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本質.禪機 —「舞動中的張力」水墨創作研究(2011) 李素月; Lee,Su-yueh本研究是筆者透過事物的內心直觀感受後,獲得舞動的情感符號,試圖從圖像的內在意涵與外在形象來傳達創作者內心與形象精神的合一。不論是否具有風格、是否獨樹一格、是否與藝術潮流吻合,最重要的是形式的產生是否出自內心的需要。因為藝術品是某個意義上的情感表現,畫家在繪畫過程中就能得到滿足。 本研究透過中國美學文獻的探究進入物象本質的觀照。內容觸及老莊哲學思想說明物的屬性及二元對立的兩面觀,以及東方根源事物蘊含的能量與當質點碰撞產生巨大視覺效果的變動質覺能量的頓悟。太極處於寂然不動是一種極危險的均衡,其中包含無限的變動因子。佛家無常論說明變動是一種原則。因此對應自然的動態能量,藝術家必須達到自由境界,才能創造藝術的美。另一方面以西方美學解釋本質直觀,與克羅齊派美學家的直覺即表現、藝術即表達。為了表達舞動效果,透過異質同構、陌生化的手段來強化視覺張力。 「舞動中的張力」在靜止的畫面中,透過舞動主題表現,產生了張力與韻味。創作者試圖從舞動中的生命植物的創作,在平面視覺作品中以水墨創作方法展現,表現韻律及舞動中的圖形知覺。傳達筆者之思想、感情。本創作為達到畫面圖像具有舞動張力的視覺效果,透過重疊、透明、漸層、扭曲、旋轉、簡化、虛實手段來表現深度的內涵,企圖盡可能從自然植物裡產生新鮮概念,再現經驗裡的生命植物。舞動美感的水墨形式回歸到東方思想與水墨精神的傳達。最終目的使得古老的水墨題材,發現一個新的視覺形式。Item 旋動符號之繪畫創作研究葉宗和; Yeh Tzong-Her「旋動符號」之繪畫創作,係個人對生活及環境的體驗,脫離客體表象羈 絆而直追本質的自由創作。企圖以試驗心全繪畫情,在有限的畫幅中尋求 無限的人生真諦與生命意蘊,重新營造一個旋動的精神空間形式,賦予中 國繪畫新的自然性格與體質,並自傳統、隱晦的創作習慣中尋回「點」的 構成美感,藉以應付多變的外在環境因素及複雜的現代情感思路。第一章 釋「旋動符號」:首先闡述「旋動」的意義及其主觀分類,進而探討「旋 動符號」形成之原理原則,同時釐清一些關於「符號象徵」的混淆觀念。 第二章「旋動符號」之探索:以分析「旋動符號」的基本構成要素為探索 之先聲,並從美學、哲學、科學三方面,來證明支撐個人賦予「旋動符號 」的意義象徵─生命(體)之論點,而後提出「旋動符號」所具有的美感 特徵,以為創作的依循方向。第三章點的開掘:從點的存在概念及點在中 國繪畫上的應用實況,衍發出以點代線的創作理念與真義,並試圖分析點 的構成效應,藉以說明點元素在繪畫創作上的時代意義與優越特性。第四 章創作前之審美判斷:概括認知的項目包括創作心態、創作對象及創作理 念;內容題材、形式構成與材質媒介則為主觀抉擇的範圍。第第五章作品 賞析:現階段的作品可歸納為:1.導向期─「單一動勢系列」.2.過 渡期─「立體分割系列」、「幾何構成系列」、「單元重複系列」。3. 後階期─「對應系列」、「拼板系列」。「縱使筆不筆,墨不墨,線不線 ,象不象,自有我在。」唯有不斷嘗試,以多樣性、恆久性為創作指標, 並兼顧民族性、社會性、生活性、哲學性的時代意蘊,然後中國水墨畫邁 向現代化、國際化的腳步誠屬不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