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市外逃園─姜夙徽水墨創作論述
    (2006) 姜夙徽; Chiang Su Hui
    本論文研究自我創作歷程和生活及思想的關係,並探討現代與創新之議題。在作品表現上強調個人對於內容形式及線條表現在各種題材上的運用,除了單純線條本身的造型表現,使用各種點線面及塗鴉手法組合堆積形成畫面,表現「塗鴉」,及「個人創作特質」也是本文研究重點。 創作以兩大系列:一為市外逃園系列,用以概念式的圖案,大色塊構置點線面,平面的、塗鴉式的,甚至是抽離具象抒寫的方式進行創作,以上之創作歷程在視覺上雖顯現差異,但對於以圖畫轉喻現實的創作歷程而言還是具有同一性,就構圖來看,畫面上的構成企圖不再侷限於一個畫面只有一個重點的配置,捨棄以約定俗成之近中遠景式的排列,取而代之的為更加具視覺效果的點線面構成。 ;另一為強調線條的「皴」系列,為釐清繪畫的本質,進而思考水墨畫是否能以無意識式的操作、勞動式的重複線條,產出一個以線條作為自身的可能,畫面上,取代以往的造型及色彩變化的是另一種單純的、只用線條的反覆回走所產生的墨線,對於自身,更不同於以往構思畫面的邏輯,使自己盡量放空到最純粹的狀態,讓線條展現自己,在這個畫面中,陰陽以共存於這個當下。
  • Item
    花皴意象-張素蘭水墨創作論述
    (2020) 張素蘭; Chang, Su-Lan
    本研究取材自生活週邊「花皴」實像,透過細微的觀察揉合生命過程的體驗,作為研究探討及藝術創作的題材,創作的核心為「花皴」,藉由花皴產生的「意象」,傳達筆者心中對大自然萬象的觀察及與個人心境歲月相互摺疊的痕跡,透過水墨創作,譜出屬於筆者心境的變奏意象。 第一章緒論,介紹個人的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的範圍與方法以及研究與創作的關係。 第二章文獻探討,從傳統文人畫中「皴」的形式表現特色開始,探索筆墨線條的張力,及分析「花皴」存在的內蘊與形式美感的訴求,另從現代水墨的變革及生活週邊常見的五種花皴(山石、牆、樹皮、花、水)實像的呈現,來進一步瞭解現代水墨名家在相同題材的水墨新趣表現。 第三章為筆者的創作理念與形式技法,分為四個系列(牆、樹皮、花、水),針對每一個系列的創作形式所採取的媒材、技法與步驟做說明。 第四章就筆者個人創作的意象表現進行作品解析。 第五章結論則歸納筆者如何從傳統筆墨出發,走進內心探索自我,進而透過現代水墨意象的經營,表現對於自我未來的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