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青烏物語:陰陽五行思想運用於繪畫藝術的呈現(2024) 陳效尼; Chen, Hsiao-Ni「天人合一」是整個中華文化最高的理念。天,就是自然。人處於自然之中,透過自身的體驗與觀察,創建出一套陰陽五行的哲學思維邏輯與系統架構。陰陽五行的學說理論基本表現在系統性思考上,而古代的智者思想家把這套系統架構多方應用在日常生活中,如大至國家的歷史政教、家族的興衰榮辱乃至個人切身相關的山、醫、命、卜、相的五件事,均是依循這套邏輯系統發展出趨吉避凶之法,從而把「天人合一」的理念實踐在日常生活之中。「相」,簡單來說是觀察之術,觀人、觀宅之相等等,其中便包含觀察自然地理的風水堪輿。繪畫作為空間和視覺的藝術,而山水畫在構圖排出聚、散、虛、實的空間佈局、筆墨表現出的濃、淡、乾、濕的趣味節奏,這些就是陰陽五行的藝術效果。在古代的山水繪畫裡,不單只有描寫自然景物的筆墨表現,而將自然環境如何將影響人的精神層面的風水知識運用在畫面之中,也是畫家考慮與關注的課題,這一本質也就體現了山水畫裡蘊含陰陽五行的本意。此種現象,在重視理學的宋代,其氛圍就已開始。本創作係以客觀的山為物象,經由筆者對其獨特的感知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簡單地說,筆者試以山水之「象」來寓風水之「意」。本文論述是以文獻來分析陰陽與五行,來探討山水畫與風水之間的天人合一關係。在依據圖像研究法將陰陽五行的概念,對應到客觀的物象作為此次創作的學理基礎。由象而意的創作過程中,陰陽對比、結構佈局及造型顏色,無一不離陰陽五行的主軸。此創作的目的,乃筆者自我闡述經由「觀物取象」藉以「以象寓意」進而呈現「天地有大美」。Item 中國五行意象之圖案紋飾創作研究(2012) 林筠庭; LIN,CHUN-TING中國五行之表現方法自古以來就有許多種,從以象形圖案、靈獸、形狀、數字、顏色等表現手法,大量運用於華人文化區的日常生活中。今日隨著全球化(Globalization)無國界之時代到來,各國都朝向將自身文化加以創新或造形化、符碼化,以方便將其文化特色形成一種更方便運用於產業的文化資產。本研究即是以重覆性造形圖案紋飾構成分析研究,進而運用於中國五行意象圖案紋飾造形開發來論述、創作及探討,面對五行文化運用於圖案紋飾造形以及相關之附加產品開發、展覽空間設計或是其它媒介時,該如何以較清楚且富含五行意象並配合設計相關原理之手法展現,即是本次研究以及作品創作之目標。 本論透過相關文獻資料的收集,探討重複性(Repetition)造形原理之設計發展、相關歷史演進以及其邏輯規則面貌。尋求重複性造形創作運用之可能性,並透過相關分析研究,將重複性造形之組合方法進行分類,並運用於本次中國五行意象圖案紋飾創作與設計開發。 透過實際創作開發之印證,獲得中國五行傳統文化元素重新設計與結合的成果。有鑑於本次所呈現出重複性造型圖案紋飾構成之邏輯,並加以開拓展新的設計作品,將傳統文化與自然植物、生物相互接軌,並結合美學、設計、產業以及文化之案例,能夠豐富其設計元素,最終體現本研究之目標,並期望本次創作論述能在全球化無國界之時代中,將我國五行傳統文化加以創新運用於現今的文創產業,並為台灣帶來些許的文化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