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1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山海情‧人文心─建構台灣自然景觀圖像之創作研究(2007) 陳清海論文摘要 本論文以中國山水畫、西洋風景畫及當代台灣自然景觀圖像之建構進行探討,並鎖定以表現自然景觀為對象的題材作為研究範圍。 中國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雖同以大自然的景觀作為表現對象,但因分別處在兩種不同的文明當中,人民所處的地理環境、歷史發展、生活習俗、認知理念、文化精神取向均不相同,致所表現出的藝術精神、審美理念、風格形式、媒材技法等均各異,互擅所長。直至一百多年前,因西方工業科技的進步,向東方擴展,才開始兩種藝術類型的接觸和交流發展。而不管那一種藝術,要想獲得更堅韌的生命力,得到永續的發展與茁壯,唯有在相互的交流中,互相融合吸收各方所長才能達成目的。 而作為與中國文化同源的台灣,其現代美術的發展,亦在此時期開始,並分別匯入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的影響,在兩種藝術的交流激盪中,思考兩者的融合問題,同時亦在比較中見證到不同的地域、生活環境,將會產生不同的生活習俗與思惟模式,據以產生具有地方「獨特性」的藝術,而此乃是藝術的價值所在。 台灣的美術家在中國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中,開始思惟建構台灣自然景觀圖像的嚴肅問題,當代畫家重新認識台灣並反省其所處的文化背景,深入地觀看台灣景觀,並以歷史的、人文的角度去思考其內在的精神特質,是台灣美術的新一波風潮,而其面貌尚有許多待開發的空間。故個人嘗試以「山海情‧人文心~建構台灣自然景觀圖像」作為創作研究的主題,企圖以「油畫山水」的表現形式,作為探討中國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兩者融合的可行性研究,結構分為六章來分別論述。 一、就研究動機、內容、目的與研究方法作敍述說明。 二、詮釋個人之創作思想理念與理論基礎。 三、以作品分析中國山水畫與西洋風景畫的發展,及特質的比較,並探討近代與當代台灣風景畫的發展。 四、論述個人創作之主題內容、表現形式、表現媒材、技法等 五、以個人的作品就主題、內容、形式結構、心得感想作分析。 六、結論與期許。 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就像孿生兄弟,人文歷史將影響人們對自然景觀的認知。 關鍵詞:山水畫、風景畫、油畫山水、台灣自然景觀圖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