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氣泡中的時間性
    (2010) 王明鐘
    本論文以創作者的身份,將「氣泡中的時間性」作為創作研究主題,藉由觀察、回憶、省思的創作歷程,進行理論性、技術性的整合研究。以「時間」作為問題的主軸,對自我提問:「時間」是什麼? 並藉由研究歷程,去尋求與了解自己;時間一直是構成人類生活經驗的鎖匙,伴隨時間的流逝讓人擁有了記憶,而回顧過往的記憶,成了回憶。在經歷求學及軍旅生活後,更是讓筆者深感「時光飛逝」,因此興起了探討「時間」的想法,希望藉由以時間為軸線的平面繪畫創作,來重現記憶中的時間片段,藉而重新省思生命的意涵。 透過個人的藝術創作研究、生活體驗、外在訊息的吸收,漸開發出象徵時間性的藝術語彙「氣泡」;藉由氣泡短暫的,夢幻的消逝性,作為對生命時間構成的象徵,在肢體變換狀態中與氣泡呼應,在空間物質中與氣泡做對話,表達一種時間消逝性的不捨與感慨。 本論文分為六章來分述: 第一章 緒論:從自我的創作背景敘述筆者創作研究之動機、目的、 研究範圍與方法步驟。 第二章 創作思唯與學理之探討:從各角度探討與筆者創作關聯之藝術時間性,美學的、心理學的、藝術創作型態的。 第三章 繪畫創作主題分析與攝影影像之關聯性:介紹攝影影像的應用、取材與攝影美學觀的影響。 第四章 創作內容與形式技法。 第五章 作品說明:將作品經由鑑賞四步驟其中前三步驟。描述、分析、詮釋、判斷(留給觀者), 一一介紹與說明。 第六章 結論:作研究的總結與反省。
  • Item
    忘却的記憶—劉柏辰繪畫創作研究
    (2018) 劉柏辰; Liu, Bo-Chen
    記憶,像是陳述著一段故事,有如時空片段的重建與再現,而不是對於某個事件精確紀錄的讀取過程,是一種獲廣泛共鳴的集體經驗,透過現實世界外在條件的感官刺激下,轉換為內在意識的過程,進而產生一種觸發記憶圖像的導引媒介,呈現一種將過往所發生的事件重新在限於現實,卻又以熟悉與陌生之間的片斷性記憶再度浮現。 此系列筆者選擇以多元形式繪畫手法,呈現記憶中真實的抽象殘片完成系列創作,透過攝影圖像的擷取並運用主觀情感中的記憶狀態重組結合,模擬記憶過程中的紀錄與想像中的主觀真實,然而實際的記憶狀態中也帶有一種無法預期的偶然相遇,隨著時間催化下逐漸的模糊、淡去,覆蓋了曾經的事實真相,在靜默無聲的過程中悄悄剝奪了曾經的存有。因此,希冀透過創作的方式去保存一段將消逝的種種「真實」,紀錄著一段屬於個人對於記憶的理解與想法。這段實踐不僅是梳理其個人創作脈絡與自身時代意義的釐清過程,同時也探究繪畫與影像之間的表達語彙中,如何找到屬於自己的觀看方法反應於創作。 創作表現的題材,以記憶中的真實形象過程作為發展開端,畫面的圖像構成也藉由老照片、虛擬影像元素與複合性材質等並至結合,並嘗試建構出多元形式的視覺呈現,紀錄一段暫存逝去的個人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