並輔以訪談法進行探究。利用研究者編製「中部地區國中視覺藝術教師創新教學現況調查問卷」,以台灣中部地區四縣市:台中縣、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公立國民中學之現職視覺藝術教師為研究母群體,採用分層比例群集隨機抽樣,抽取114所學校,共178位國中視覺藝術教師進行調查研究。回收有效問卷164份,作答有效率達92.1%。本研究於實施問卷調查後,以描述性統計、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Student-Newman-Keuls多重比較法等統計方法進行資料分析與處理,經多方彙整分析,獲致以下結論: 一、整體而言,中部地區國中視覺藝術教師在創新教學各層面表現平均,而以「教學內容創新」層面的實踐狀況最佳。 二、中部地區國中視覺藝術教師的創新教學實踐表現會因「性別」、「參加創新教學相關競賽經驗」、「學校地區」之不同而有顯著差異;至於年齡、年資、學歷、師資培育機構、職務、學校規模則對整體表現沒有顯著影響。 三、目前中部地區國中視覺藝術教師對「創新教學」的概念展現高度認同,且不同個人背景、學校條件的視覺藝術教師,對創新教學的認知沒有顯著差異。 四、中部地區視覺藝術教師實踐創新教學時最感到困難的問題依序為:「創新教學成效不易掌控」、 「教學時間不夠」、「備課時間不夠」。
  • Item
    品德教育融入國中視覺藝術教學之行動研究
    (2013) 呂佳桑; Lu,Chia-Sang
    本研究以「品德教育」為主題融入課程,並依據美國波士頓大學教育學家Kevin Ryan研究品德教育教學方法歸納的教學模式「6E教學方法」運用於教學課程及活動中,引導學生認知與體會。以「動畫」為本次視覺藝術教學主題,藉由課程的設計使學生思辨影像媒體傳遞的訊息,了解動畫產業的詳細分工,並以動畫原理進行短片製作,在分組討論劇本時內化品德價值內涵及演出同時體會分工互助的合作精神,規畫並重視覺藝術與品德教育內涵的課程內容。 本研究對象為桃園縣○○國民中學九年級學生,以教學行動研究來實踐,經由課程研發、試探教學、專家檢核與修正後之前後測與正式課程實施,並以質化、量化資料分析統計,獲得以下研究成果: 一、依據文獻探討並透過試探性教學、專家效度檢核修正後研發出以「動畫」為視覺藝術教學題材,同時運用品德6E教學方法將「品德教育」融入視覺藝術課程。 二、「大導演是國中生」課程能讓學生以動畫的製作原理與過程,在創作的過程中體驗了解品德教育與正向價值的意涵,潛移默化中達成課程目標。 三、「大導演是國中生」課程能夠提升學生覺知並感受生活中的「品德教育」。 最後依據研究觀察與省思提出實施課程相關建議,以作為相關學者、教師研究及實施的參考。
  • Item
    臺北市立美術館《育藝深遠》藝術欣賞啟蒙方案之認知與滿意度研究
    (2019) 葉淑琴; Yeh, Shu-Chin
    當臺灣邁入實施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的現今,美感素養的培育已刻不容緩;兒童做為國家未來的主人翁,藝術教育的落實與推廣更是至為重要。《育藝深遠》藝術欣賞啟蒙方案為臺北市政府獨創,是全國第一個結合藝術資源及義務教育,讓文化藝術融入正式課程之中的活動。在小學三年級階段,教育局安排學生參觀臺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的當期展覽,屬於視覺藝術性質主題的校外教學。 本研究主要在探討任教及曾任教教國小三年級導師對北美館《育藝深遠》校外教學之認知與滿意度,期望透過探討教師對於北美館《育藝深遠》的認知以及滿意度,了解教師現階段辦理此活動的情況以及需協助改進之處,使活動能更有品質。本研究目的有三 : 一、 探討教師對於北美館《育藝深遠》校外教學活動的認知是否因不同背景變項而有所差異。 二、 分析教師對於北美館《育藝深遠》校外教學活動的滿意度是否因不同背景變項而有所區別。 三、 探討教學現場教師對於參與北美館《育藝深遠》校外教學活動的認知與滿意 度之相關性。 本研究以北美館《育藝深遠》藝術欣賞啟蒙方案為研究主軸,採育藝深遠相關背景、校外教學相關理論研究、滿意度相關理論研究做為文獻依據,針對任教及曾任教國小三年級導師對北美館《育藝深遠》校外教學之認知與滿意度分別以量化研究與質性訪談的方式進行分析探討。量化研究的部分,使用問卷為研究工具,根據臺北市立美術館育藝深遠線上預約系統顯示預約成功之學校並輔以學校規模大小為考量,以九所任教及曾任教臺北市國小三年級導師為主要的研究對象,母群體為163人,發放問卷數為100份,回收有效問卷為78份,問卷和統計結果進行資料分析與詮釋。質性訪談的部分,旨在了解北美館方相關人員與公私立小學教學現場實際參與並帶領過《育藝深遠》藝術欣賞啟蒙方案的三年級導師對該方案的認知與想法。從問卷結果分析與三位受訪者的訪談內容得到研究結論如下: 一、 在認知方面,教師認知的阻礙是北美館育藝深遠開放可預約的時段太少,建議北美館館方能增加導覽場次,亦或建議教育主管機關拓展可參觀場館的地點,提供教師更多選擇的彈性。 二、 大部分教師對育藝深遠校外教學活動的附加價值持高度肯定,整體滿意度也 頗高,教師普遍認為此活動有持續舉辦的重要性。 三、 參加北美館育藝深遠活動前的課程準備及規劃,對學生進行校外教學活動的成效有顯著影響。 四、 是否參加過育藝深遠研習的教師在育藝深遠啟蒙方案認知、教學策略、場地規劃、導覽解說以及展覽內容等構面出現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