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禪 與 道 對 20世紀抽象畫的影響--兼論研究者的體驗與表現
    (2013) Sagar Talekar 德卡
    緒論聚焦於東西方觀點下的禪與道,對其哲學及其對東西方藝術的影響進行相關文獻探究。縱然許多東西方藝術家的創作觀均深受禪與道的思想影響,將二者相互聯結的相關文獻卻極為不足。關於本研究的重要文獻均在此被詳盡地檢視。 第二章研究背景建構在二十世紀受禪與道的哲學觀影響的藝術家,他們對於呈現物質的外在表象不感興趣,而關注於其內在精神性,此即無限的中心。因之,本章在西方部分研究西方藝術家的涉入與觀點,東方部分則僅限於台灣及印度的藝術作品之探究。 第三章重要性與預期結果主要焦注於禪與道的多樣色彩及抽象形式,例如:円相(Ensoえんそう日文音譯)、陰陽、圓、三角形、四方形 及螺旋或拙火(Kundalini梵文)。因此,本章透過不同藝術家作品的線條、書法、色彩、技法及風格來建構其所受到的禪與道之哲學性影響。 第四章是以我個人的藝術經驗、禪與道的內涵及二十世紀抽象藝術家的影響作為基礎。我的藝術學養師承自蘇憲法及蕭瓊瑞二位教授,而集體潛意識此傳承自全人類的原型及來自情感、內在行為的象徵型態引領我向更高境界,而更深層的抽象藝術創作則受到禪與道的哲學觀激發。 第五章主要為對此研究的分析探討。二十世紀美國的藝術家研究書法的筆畫,透過聚焦於禪與道常見的書法作品及直接行動,而走向通往抽象繪畫的路徑。美國藝術家不自限於本身的文化而積極行動,於此期間,書道即為啟發為數不少的抽象表現主義藝術家的靈感源頭。 日本藝術與禪宗居主要影響性地位,肇因於美國的政治及經濟在歷史因素上與日本緊緊相繫,而中國或印度則相對影響性低。特別是歐洲藝術家多受此哲學觀激發,他們的作品構成仰賴瞬間偶然與隨機性,或即興式的手法,以期達到自過去經驗、學院式的窠臼及想像力受意識控制的限制中全然解脫。 二十世紀的眾多抽象藝術其根源是精神性的, 而其ㄧ則包含了神智學運動, 可從本章比較東方性靈系統的許多技法,到比較禪與道的不同冥思技法得知。 結論歸結於禪的無色相與道的放空,因此本研究聚焦於哲學觀的比較與畫作研究觀點而非宗教性的觀點。
  • Item
    形式的美感——探析敦煌壁畫形式美對油畫創作實踐之影響
    (2018) 許婉妮; Xu, Wan-Ni
    敦煌壁畫是中華文化史上不容或缺的文化瑰寶。它不僅為佛教的發展歷程起到記錄性的作用,與此同時保留了大量的壁畫藝術作品供後世學習與觀摩。其保存了從十六國的前秦時期至元代一千多年的壁畫作品。敦煌壁畫在結合西域畫法和中華傳統創作技法的基礎上,提供了許多新的繪畫創作形式,為中華繪畫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頁。 文章從研究動機與目的出發著力探討敦煌壁畫的表現技法和用色等方面,筆者創作借鑒敦煌壁畫裡的圖式與色彩表現等,感受藝術個性的張揚。文章主要通過比較和舉例的方法進行研究,簡要闡述敦煌壁畫在構圖、色彩、形式等視覺藝術方面表現出來的基本特徵與克萊夫•貝爾 (Clive Bell,1881-1964)所提出的「有意味的形式」的契合點以及對筆者創作中產生的影響與啟發。筆者在文中以《三千》、《敦煌風景系列》、《敦煌壁畫系列》三個系列的作品對探析敦煌壁畫後所領悟的形式的美感给予總結與反饋。 敦煌壁畫是敦煌莫高窟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它將多種文化融會貫通,在文化的不斷碰撞中產生了形式的美感,為後世的藝術世界豐富了繪畫語言。筆者將列舉具有代表性的敦煌壁畫作品探析敦煌壁畫形式的美感對油畫創作實踐的影響。著重探究其構圖、色彩、造型的特徵,借鑒敦煌壁畫為我們提供的豐富的繪畫經驗與靈感檢視筆者創作的同時展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