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1 of 1
  • Item
    展覽反思與論述實踐─台北市立美術館歷任展覽方針與策略之研究(1983-2007)
    (2008) 賴瑛瑛; LAI Ying-Ying
    1983年台北市立美術館的開館被視為台灣美術發展的重要時代標竿。本研究探討1983年至2007年間,北美館五任館長的展覽方針及策略轉型。研究理論根基於Michel Foucault的權力與知識互為表裡的觀點,以及Pierre Bourdieu重視場域內行動者操作實踐成果的社會學主張,將北美館視為一權力運作知識生產的藝術場域。研究方法採用社會學研究、文獻分析以及量化分析。研究發現北美館以現代及當代美術為定位,社會變遷、經濟轉型、市府政黨輪替關鍵美術展覽實踐與論述生產。 一、蘇瑞屛代理館長(1983.12-1986.8)的展覽方針為國家文化建設的落實,以量取勝的展覽策略開放北美館為服務藝術家的展覽場域。 二、黃光男館長(1986.9-1995.8)以現代化、國際化與本土化為展覽方針,透過競賽及專題展覽策動美術現代化、推展台灣本土美術,建立與國際的合作網絡。 三、張振宇館長(1995.9-1996.9)以彰顯台灣藝術主體為展覽方針,策略上結合館外策展人開放展覽場域為公共論壇的處所。 四、林曼麗館長(1996.10-2000.7)一則回應台灣主體意識的高漲,再則積極展現台灣藝術的國際視野,開展台北國際雙年展及開放多元的展覽論述。 五、黃才郎館長(2000.8-2007.3)的展覽方針兼顧國際與本土,國際雙年展以文化外交落實城市行銷,全民關照的教育展覽回歸場域主權於全民大眾。 展覽反思,意圖以一超越主流論述的範疇及視野進行展覽回顧及省思。論述實踐,旨在探討在社會脈絡權力結構下,展覽反覆操作所導引的論述生產。多年來,展覽實踐及論述辯證激盪北美館角色功能的釐清,確認展覽的意義及其對於台灣美術知識建構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