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3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繪畫鑑賞教學對幼稚園、國小三年級和六年級兒童審美判斷力的影響張全成; ZHANG, GUAN-CHENG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要探討:(1)實施「繪畫鑑賞教學」,對幼稚園及國小兒童的審 美判斷力的影響。(2)幼稚園及國小兒童,其審美判斷力是否因年級而有差異。 本研究以台北市內湖區康寧國小的兒童及其附設幼稚園學生為研究樣本。該校兒童均 採常態編班,經隨機取樣抽取幼稚園、三、六年級各兩班,一班為實驗組,一班為控 制組。實驗組兒童實施「繪畫鑑賞教學」,控制組則無。當實驗教學結束後,兩組均 實施研究者自編的審美判斷力測驗,所得資料以二因子變異數統計分析和事前比較進 行分析。 茲將本研究主要發現摘述如下: 一、實施「繪畫鑑賞教學」的實驗兒童與未實施「繪畫鑑賞教學」的控制組,其審美 判斷力,實驗組優於控制組。同時在實驗處理與年級間,具有交互作用。 二、未經「繪畫鑑賞教學」的控制組兒童,其審美判斷力,在幼稚園與三年級間無顯 著差異,但在三年級與六年級間則有顯著的差異。Item 吳昌碩花卉畫的創作背景及其風格研究(1988) 陳肆明; CHEN, SI-MING吳昌碩氏(一八四四~一九二七)是一個集詩、書、畫、印四絕於一身,且都具有極 高成就的藝術家。在他的繪畫作品裡,以花卉最多。故本論文乃以其畫得最多的花卉 畫,作為研究的主題,而將題目訂為: 《吳晶碩花卉畫的創作背景及其風格研究》 這其中包括有影響作品形成的種種背景因素(外在要素)及作品本身感動人心的美的 真諦(內在要素)在內,因此研究方向乃朝此兩方面進行,而將章節的順序安排成: 第一章「緒論」:包括研究動機、目的、研究方法、章節安排及資料蒐集的方向及困 難等的說明。 第二章「吳昌碩花卉畫的創作背景」:著重在作品形成的種種背景因素上的探討。包 括他的家世、出生環境,並從心理學的觀點來分析吳氏基本天賦的本質;再敘述他所 經過的種種磨鍊,包括啟蒙受教育,並受到連連戰亂的折磨,磨鍊了他堅忍不拔的性 格,由於他廣受當時名儒者、收藏家、畫家等師友的教導切磋,而成就了他的藝術; 更由於他活動的地理空間及當時文化環境(包括書法界、篆刻界、文學界的時代潮流 )等種種因素的影響,而形成了他的繪風貌。 第三章「吳昌碩的繪畫思想及其花卉畫的特色」:包括兩個部份。第一部分,「吳昌 碩的繪畫思想」,以(1)讀書、養氣。(2)師造化。(3)求神似。(4)貴獨 創。(5)求融通。(6)以古為徒,以醜為美。(7)以畫意寓褒貶,具有儒家教 化的藝術觀。七項主張來說明。第二部分,「吳昌碩花卉畫的特色」,以詩情美、結 構美、筆墨色美、古拙醜怪美四項特色來說明。 第四章「吳昌碩花卉畫的風格來源及畫蹟討論」:以作品為主,將其分成四期來探討 他的風格來源及其畫風發展的特色。 第五章「吳昌碩繪畫的影響及其在畫史上的地位」:探討吳氏畫風影響的範圍,並探 究他繪畫所表現的時代精神及旺盛的生命力在歷史上所佔的地位。 第六章「結論」:綜論各章所得,確立吳氏的創作精神及其作品的社會意義與歷史價 值。並附上吳昌碩的生平及繪畫作品年表。Item 柯九思墨竹作品之研究張信勇; ZHANG, XIN-YONG本論文以「墨竹」作為探討之範疇,重新檢視柯九思之墨竹畫蹟,以之為研究中心。 由「墨竹」主題所象徵「全德君子」之寓喻為起點,企圖去回溯「墨竹」主題長期以 來之演變,藉以採討元朝畫家作墨竹題材之真正核心;並直接從柯九思之題畫詩和當 代文集中之題跋。以期瞭解擁有鑑畫博士頭銜的柯九思如何經由墨竹主題之製作,實 踐書法入畫之理論,完成其結合書畫合一之理想。 因此在第一章中利用資料的確認與再發現,重建柯九思之生平,企圖對他的生平與書 法入畫的理論,置於當時之脈絡下,作一深入討論。 第二章經由摘要式之敘述,分析柯九思以前長期以來墨竹題材之傳統,透過這些早期 墨竹名家之畫史著錄與其墨竹作品之類型分析,提供了研究柯九思書法入畫理論的有 用背景。 第三章旨在尋繹柯九思書法入畫之本質,希圖推溯柯九思所以書法入畫之緣由,以及 追索造成柯九思仿文同墨竹圖之意圖與「竹譜」製作之原因作為討論重點。 很明顯地,經由這些研究之後,可發現柯九思墨竹作品中書法入畫之表現功能,實深 切地傳達出趙孟頫書畫同源,用筆局法理想化之極致。這也是本論文選擇柯九思之墨 竹作品以討論書法與繪書間之關係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