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日治時期南投窯的現代化與日本常滑燒的關係
    (2016) 陳新上; Chen, Hsin-Shang
    本論文主要在於探討臺灣陶瓷現代化的過程中,如何經由日本的中介,接觸歐美的陶瓷文明。論文選擇南投窯和常滑燒為兩個場域,探索兩地之間陶瓷發展的對應的關係,從而追溯到西方的淵源。由於南投窯現代化的發展與日本殖民統治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本論文以殖民主義的取向,探索殖民者如何以其權力,經由政策的執行,推動南投窯的現代化。 有關南投窯發展的議題,在學界的文獻與論著中,已經大致完成了主要的架構,然而仍有內容不夠具體、疏漏乃至錯誤之處,有待新資料與證據的補充與修正。由於現存文獻史料的不足,本論文以口述歷史為研究方法的主軸。筆者多年來在臺灣各地從事田野調查,已獲得豐富的口述資料、舊照片、文件、文物等資料,作為建構此一史實的基礎。然而口述歷史所獲得的資料往往有信度與效度的問題,因此筆者也從公私部門多方蒐集文獻與文物,以彌補口述資料的不足與缺陷。筆者以口述歷史、原始文件、文獻以及文物等資料加以解讀、整理與分析、並作交叉比對,確定人物的生平、歷史的事跡、文物的窯口歸屬,以此解決南投窯發展史研究上的議題。 本論文的研究在時間上,從清代嘉慶元年(1796)漢人開始在南投創業開始,到2005年劉案章去世為止,前後延續的時間約為二百年。在空間上,以南投與常滑為兩個主要場域;在人物上,以龜岡安太郎、劉樹枝與劉案章三人的生平事蹟為主要脈絡,探討臺日兩地陶瓷發展的史實與傳承關係。本論文分為六章,除了第一章緒論與第六章結論之外,本論四章,分別論述南投燒的重要作品、主要人物的生平事蹟、南投與常滑的陶瓷發展的歷史及其與歐美陶瓷發展的傳承關係,最後檢討日本政府對於常滑與南投兩地陶瓷發展政策上的差異,及其在社會文化上所呈現的意義。 本論文對於清代以來一些南投陶瓷發展史料的斷層加以釐清與填補,使其歷史得以連貫。本論文從梳理重要人物的生平與窯場的發展中,將南投窯的現代化分為三個階段,闡明各個階段的製陶理念、技術與產品。本論文論證日本在南投陶瓷現代化的過程中扮演中介與推動的角色,從而將臺灣陶瓷的發展與歐美現代文明接軌,確立在全球發展脈絡中的定位。本論文在研究過程中發現文獻資料與史實往往具有相當的差距,因而提出與殖民者不同的觀點。由於現存文獻資料不盡與史實相符,筆者主張歷史的研究應該對於過去的文獻資料採取嚴謹的求證態度,多方發掘不同面向的新材料,作為論證的基礎,以找出更接近真象的史實。
  • Item
    日據時期臺灣陶瓷發展狀況之研究
    陳新上; Chen, Hsin-Shang
    本論文以日據時期臺灣陶瓷發展狀況為主,以北投、鶯歌、苗栗、臺中和南投等地為主 要範圍,在內容方面以陶瓷技術的觀點,探討日據時期陶瓷產品與製陶技術發展的實際狀 況,包括坯土的處理、成形的技術、裝飾的技法、釉藥的使用、窯爐的形式與產品的種類 等。所採用的研究方法包括鑑識學研究法、文獻分析法、田野調查法和藝術社會學研究法 等,其中又以田野調查法為主要方法。本研究的發現有以下幾點:一.臺灣陶瓷發展階段 可分為瓦器發展時期、陶器發展時期、石陶器發展時期和瓷器發展時期等四大時期。日據 時期屬於石陶器發展時期。二.日據時期臺灣製陶的地區遍及全省各地,但主要地區為北 投、鶯歌、苗栗、沙鹿、大甲東和南投等地,各地的發展都有其特色及其重要意義。三. 就技術發展狀況而言,陶瓷坯土大致都是就地取材,採一元配方,不加其他原料。成形技 術方面,日據時期是臺灣陶瓷由傳統手工生產走向現代機械生產的轉型關鍵時期。傳統的 成形技術包括轆轤成形法、土條盤築法、陶板接合法和模型壓坯法等,其淵源主要來自中 國福建的漳州、泉州和福州等地;新式的機械成形技術包括鏇坯成形法、擠出成形法、鑄 漿成形法和機械壓模法等,主要來自日本。日本人亦引進日式傳統的手動轆轤和腳動轆轤 。在釉藥的發展上,日據時期主要使用低溫釉藥,包括鉛釉、錳釉、玻璃釉、硼砂釉、樂 燒釉和土石釉等,用於陶器上。中溫釉藥有灰釉和長石釉兩種,用於石陶器上。產品的發 展方面,就用途分,主要包括日用陶瓷、信仰陶瓷、裝飾陶瓷、建築陶瓷和工業陶瓷等; 就品質分,主要為陶器和石陶器,而瓷器尚在萌芽時期,未有大量生產。在裝飾技法方面 ,陶器主要的裝飾技法包括:鏤空、鑲嵌、雕刻、印花、貼花和化粧土等;石陶器的主要 裝飾技法為色釉與釉下彩繪,釉上彩繪尚少專業生產。在窯爐發展方面,日據時期臺灣窯 場主要的傳統窯爐為包仔窯、蛇窯和目仔窯,新式窯爐有四角窯。其中包仔窯和蛇窯由中 國大陸引進,而目仔窯和四角窯則由日本人引進。包仔窯為最早的窯爐,後來用於燒製陶 瓦;蛇窯是日據時期傳統窯場主要使用的窯爐;目仔窯主要在苗栗用於燒製石陶器;四角 窯主要在北投用於燒製碗盤、瓷磚和耐火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