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育德"
Now showing 1 - 4 of 4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光與材質結合之設計應用探討與創作(2012) 林育德; Yu-Te Lin隨著科技突破與世界變遷的背景下,光與材質之應用皆不斷地受到轉變,運用低耗能的光源及降低環境傷害的創新和再生材料,使產品與環境之間得以相互共存。了解光與材料的特性與意象,不只有助於設計者對產品的結構開發與質感的最佳應用,同時也維繫人對於光與材質的經驗和記憶,以設計出貼心的產品。 產品的表現方式不只有技術層面,也包含燈光或環境光為周遭環境所營造的氛圍,及材料所帶來之個性與格調。產品的質感表現主要藉由材料之透光程度與反射性質兩者而定,透過這兩項因素之間的組合與變化,材料便能呈現出豐富的質地和紋理。為了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以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和品味需求,增加加工的知識和技巧,能提供設計者許多的靈感與變化手法,並準確地傳達產品之理念與格調。 本研究採用個案分析法分析各種不同材質應用的燈具,了解燈光與材料之間的運用手法及其呈現之效果與質感,以提供創作所需之靈感。本創作透過3D模擬即時檢視套入各種材質之燈具,選擇出適合的燈光與材料之搭配作為實體創作對象,同時於過程中留意材料的比例與位置,避免產生不協調與曖昧不明的視覺性。材料的細膩度及燈光和環境光的變因是3D模擬所難以掌控及呈現的,因此設計產品前可先研究材料真實的質感,使最終成品的表現效果能夠接近於設計之期望。 本創作最終設計三款分別由混凝土、石膏與紙漿所製之燈具,三者不僅都具備灌漿成形之特點,也發現其能藉由外來物質或不同溶液混合出各種不可預期之表面質感,相對之下會比原先概念與3D模擬還來得生動許多,因此在創作過程中透過許多實驗和測試,可以提升光與材質表現的多樣性及組合的變化性。Item 啟明學校之班級經營(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 1991-06-??) 林育德Item 栩栩如生:動畫人物動作重演(2024) 林育德; Lin, Yu-De動作重演旨在將驅動影片中人物的動作轉換為來源影像中人物的動作,並依照轉換結果生成一段動作重演動畫。近期研究多探討真實人類至真實人類的動作重演,甚至已經能夠生成真假難辨的動畫。本研究認為動作重演的價值在於將真實人類的動作轉換為動畫人物的動作,因為可提升動畫人物的動作品質,豐富使用者的娛樂體驗。本研究期望動畫人物可重演真實人類談話時的面部表情、頭部轉動和肩膀移動等動作,於是分別從VoxCeleb資料集收集名人訪談影片和AnimeCeleb資料集收集動畫人物動作影片,並將這兩種類型的影片組成Celebrity450訓練集。藉由讓系統從Celebrity450訓練集中學習真實人類和動畫人物的動作轉換,預測真實人類至動畫人物的動作轉換。現有技術易受到真實人類和動畫人物幾何差異的影響,產生面部動作轉換能力不足的問題,本研究提出多解析度光流技術,讓系統分別從不同解析度的特徵圖學習相應解析度的光流。同時,AnimeCeleb資料集沒有提供動畫人物肩膀移動的動作資訊,造成系統不能學習動畫人物肩膀移動的動作轉換。本研究在動畫人物動作影片進行特定型態的資料增強,透過移動每張影格的像素座標,模擬動畫人物各類型的肩膀動作。此外,當前指標不能明確評估動作轉換的性能,本研究提出反轉評估技術,透過比對重建之來源影像與來源影像的差距,間接評估動作重演的性能。實驗表明本研究在動畫人物動作重演領域取得重大的突破,多解析度光流技術不僅改善現有技術的缺失,還能將真實人類面部動作的細節轉換至動畫人物;特定型態資料增強讓系統可從訓練集學習動畫人物肩膀移動的動作轉換,實現生動的動畫人物動作重演;反轉評估技術展現穩健的信效度,提供未來研究一個明確可行的評估指標。Item 臺灣外派華語教師的求助行為與求知性好奇心及教師信念之相關研究(2020) 林育德; Lin, Yu-Te本研究旨在瞭解臺灣外派華語教師的求助行為型態和教師信念,以及臺灣 外派華語教師的教師信念、好奇心型態和求助行為型態之間的相關性。 本研究以40位赴任至不同地區的臺灣外派華語教師作為研究對象。透過「臺灣外派華語教師的求助行為問卷」為研究工具,進行調查。調查的結果再以結構方程模型(SEM,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進行分析,以探討研究議題。 本研究發現 一、 臺灣外派華語教師對於工具性求助行為是傾向同意的,對執行性求助 行為是傾向不同意的,由此看出:臺灣外派華語教師的求助行為是適應性 的、能促進精熟學習的。 二、 臺灣外派華語教師傾向不同意「學習主要受到天賦影響」,傾向同意 「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可見臺灣外派華語教師傾向非傳統式的教學信 念,以及傾向建構主義式的教學信念。 三、 「學習主要受到天賦影響」的教師信念對兩種好奇心皆呈現顯著負相 關,「教學應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師信念對 I-type 好奇心呈現顯著正相 關。I-type 好奇心對工具性求助行為呈現顯著正相關,對執行性求助行 為呈現顯著負相關。臺灣外派華語教師對 I-type 好奇心同意程度比 D-type 好奇新高,顯示內在學習興趣及增加正向的有興趣感是臺灣外派 華語教師求知性好奇心的主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