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位論文
Permanent URI for this collectionhttp://rportal.lib.ntnu.edu.tw/handle/20.500.12235/113858
Browse
2 results
Search Results
Item 肖像繪畫創作的認同感之研究(2023) 林正哲; Lin, Cheng-Che本研究主要探索與解析肖像畫中關於青少女的符號與感知語彙,肖像畫扮演文化與知識傳承的重要角色,且在藝術史上形成脈絡,起初在宗教之中扮演協助與推廣的角色,隨後在文藝復興時肖像藝術家的崛起,工業革命後隨著攝影技術的發展,攝影對肖像畫的影響使得近代藝術產生丕變,也因此讓許多畫派百花齊放。本文將藝術家在這些青少女肖像畫中傳達的訊息,藉由圖像感知與符號學分析其不同層面的涵義。由於時代、文化與區域各異,藝術對肖像畫的造型呈現也是變化萬千,所以本文著重於青少年女性的符號語彙研究,輔以近代心理學的學理中,兒童心理學與社會心理學收集、鑑別與整理文獻上分析,試圖解釋當代青少年普遍面臨與經歷的內在思想與意念。隨著時代變遷與文明的革新,筆者長年在從事初等教育的環境中,發覺青少年時期的心理狀態因網路與社群媒體的影響已不容小覷,此階段的孩子正處於「自我同一感」的建立,以及尋求同才與自我的認同。在群體之中孩子們有如微型社會的結構使得各自產生「策略性自我表現」於生活之中。由於上述的現象促使筆者於藝術史中關於青少女肖像的符號進行梳理,並將其與現下的青少女現象融合,開展出一種兼含具有當代、寫實與主觀的創作,藉由這些爬梳獲得創作養分,使得創作作品得以添加內涵與獨特創作圖像。 本論文藉由探索「肖像繪畫創作的認同感」,除了檢視藝術史中肖像畫的脈絡,更藉由結合現下社會環境議題為創作上的思想與實踐脈絡,進而探討筆者作品與探索青少女符號與象徵性語彙作為人和世界的重要媒介所延伸出來的相關議題。Item 微觀紀事—超寫實主義繪畫創作研究(2009) 林正哲; LIN, CHENG-CHE『藝術不應追隨在早已發現的真理後面一味進行重複闡述,而應該置身於發現生活中一切奧秘的前沿,不管這種奧秘算不算真理。』 創作即為藝術的實踐,在此次研究的主題是藉由超寫實主義、新寫實主義所運用的方法,以內化的方式形成以『環境』為主的中心思想,在利用主題以隱喻、諷刺性的傳達,畫面安排也以中立客觀的方式處理,所描繪的主題也避免與其他藝術家產生重複,如同余秋雨先生所說,藝術是要前往一個未知的奧秘。 在創作中筆者所採用的主題大致可分為『人造物』與『自然物』。『人造物』的產生,在人類的觀點,早期是因為必要才被生產出來,直到工業革命後,『人造物』已超越早期的『必要性』,供過於求與供需不均,使人造物已不再只是生活中的必需品或娛樂品,背後的涵意已嚴重危及環境。『自然物』的產生需要環境的配合,筆者將人類的行為與觀念投射到『自然物』中,以隱喻的方式表現出人類為了滿足自我需求,而所做出的行為反思。作品中以主、客觀的方式交互出現,將新寫實主義的精神放置於畫面中,但又以保持中立的方式完成作品,這樣才能使畫面以平靜且和緩的方式傳達筆者的理念,也使觀者不帶情緒性的接受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