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從城市文化規劃角度對藝術村群聚發展之行動研究: 以台北藝術進駐為例
    (2011) 蘇瑤華; SU Yaohua
    藝術群聚類型多樣,需求資源、聚合因素及衍生效應各有不同面貌,不一定具備產業經濟特質,但顯著的外部效益,使得藝術群聚成為文化經濟時代城市發展、都市再生的萬靈丹。本研究以獨立創作者匯聚在藝術村的藝術群聚形式為標的,結合文化規劃的視野,運用自身經驗,透過行動研究法探究「台北藝術進駐」,從台北國際藝術村、草山國際藝術村而至寶藏巖國際藝術村一脈發展。從反思式螺旋循環中檢證出,混合使用正式、非正式的制度和空間,誘發默示性知識串流,累積「制度厚實」,有助於群聚內部意識凝聚,知識、訊息、情感交流,而群聚的創新能量據此發展,地理空間形成一股創意氛圍,地方魅力生成,空間活化目的方能具體落實。城市發展藝術群聚,需在各類別間取得平衡點,以旗艦型計畫帶動文化消費經濟,以獨立、個體、微型創作者的藝術村群聚計畫推動文化地底景的保留和文化多樣性的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面對藝術群聚,必須進行更深刻的探究,後續才能制定有效的推動方案。
  • Item
    台灣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創意氛圍形塑之研究—以四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為例
    (2009) 李芝瑩; Chih-Ying Lee
    創意市集在台灣掀起一陣風潮,不但為人們帶來全新的藝文體驗,也將藝術和生活之間的距離拉近,更給了創作者追求夢想的理由與機會。為了更深入了解台灣創意市集的發展脈絡,本研究聚焦於發起活動的主辦單位,選取四個相異性質、背景的專業團隊進行研究,除了分析他們的個別特色之外,也透過主辦單位的經驗分享,從中尋找形塑活動創意氛圍的要素;同時,也欲透過主辦單位的觀點,為發展陷入瓶頸的台灣創意市集生態尋求新的可能。 為達成研究目的,本研究選擇四個背景各異的創意市集主辦單位進行研究,分別為:屬於小眾團體的「CAMPO生活藝術狂歡節」團隊、集結各方資源組成非營利組織,目前策劃「西門紅樓創意市集」的台灣藝術市集協會、強調與社區結合,負責策劃「牯嶺街書香創意市集」的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南海藝廊以及舉辦「一卡皮箱SHOW自己—敦南誠品創意市集」的誠品企業。藉由訪談、觀察和文件資料收集的方式,了解不同主辦單位的辦理特色、經營創意市集的相關實務,並探討主辦單位與政府等其他相關單位合作辦理活動之經驗與看法。在經過近一年的研究歷程後,本研究獲得以下主要研究結果: 一、不同類型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有其不同的發展脈絡與辦理動機。 二、不同類型之創意市集有其相異的活動氛圍。 三、不同類型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有其各自的活動策劃關鍵。 四、不同類型之創意市集主辦單位的團隊精神有其同質性。 五、不同類型之創意市集未來受大環境侷限影響而有發展之限制。 最後根據研究結論,本研究針對創意市集主辦單位、創意工作者、政府相關單位與後續研究分別提出具體建議,並分享研究省思,作為檢視與思考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