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中等學校跨領域美感課程教學案例之研究(2017) 喻薈融; Yu, Hui-Lung本研究以教育部於2014至2015年所推動之《中等學校跨領域美感教育實驗課程開發計畫》第一期之跨領域美感實驗課程教學案例為研究對象,探討以美感做為跨領域核心的課程,其所具有的課程方案、課程實施策略、美感元素應用策略,以及教學現場之其餘議題。透過分析教案的課程理念與意涵、課程建構模式與核心目標,了解跨領域美感課程的實施情形與呈現出的樣貌。在美感的應用策略上,如何透過美感元素,整合各學科的知識,以回應美感輔助學科學習、活化學科的訴求。除此之外,也探討在課程規畫中,所產生出的課程開發面和實務層面的相關議題,期望能以此做為跨領域美感課程研究之理論基礎。 在課程的整體樣貌上,包含學科領域與藝術領域的分布,以及課程設計呈現出多學科統整、與現階段之學習單元結合,以及分離於原教學階段的實施模式。在教學策略與美感應用策略上,教師採用多元的教學策略,並將藝術領域中的知識、情意、技能各方面多樣化的美感元素,運用於課程設計中。在其餘議題上,包含課程的評量、教學時間配合、藝術與學科比例的權衡、課程研發團隊的組成、學校行政配合度,以及教師個人的生活覺察。最後,本研究也對跨領域美感課程未來的發展,以及研究跨領域美感課程可行之面向,予以建議。Item 審美知能測驗研究-以九十二學年度台北縣國民中學美術班聯合招生甄試審美知能科為例(2004) 傅斌暉; Pin Hui Fu本研究乃針對「台北縣九十二學年度國民中學美術班招生甄試審美知能科」試題以及測驗資料,進行一系列測驗統計分析,以及教師和受測學生的意見訪談,目的在於對試題進行分析研究,並蒐集相關意見和反應,以做為將來命題改善之依據。本研究獲致的重要結論如下: 一、命題方式與藝術教育理念:在確定測驗目的、題型選定、試題靈活化方面有良好考量,但效度規劃與試題篩選上則較不符合標準化測驗的編製流程。藝術教育理念主要根基在審美教育的原理上,並以課程標準做為出題基礎。以美感知覺和美術知識做為兩大命題主軸,為了測驗思考認知能力,以及提升文化議題的重要,美術知識命題比例因此較高。 二、試題分析:整體而言為中低難度之測驗,鑑別度尚可。多數題目都符合選項分析標準。試題設計搭配圖案出題,靈活且符合審美教育內涵。本次測驗已完整涵蓋課程標準,具有良好的內容效度,但若能再針對美感知覺的題材與媒材類出題,則內容效度會更佳。內部一致性信度係數並不高。總分分佈情況上,全體考生獲得之分數呈現中間偏高。 三、意見反應:受訪教師多認為美感知覺是適合的出題範疇,美術知識則較不被建議,九位教師不贊成使用複選題,五位教師認為題數太少。雖然本次審美知能測驗困難的題目並不多,但部分困難的題目已對教師和學生的感覺造成極大影響。 最後根據研究發現,研究者對未來審美知能測驗之實務與相關研究提出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