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Shih, Hsiao-Feng"
Now showing 1 - 6 of 6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他者之死亡與時空凝結術:朱天心、駱以軍與童偉格的現代性廢墟書寫(2024) 陳鼎元; Chen, Ting-Yuan本研究借重班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寓言理論,以及黃錦樹的「重寫中文現代主義」的方法論框架,試圖探討朱天心、駱以軍與童偉格皆聚焦於廢墟意象的現代小說作品及其文學意義。在李歐塔(Jean-françois Lyotard)的「重寫現代性」論述之下,三位小說家非如前行研究所指認的後現代派,反而應被視為現代主義書寫者;他們一方面回頭重寫台灣六〇年代現代主義所忽略的主體內裡空缺,另一方面也撬開被現代性封存的經驗:傷廢亡逝。從死者所借來的說故事權威,雖然在抗克均質空洞時間觀的過程中,同時使自身漸趨疲乏,但貶值經驗裡永遠潛藏世俗醒悟的可能性。在詹明信(Fredric Jameson)所謂「表意鏈崩潰」的後現代裡,三位小說家不但各自以中斷起手式,將語言系統當中參符、意符與指符的相繼缺場分別喊停;為他者傷停補時的倫理,也使得被物化消解的現代故事們,全都在瞬時凝結的美學當中成為復活寓言。這種既崩潰又重寫的意志,正是中文現代主義乃至於所有現代主義的本源辯證圖式。最後,本研究將巴特(Roland Barthes)的texte、屠友祥所翻譯的「文」、黃錦樹對於「texte/文」的探討,結合班雅明對於真理的織物性比喻,加工縫紉出專屬於本研究對於「現代性」、「重寫中文現代主義」與「純粹語言」的全新認知:一個具星座布列態勢的文本理念——不停往返於災難與救贖之間的「返口」(gap / opening)。Item 大學生社團參與度與幽默風格、心理健康及生活適應之關連性研究(2017) 侍筱鳳; Shih, Hsiao-Feng本研究主要探討大學生社團參與度、幽默風格對心理健康相關特質與生活適應之影響,並分以下三個層次進行論述,首先探討大學生社團參與度、幽默風格、心理健康相關特質與生活適應的現況;其次探討大學生社團參與度、幽默風格、心理健康相關特質與生活適應的關聯;最後探討參與社團大學生幽默風格對其心理健康相關特質與生活適應的預測力。本研究採用問卷調查法,立意取樣,分向北部、中部、南部、東部四區11所大專校院大學生發出問卷,採用參與社團大學生樣本 595 份,經由描述統計、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皮爾遜積差相關、階層迴歸等統計分析後,結果顯示: 一、大學生每周參與社團時間10小時以下者,其「自我貶抑型」幽默、「憂鬱程度」、「負向情感」顯著低於11小時以上者,其「學業適應」、「情緒適應」則顯著高於11小時以上者;高投入程度者在「親和型」幽默、「正向情感」、「社會適應」、「目標承諾」及整體適應上,顯著高於中度投入、低度投入者;社團年資未滿一年者其「社會適應」顯著低於兩年以上者。整體參與社團大學生傾向使用親和型幽默及自我提升型幽默;生活滿意度感受傾向普通;憂鬱程度則偏向有時憂鬱;正向情感為中上程度,負向情感為中下程度;生活適應則尚佳。 二、大學生每周參與社團時間與自我貶抑型幽默、憂鬱程度、負向情感正相關,與學業適應及情緒適應負相關。參與社團大學生投入程度與親和型幽默正相關,與生活滿意度、正向情感、社會適應、目標承諾及整體適應正相關。大學生社團年資與社會適應正相關。整體參與社團大學生正向幽默風格與生活滿意度、正向情感為正相關,正向幽默風格與憂鬱程度、負向情感為負相關;負向幽默風格與生活滿意度負相關,負向幽默風格與憂鬱程度、負向情感為正相關,攻擊型幽默與正向情感負相關。正向幽默風格與生活適應為正相關,負向幽默風格則與學業適應、社會適應、目標承諾、整體適應為負相關,自我貶抑型幽默與情緒適應為負相關。整體參與社團大學生生活滿意度、正向情感與生活適應為正相關,憂鬱程度、負向情感與生活適應為負相關。 三、參與社團大學生幽默風格對心理健康相關特質與生活適應之預測情形如下: 1.正負向幽默風格對其心理健康相關特質部分達顯著預測,其中以自我提升型幽默對生活滿意度、正向情感具最高的正向預測力,對憂鬱程度具最高的負向預測力,對負向情感有負向預測力;自我貶抑型幽默對負向情感具最高的正向預測力,對憂鬱程度有正向預測力,對生活滿意度有負向預測力;而親和型幽默對正向情感有正向預測力,對憂鬱程度有負向預測力;攻擊型幽默對生活滿意度、正向情感皆有負向預測力。 2.正負向幽默風格對其生活適應部分達顯著預測,其中以自我提升型幽默對整體適應、學業適應及情緒適應具最高的正向預測力,對社會適應、目標承諾有正向預測力;親和型幽默對社會適應及目標承諾具最高的正向預測力,對整體適應有正向預測力;攻擊型幽默對整體適應、社會適應及目標承諾皆有負向預測力;自我貶抑型幽默對生活適應有負向預測力。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加以討論與提出建議,以供未來學校學生事務相關研究參考。 關鍵詞:社團參與度、幽默風格、生活滿意度、憂鬱程度、正負向情感、生活適應Item 從個體解構到國族重構:馬華七字輩世代小說中的國族想像(2021) 王治平; Wang, Chih-Ping1957年,馬來亞脫離英國政府殖民,獲得完全的獨立,在地華人同時與馬來人、印度人及其他族群共同取得馬來西亞公民身份。一直以來,華裔人口數是馬來西亞佔數第二的族群,卻時常被馬來人視為「馬來西亞的寄居者」,並抱持著「馬來人至上」的理念主導國家政策。七字輩馬華作家藉由小說指陳馬來政府如何行使諸項不公不義之政策,將馬來西亞華人打壓至邊緣處境,成為次等公民,並重申華人對馬來西亞民族的想像,堅定國族認同之立場。 七字輩馬華作家之成長背景,正值馬來西亞政治主體漸趨穩定的時期,對馬來西亞的國族認同已然成型,對原鄉文化之定義亦與前代有所不同。原鄉本指傳統中國文化,時移境遷,中國文化與本土文化混雜為一體,成為當地華人特有之文化,原鄉文化之意義亦有所流轉。七字輩馬華作家將中國性、本土性融會於文本之中,以表彰不同的文化立場,但整體而言,相較於前代,已更趨於本土化,甚至往世界化發展。 檢視七字輩馬華作家小說文本之特徵,即可見其先個別解構由馬來人主導之官方論述,以小寫歷史(histories)的手段取代大寫歷史(History),突破馬來西亞官方刻意營造的失語困境,重新取得建構國族想像之闡釋權,藉個人敘事解構宏大敘事,亦是對身份的再建構。同時,七字輩馬華作家向內尋找族群之根、向外追求族群和諧,以重新構築國族想像。最終,在書寫本土的同時,期望面向世界公民之視閾,尋找國族想像的未來可能性。Item 「異」夢:新世紀以來中國小說的「詭態」書寫(2000-2023)(2024) 林介如; Lin, Chieh-Ju本論文以「詭態書寫」為主題,針對新世紀以來涉及中國現實問題的小說提出討論,檢視作家如何回應充斥在社會中的「中國崛起」、「中國夢」等相關概念,重新思考「夢」在不同議題上可能會呈現的變貌。新世紀以來,作家面對社會的轉型、發展與革新,一方面進入現代化與全球化的世界,也有感於國家的崛起與進步;另一方面,在快速變化的環境中,也產生了許多社會問題與弊病,以及人們在精神上的不安與焦慮,進而質疑國家反覆強調的理想社會圖景。由上所述,「詭態」反映了進步與積極思維的另一種樣態,試圖擾亂秩序與標準,另闢討論的空間。小說家以非理性、不和諧與反樂觀的敘事,處理存在於歷史經驗中的鬼魂敘事,經濟發展中的荒誕狀態,以及青年世代的苦悶精神等,這些都與光明美好的國家論述背道而馳,並以「小說」抵抗「大夢」,不僅重新反省中國過去與現在的創傷與陰暗,並試圖調整「夢」的未來組成,重視個體也有想像、創造或重置「中國夢」的能動性。Item 臺灣千禧世代作家的女同志小說研究(2024) 黃品瑜; Huang, Pin-Yu觀諸女同志小說的研究,長期集中在邱妙津、陳雪等經典作家身上,然而,千禧世代作家的創作,為女同志小說注入新血,亦不容忽視。本文依小我至大我的進路,探析新世代女同志小說的創作主題。在「創傷」一章梳理女同志小說中的悲情書寫傳統,觀察千禧世代作家筆下的女同志,如何在承繼憂鬱傳統的同時,又開展出新世代的特色。由此發現,沿續校園敘事類型的《向光植物》,其中女同志不再真空存在於校園,也不以自死作為生命出路;李琴峰《獨舞》說明性向認同困難已非新世代女同志小說的共相,而是處在不同時區的個人經驗,同時提醒讀者在時代進步之餘,仍應留意邊緣的悲情聲音;羅浥薇薇《騎士》表述了女同志的身體對抗父權的三種方式;而柴《一則必要的告解》則指出原生家庭對女同志經營親密關係能力的潛在影響。其次在「治療」一章,探究新世代女同志小說中的三種治療方式:楊双子《撈月之人》以書寫進行悼亡,並側寫宮廟文化如何安放人們失去摯愛的哀傷;羅浥薇薇《騎士》與李琴峰《獨舞》藉由旅行過程,獲得重整/翻轉創傷經驗的機會;而柴《集體心碎日記》則是將傷痛轉化為社會革命的力量,展現出以往女同志小說中少有的積極戰鬥面向。 本文最後指出新世代女同志小說的新趨勢:政治意識的興起,及對臺灣的國族認同。李琴峰〈太陽花們的旅程〉說明女同志亦為臺灣公民,對政經議題同異性戀者一樣不遺餘力;楊双子《花開時節》開展出有別於臺灣一九二〇、三〇年代文學中反日、抗日的觀點,陳示了日治時期臺灣文化混雜的面貌;而楊双子在《臺灣漫遊錄》則以食物作為符碼,拓寫日治臺灣時期,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權力關係。國族意識的展現可視為新世代女同志小說的新面向,其意義正在於從個體的負面情感轉向,掙脫憂鬱傳統,認同自身,更認同接納自己的社會群體,進而打造一個邊界更廣泛的臺灣想像共同體。Item 閒適與荒涼──周志文散文的文學與文化意義(2020) 彭浩齊; Peng, Hao-Chi周志文(1942年-)曾任《中國時報》、《民生報》主筆,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在臺灣出版的文學散文集共10部,5部出版有同名簡體本,作品自1994年起陸續收錄於各散文選集;儘管如此,台灣卻少有論者注目、研究周志文的創作。本研究的重要性,不僅在於補全臺灣現代散文的作家研究,更在於以現代散文史的觀點,系統性地論證作家的特色、承繼與開創。 本研究梳理周志文前期/近期的文學風格。就前期,從周志文文藝養成的歷程,說明其創作的學者特質,彰顯周志文對五四以來學者散文譜系的繼承;就近期,透過比並作品、分析類型,說明周志文如何在類型寫作中表現其個人的情性、主張、藝術特徵以突破窠臼。由茲二方面,論證周志文散文的文學意義。 揆諸上述分析,本研究闡明周志文一以貫之的審美情調──閒適與荒涼。進一步說明此情調為何反映了「超越經驗和個人心理的社會性結構」──寫實的、可預測的系統性秩序;又在全球流行的懷舊浪潮中,如何開闢批判的懷舊寫作模式,因而在21世紀的現代散文寫作中展現了其文化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