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3 of 3
  • Item
    宅居‧生活—蕭采之創作實踐
    (2011) 蕭采之
    本研究主題為「宅居.生活」(Otaku-like life),主要藉由家居生活的圖像創作來探討自己的生活形態。這種生活形態是一種當代社會現象。由於當今科技發達、網路便利,在家中的生活既安全又舒適,因此出現了一些族群,他們選擇以「家」為生活的活動重心。以在台灣過著這種生活形態的年輕族群作對象來分析,可發現:他們在休閒娛樂上接受了「御宅族」的動漫文化;即使已成年就業,仍像「尼特族」一般生活在父母的庇護之下;平常繭居家中,悠遊於網路的世界,再加上各種便利家電的使用,不用出門也可以辦妥大部分的事務,使他們更加依戀於窩在家中。 瑞士語言學家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在過去提出了符號中能指與所指的聯結任意性,這種符號的浮動性在當今廣大的網路虛擬世界更是明顯,新的符號無時不斷地被創立,並被大眾快速地適應接受。家、家庭、家空間,也隨著時代潮流成為可以解構又重組的社會符碼。「宅居生活」籠罩在巨大的網路虛擬世界之下,身體與實存世界直接且主要的聯結只有在家空間,但這裡的家空間已非過去清晰、傳統、規律的家庭載體,而是隨著不同的個人價值觀組構成的主體之存在認同。本研究即以家居圖像與生活中的知覺記憶為材料,藉由創作中繪畫元素的重新排列組合,嘗試創建出屬於個人獨特的家居圖像。 生活在「宅居生活」是封閉且危險的,因為它偏狹於思考與精神上的虛擬世界,很容易讓人脫離現實,無法維持正常生活。但若以積極正面的態度加以面對,則能享受其褪盡外在社會傳統包袱的靈活輕快。期望個人以此研究為開端,無論在人生或創作生涯上的境界,都能更加地寬闊與自由。
  • Item
    超現實影像創作─類比與數位影像呈現分析與研究
    (2009) 林君潔; Lin,chin-chieh
    攝影是一種時代科技的產物,而數位化是建構圖像革命性的進展。數位影像與傳統攝影,隨著時代演進在技術上透過掃描、複製、數位與類比可以在同一平台接軌。在傳統影像的基礎上,新的數位媒材得以有更寬廣的創意空間;而數位化後影像創作也因此邁向不可思議的新視界。 電腦的發明使數位化技術成為多媒體發展的重要趨勢,其中影像製作、輸出,藉由電腦數位化軟硬體來輔助藝術家創作,因而藝術家的創作理念在新媒材的運用下,得到另外一個很好的傳達管道。當影像創作利用數位化與電腦軟體的圖層技術得以拼貼、組合、複製、改造或蒙太奇等技法來再現真實的情境,而同時數位也逐漸慢慢取代傳統攝影之實物投影、曝光、影像重疊的技術與表現形式。筆者將嘗試在文中分析數位與類比影像之優缺點,並將其理念與表現形式共通融合處透過實例印證。 本研究以超現實主義之精神為出發點,對傳統類比及電腦數位處理影像作品做一分析與比對,利用KJ.法將所蒐集之影像作品加以歸類、整理,研究數位影像與傳統暗房所建構出的影像呈現有何異同之處,以實証於超現實主義手法在類比與數位影像中作品的表現。
  • Item
    隱蔽意識-康嘉倫繪畫創作論述
    (2018) 康嘉倫; Kang, Chia-Lun
    摘 要 生活中,有許多事情不如表象所見,真實被層層的表象包圍著,如同我們所見到的冰山,只占整體的八分之一,其它八分之七的部分在海平面底下。引申到社會層面,我們若要瞭解一個人或一件事,不能單從表現出來的行為判斷,必須更深層的瞭解內在想法。 第一章緒論,主要描述筆者的創作目的及動機、研究的內容與範圍以及進行創作所運用的模式和遭遇到的難題。第二章隱蔽的狀態,整個章節在闡釋筆者對於隱蔽的觀點,進而成為創作的思考核心。第三章意識中的消解與再製,談到的是隱蔽的特性,並說明在創作上的運用。第四章創作的思維與實踐,主要呈現創作的過程及實踐方式。第五章記憶遊走繪畫作品分析,則是創作作品的整體和個別分析。第六章結論,闡述本次創作的一些感想及發現,並對未來的創作方向做說明。 本次創作以貓為圖象來連結整體研究,除了筆者對貓比較熟悉外,主要採用了貓喜歡躲藏的性格,也是種移情作用,表達筆者對於在社會中關於隱蔽現象的感觸。隱蔽的特性含有空間及時間的元素,其意義有隱藏和遮蔽的意思,隱蔽的目的可能是懼怕、害羞或是不願人知等其他因素,許多人事物就像洋蔥一樣,有層層的覆蓋性,不如表象所見,必須剝開層層的外皮才能進入到核心中。因此,作品加入覆蓋及並列圖層的概念,對事物以多視角的方式進行詮釋並結合觀賞者與作品的互動來產出作品,藉由「隱蔽意識」的繪畫創作論述,來探討人將真實自我隱蔽的原因,期待能剝開層層覆蓋的表象,找回真實的自我,點醒自己及他人莫忘最初原本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