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萌生」-林清福陶藝創作論述
    (2009) 林清福; Lin, Ching-Fu
    本研究以「萌生」為創作主題。一意指土地滋養大地萬物生長,孕育植物界生命的開始,如草木初生之芽;另外對筆者而言,是意念的產生、創作的靈光乍現,所醞釀出當下的感覺與持續成長的力量。 春天百花開,秋天黃葉落,寒暑遷流,四季交替,是物的生命運行;生老病死,輪迴不息,是眾生生命的運行。世間萬物看似分別獨立的個體,在時間與空間運行中,總離不開因緣聚散離合,大地涵養一切的起落,生生滅滅。本研究的創作動機源自於土地的滋養與孕育,以循環、繁衍、生生不息詮釋出植物生命歷程的轉變與因果關係。依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之生長狀態,汲取外在性質和內在的生命意象,將複雜的造形簡化為單純的形式,表現物體潛在所蘊藏的力量。 本研究以發展自然界造形中的植物形態為研究目標,進行陶藝的開發與創作表現,以文獻探討法、實驗法、田野調查法,為此次創作研究進行的方法。從宇宙天體運行的角度論自然對生命的啟示,從種子孕育生命的意涵中引伸出造形的意義,運用變形、轉化、重複與衍生的表現手法,演繹出物體型態與展示空間架構,將物形概念的體驗與感知,轉化成造形符號與視覺語彙。陶藝必須要「以泥土為媒材,從造型開始、最後以火來結束」,運用黏土的柔軟度、可塑性、耐火性,詮釋造形與材料在不同的物理狀態與燒成溫度下,所產生的質變。 本創作研究論述的主要架構包括:「第一章 緒論」,闡述本研究動機與目的、方法與步驟。「第二章 創作理論與基礎」,在陶藝方面:從台灣現代陶藝的演變與發展脈絡,強調陶藝的藝術性、講求全然自由、個人化風格,了解現代陶藝當下的思唯與時代精神;在植物方面:從巨觀與微觀看自然世界中的凝聚與開發,探究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樹皮的形態面向。「第三章 創作形式與技法」,對造形構成、美感形式、內外空間、質感肌理、媒材技法之探討。「第四章 創作作品說明」,闡述「萌生」創作理念與實踐,作品呈現與說明。「第五章 結論」,針對本論文研究,提出綜合性結論,及對未來之展望。
  • Item
    群集美之研究
    蔡勝全; Tsai, Sheng-chuan
    第一章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章 藝術的表現-形式與內容的探討 .... 4 第一節 藝術的形式 .............. 6 第二節 藝術的內容 .............. 9 第三章 創作題材的選擇 .................. 13 第一節 關於繪畫的題材 .......... 13 第二節 市集之美 ................ 17 第四章 創作實踐 ........................ 25 第一節 構思 .................... 25 第二節 作品簡介 ................ 28 附註 .................................... 68 參考書目 ................................ 69 Chapter 1. Motivation. Chapter 2. The representation of Art - a study on form and content. Section 1. The form of art. Section 2. The content of art. Chapter 3. The choices for the topics of painting. Section 1. About the topics of painting. Section 2. The beauty of the traditional market. Chapter 4. Practice Section 1. Construction of the ideas. Section 2.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works. Chapter 1. Mo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