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路耀祖"
Now showing 1 - 5 of 5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佛瑞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十三 分析與詮釋(2020) 蘇品瑜; Su, Pin-Yu佛瑞 (Gabriel Faure, 1845-1924) 的創作生涯橫跨了十九世紀末的浪漫樂派,以及二十世紀初的現代樂派,因此他早期與晚期的音樂風格會有明顯的不同。但他依然能將不同樂派的創作手法兼容並蓄,發展出屬於自己的獨特風格。《A大調小提琴奏鳴曲》 (Violin Sonata No. 1 in A Major, Op. 13) 為佛瑞早期的第一首室內樂作品,當中使用的旋律與風格,除了符合浪漫樂派的特質,也有豐富的和聲變化,以及大膽的轉調手法。因此本論文將會進一步探討,佛瑞是如何將創新的和聲手法,融入傳統的浪漫樂派作品中。這首作品在單純優美的旋律中,同時蘊含豐富的和聲色彩,而使音色與情感有更細膩的層次,進而增加了演奏者在詮釋樂曲的難度。 本論文將分為五個章節來探討。第一章為研究動機與研究方法,第二章為十九世紀法國的音樂背景,以及佛瑞的生平概述;第三章介紹佛瑞的創作特色與手法,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別為樂曲分析及演奏詮釋。Item Item 從音樂表現風格的轉變探討巴赫小提琴無伴奏第三號奏鳴曲之演奏詮釋(2001) 路耀祖巴赫的小提琴無伴奏作品是小提琴演奏曲目中必備的一環,但如何詮釋距今已有二百餘年的巴羅克時期作品卻成為演奏者的一大挑戰。為求正確的依照巴羅克時期作品特質的語法,必須要先了解巴羅克時期小提琴的音樂特質與演奏習慣;其次再根據不同時代對此一作品演奏上的不同處,了解其樂譜版本與演奏變遷的脈絡。最後根據以上各項探討,整理出較為適切中肯的演奏詮釋方向。Item 斯特拉溫斯基《雙重協奏曲》之樂曲分析與演奏詮釋(2018) 郭俐萱; Kuo, Li-Hsuan斯特拉溫斯基是帶領新古典主義的先驅,在《雙重協奏曲》中,可以發現無論是旋律、架構和體裁等,皆能看到古典、巴洛克甚至更早,如古希臘或文藝復興時期的元素,在本曲的第二、三樂章當中,則是直接受到文藝復興作家佩托拉克的《田園詩》的影響與啟發。本論文將會探討斯特拉溫斯基如何在古典精神之中,加入屬於二十世紀的和聲色彩,和如何用音樂描述出文學中所要表達的意念。 本論文第一章為研究動機和研究方法,第二章為斯特拉溫斯基的生平概述,第三章為《雙重協奏曲》的創作背景和文學比較,第四章與第五章分別為樂曲分析與詮釋。Item 詹博文小提琴學位音樂會(2021) 詹博文; Chan, Po-Wen曲目: 貝多芬:第一號G大調小提琴浪漫曲,作品四十 貝多芬:第四號A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二十三 維尼奧夫斯基:傳奇曲,作品十七 舒曼:第一號A小調小提琴奏鳴曲,作品一百零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