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Lin, Yi-Chen"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以行動科技接受模式探討電子行動支付工具顧客使用意圖之研究(2021) 林宜臻; Lin, Yi-Chen現今數位時代的潮流下,電子行動支付工具模式愈來愈多元,近年來行動支付的發展自2000年起逐漸興起,全球行動支付市場中以電子行動支付之規模最快速成長。本研究考量電子行動支付工具之特性,將安全性及成本作為外部變項,採用行動科技接受模式為研究之參考架構,探討電子行動支付工具之行動有用性、行動易用性,對於顧客持續使用意圖之影響。本研究透過立意取樣方式採用問卷調查法,以曾經使用過電子行動支付工具之顧客為對象,進行資料蒐集與分析,回收有效樣本202份。 研究結果:(1)「安全性」不顯著影響「行動有用性」;(2)「安全性」正向影響「行動易用性」;(3)「成本」正向影響「行動易用性」;(4)「成本」正向影響「行動有用性」;(5)「行動易用性」正向影響「行動有用性」;(6)「行動有用性」正向影響「使用意圖」;(7)「行動易用性」正向影響「使用意圖」之間相互關係。本研究根據假設建議,認為顧客使用電子行動支付工具,其安全性、成本、方便快速效果,影響顧客之使用意圖,相關研究結果可供電子支付工具服務之企業廠商,及後續研究者之參據。Item 知覺行為控制於海洋環境負責任行為意圖與態度間之中介效應(2021) 林易辰; Lin, Yi-Chen近年來,人類活動的多樣性隨科技發展日趨複雜,經濟與文明成長的同時,伴隨著海洋資源的消逝與海洋環境的破壞。為因應此挑戰 如何改善環境政策以及教學場域中教師的課程設計以培養公民具有環境負責任行為被視為為環境教育的核心目標。許多研究指出,行為意圖為預測海洋環境負責任行為的有效因子。而態度,知覺行為控制被視為行為意圖的潛在因子。然而,有研究指出,受試者表現出對海洋環境負責任行為的正向態度並未轉換為實際的行為,可見研究者對於海洋情境中的行為模型尚未釐清,尤其是態度與行為之關聯。此外,過去海洋環境負責任行為模型的相關研究中,知覺行為控制與態度間之關聯研究相對稀少,本研究考慮態度並不單作為一情感因子,而是多層次的心理構面,將進行其與知覺行為控制及海洋環境負責任行為之路徑分析 以建立行為模型作為政策及教育發展的參考。本研究使用問卷測量大專生之態度與知覺行為控制。以及海洋環境負責任行為意圖,共 7 9 位大專生之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結果顯示,受試者之態度及知覺行為控制均與海洋環境負責任行為顯著相關,且知覺行為控制作為態度及海洋環境負責任行為間之中介變項。 根據本研究結果,環境政策及教育的制訂與執行方向應考慮知覺行為控制與態度之連結及發展歷程,主動創造學生及公民於環境負責任行為中的成功經驗,或是降低執行環境負責任相 任務時的困難度,以提升公民的對於海洋環境負責任行為的知覺行為控制,藉此建立公民之海洋環境負責任行為以維繫海洋資源之永續發展 。Item 論基金會之社會影響力:以高齡服務為例(2023) 林翊真; Lin, Yi-Chen臺灣因高齡化伴隨長照等結構性社會問題,促使基金會介入提供直接與健康倡議服務,然而基金會提供樂齡教育服務是否產生正向社會影響力?影響的面向與程度為何?同類型基金會社會影響力又是否相同?對此,本研究針對基金會健康倡議導向於高齡化問題,提供服務產生改變的面向、程度與社會影響力來進行探討。執行上,本研究以兩家基金會作為實務面代表,及兩位利害關係人作為成效面代表,且以文件分析法,蒐集高齡服務基金會運作模式與社會影響力成效評估之文獻,再以半結構式訪談法,蒐集高齡基金會健康倡議導向樂齡教育服務之成效,以進一步探討其社會影響力。研究結果顯示,基金會透過社區據點形式,對高齡者的能力、想法、態度、行為與適能等面向產生改變,而改變過程主要藉由知識的傳遞,環境與同儕間的影響,加上社區培力角色間的轉換,使服務達永續性,再經由反思自我,採取正向的態度面對老化,讓晚年生活更有意義。而服務型態與利害關係人於基金會串聯資源網絡中扮演關鍵的角色,最後同類型基金會的社會影響力差異在於,因服務內容的強度,個人的生命樣貌與遭遇的挫折等因素,使服務產生改變的程度不同,對此高齡基金會若符合全部標準,將達到正向的社會影響力。Item 高中英文課深度討論教學模式之行動研究(2021) 林宜臻; Lin, Yi-Chen本研究旨在探討將深度討論融入高中英文閱讀課,是否能增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及閱讀態度? 研究目的有三: 其一為探討深度討論在個案高中合宜的教學模式;其二為探究進行深度討論教學對個案高中學生閱讀理解與態度之影響;其三為依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作為學校與教師未來設計課程之參考。採用行動研究法,以臺中市一所公立學校24位高二學生為研究對象,透過英文課進行十週的深度討論課程,利用Lexile閱讀檢測系統、學生學習紀錄、錄音轉譯編碼資料、教學省思札記、學生問卷、訪談等資料的蒐集與分析,所獲得的研究結果如下:一、深度討論在個案高中合宜的進行教學模式為,第一以異質性分組進行討論,搭配明確的討論規則,並善加運用多元適當的合作學習策略。第二教師本身需要具備深度討論是以學生為學習主權的認知,並且以此為依據調整教學方針,提供舒適自在的討論環境。第三掌握學生多元的學習特質,為各別學生提供適當的鷹架與協助。二、研究對象在接受實驗課程後,整體的英文閱讀理解表現達顯著進步,同時又以低分組閱讀理解的進步幅度為最大。在英文閱讀態度方面,整體的英文閱讀態度達顯著進步,低分組在實驗後顯示具有最佳的閱讀態度,同時低分組閱讀態度的提升幅度也最大。Item 《點對點》:史托克豪森的作品第一號(2018) 林宜蓁; Lin, Yi-Chen史托克豪森於1952至1953年間,完成點描音樂作品《點對點》。1953年於科隆的世界音樂節以「為十樣樂器的作品第一號」名稱首演,之後,作曲家再做調整,將其命名為《點對點》(Kontra-Punkte),由環球出版社出版樂譜,正式成為他的「作品第一號」。 「為十樣樂器的作品第一號」草稿與手抄稿中的各項設計,大多延續至《點對點》。作品中使用了音高及音域兩個參數,並在最初的規則加入變化,顯示出史托克豪森對音樂細節的全盤思考,並影響後來的作曲家。 本論文共分為五章,第一章敘述史托克豪森的生平及作品、序列音樂與點描音樂的關連與《點對點》創作背景及相關文獻探討,第二章從作曲家與郭依法特的書信往來,重建《點對點》創作歷程,並比較各版本文字說明,第三章討論「作品第一號」與《點對點》的作品架構與參數設計,第四章分析音高及音域參數在作品中的應用手法,第五章為結論,從作品中各項細節探究史托克豪森將《點對點》做為其作品第一號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