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青少年性別概念與藝術表現關係之研究-性別圖像之建構與解構(2006) 陳育淳; Yu-Chun Chen本研究以台北市國、高中二年級之美術班與普通班學生為對象,探討其性別概念與圖像創作以及圖像解讀之間的關係。首先透過文本分析法選擇訪談圖像;以青少年性別角色態度量表了解青少年的性別概念,並從中選擇訪談對象;使用內容分析法探究學生所繪之「男性人物畫」、「女性人物畫」、「忙碌的爸爸」,以及「忙碌的媽媽」等圖像,並輔以人物圖像性格特質問卷;最後以訪談方式,了解青少年對於自己所創作的人物,以及五張具有性別意涵之廣告的解讀。本研究的重要發現為青少年之性別概念、圖像創作與圖像解讀皆接受到大眾媒體、家庭、學校教育、同儕之影響,性別概念愈現代多元者愈能察覺這些影響因素。圖像創作方面:無論是何種典型的青少年會以刻板印象表現人物畫,圖像創作的過程,受到青少年創作的動機,創作慾望,創作習慣與創作的能力等影響,並與當下情境與情緒相關。圖像解讀方面,青少年對符號的熟悉程度、其先前經驗、個人的聯想能力與當下情境會影響圖像解讀。性別觀念傾向傳統刻板化者,多以支配式立場接受圖像中的訊息,當性別觀念越傾向現代多元化時,越能發現圖像中的主流之意識形態與性別差異,進而與圖像進行協調或反抗圖像中的訊息。Item 凝視身體─女性身體的變貌與潛藏意義(2004) 廖玉芳本論文書寫的方向主要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部分為理論的建構─「身體」自古以來便被賦予了諸多的意義與象徵,本文試圖從西方哲學、社會學、生物學的角度去探討身體的存在性問題,與身體的政治權力關係,並分析「觀看身體」的方式,以探討女性身體主體性的問題;且就藝術史中身體的呈現、觀看方式企圖歸納出女性身體的被表現形式,與女性身體所承受的壓迫與箝制。西方七O年代興起的女性主義藝術,可視為一種女性自覺的開始,當時的女性藝術家以身體作為撼動男性藝術霸權的工具,讓長久隱身於歷史之後的女性有了希望的出口。而藉由理論的探究與分析,除釐清以往對身體的迷思外,亦藉由整個理論的建構,重新定位女性及女性身體的地位。 第二個部分為個人的創作想法的剖析,作品為創作者想法最直接的呈現,而作品內容形式的演變亦真實紀錄著創作者內心想法的轉換,從作品中反向思考推演出個人的創作動機與企圖,並在回溯的過程中,逐漸建立起個人的創作理論基礎。 第三部分回歸作品本身,針對此一階段作品,分析創作的意圖與作品內涵,藉由「長刺」的身體,試圖賦予女性身體新的意義,也藉由這樣「長刺」的身體表現形式,試圖尋找出屬於自己的繪畫語言與創作方向。結論則是對身體探討的一個總結,亦是自己對個人創作的一個完成,然而這個階段的完成,並不代表著結束,而是另一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