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Search Results

Now showing 1 - 2 of 2
  • Item
    台灣漫畫博覽會舉辦之初探-以參觀者觀點
    (2009) 林靜宜
    台灣的漫畫博覽會開始舉辦於西元1995 年,至今已舉辦有十四個年頭,她是台灣年輕一代ACG 迷的共同經歷;對研究者來說,也曾經多次參與漫畫博覽會,也有著許的的回憶,這樣一個重大的ACG 活動,在台灣的ACG 領域佔有何種地位呢? 本研究在第二章文獻探討的部份,從「迷」、「御宅」、台灣的漫畫歷史,來討論動漫畫在台灣給人的印象; 以訪談的方式,訪問曾經多次參與漫畫博覽會的ACG 迷,從他們的經驗找出漫畫博覽會的特色,從第三章開始進行訪談工作的準備,以及田野資料的收集。 四章開始,進行訪談分析,從與參觀者的對談,以及漫畫博覽會的報導資料分析,找出漫畫博覽會的定位,優點與缺點,最後整合這些分析資料在第五章的部分提出研究結論,與對漫畫博覽會未來的期許與展望,做為本研究的結尾。
  • Item
    台灣畫框產業發展之研究-以畫框材料、技術、與形式為例
    (2012) 林靜宜
    摘 要 台灣的畫框,在六十至九十年代有過輝煌的成就,曾經在世界的舞台上引領風騷數十年。但,畫框產業發展三十年來,歷經風風雨雨,卻少有相關完整的紀錄及報導。本研究望能藉由研究的動機為起點,概略介紹歐洲及台灣畫框的歷史及形式與應用的演變。並將台灣畫框產業的經驗與自己擁有的工作歷練彙整並加上未來創新模式的歸納整合,詳盡的紀錄關於台灣畫框產業歷史的研究。 台灣過去皆以製造生產畫框出口為主要,而今,為了因應現今潮流,製造業的專業經驗將漸漸變成各種多角式的經營模式,且把傳統與跨領域相互結合。 本研究達到以下研究三大項重點:第一點是探討台灣畫框興衰史,第二點是台灣框業的發展現況,第三點是結合古今中外的畫框形式及機能做為今後台灣畫框產業的發展基礎及願景。 本研究主要著重在西式畫框部分,故中式裱畫裝框與裱褙方式就僅是隨時代潮流帶過而不列在本研究之中。至於研究方法方面,採用以下幾種方式進行研究:一、文獻、圖錄分析法 二、田野調查與實地採訪法 三、參予式觀察法。希望透過以上三種方法的整理、比較、分析、歸納,嘗試建構一個較為清晰的台灣框業演進脈絡。 本文冀望能利用抽絲剝繭的層層剖析,暢談任何與畫框具有相關的材料技術及知識,以達到多元、多面相的觀察及最真實的紀錄。 關鍵字:畫框、跨領域經營、中式裱畫、西式畫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