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林怡伶"
Now showing 1 - 7 of 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三氯化金輔佐C-2炔醯胺呋喃化合物的分子內環化反應:吡咯衍生物的合成(2020) 林怡伶; Lin, Yi-ling本篇論文將探討有效率合成3,4ー二取代吡咯的方法。在氮氣下,以甲苯為溶劑,使用C-2帶有炔醯胺側鏈的呋喃化合物,加入催化量的三氯化金進行反應,可快速得到吡咯衍生物,此吡咯衍生物帶有順式共軛烯酮的取代基,具有進行衍生反應的潛在能力。本反應的優點為溫和的反應條件、時間短及良好的產率。Item 以人格特質探討使用行動通訊軟體對組織溝通與創新績效之影響_以LINE為例(2016) 林怡伶; Lin, Yi-Ling觀察人類歷史,如何有效的溝通,一直以來都在持續不斷改善精進。從語言,文字的發明、紙、印刷等書寫技術的演進,到利用電報、電話革命性的變革,在在都說明先人們在溝通領域中所投注的努力。由此可知,溝通不但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同時也是組織運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面臨全球化競爭激烈、產業結構快速變遷,企業在新科技的發展下,資訊流通速度急劇增加,從網路世代開始就存在的電子郵件、ICQ、MSN、Skype到現今的LINE,行動通訊軟體的出現,剛好滿足企業對「快」與「多工」的要求。透過行動通訊軟體的導入,人際與組織之間的互動溝通形式也隨之轉變,企業內部的溝通可以更透明與即時。本研究旨在於探討職場中不同人格特質的工作者,面對無孔不入的行動通訊軟體,在組織溝通效能的增進與對虛擬社群所衍生危險或不確定性之風險,能否對組織的創新績效扮演促成者的角色,進而影響職場工作者的持續使用意願。 本研究以立意抽樣方式,針對職場中使用行動通訊軟體LINE的工作者為研究對象進行問卷調查,研究結果發現:(1)外向性與神經質人格特質對於使用行動通訊軟體在組織溝通效能與虛擬世界危險信念具顯著影響;(2)組織溝通效能與使用者對虛擬社群不確定性風險的疑慮下,對於組織的創新績效有顯著影響;(3)組織創新績效的價值會影響行動通訊軟體持續使用意願。展望未來,當行動通訊軟體儼然已成為組織溝通的趨勢時,期能提出對組織可兼顧團隊溝通效率及資訊安全保障之建議,進而採取更正確的因應策略與作為。Item 助人者非專業人際生活的紮根研究(2006) 林怡伶本研究旨在探討助人者的非專業人際生活之內涵與特殊議題﹑助人專業帶來什麼影響﹑助人者如何統整專業角色與個人角色﹑以及助人者根據經驗為健康的非專業人際生活提出什麼建議。本研究以立意抽樣的方式針對十二位目前在國內從事助人工作的專業人員進行半結構的深度訪談﹐訪談結果再以質性研究的紮根方法進行系統化的分析與歸納。研究結果如下﹕ 1.研究參與者的非專業人際關係包括家人﹑朋友﹑親密伴侶﹑同儕與同事﹔專業與非專業人際生活之間有重疊的情形﹐非專業人際生活也大多較為狹窄﹐以同行情誼為主要支持來源。助人專業對助人者的各種非專業人際關係的影響﹐以及七個人際生活中的特殊議題﹐在研究中也有進一步討論。 2.本研究歸納出影響助人者非專業人際生活的主要因素為﹕助人專業的訓練﹑助人工作﹑助人者的職業身份﹑助人專業的環境與社群﹑以及其它因素。 3.本研究中參與者嘗試在時間與空間上區分專業角色與個人角色的界限﹐然而助人專業內涵的內化與實踐讓他們體會兩種角色的密不可分﹐研究參與者皆採取不同的態度和行動以達統整。 4.研究參與者根據自身經驗﹐對健康的非專業人際生活提出具體而實用的建議。 最後根據本研究結果對未來相關研究﹑助人者﹑及訓練機構提出建議以供參考。Item 化解Bernoulli的糾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06-04-??) 林坤誼; 林怡伶; 謝慧穎; 簡鈺娟Item 學步兒氣質、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興趣之關係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人類發展與家庭學系, 2016-11-??) 林怡伶; 張鑑如; Yi-Ling Lin; Chien-Ju Chang本研究旨在瞭解學步兒之氣質、家庭閱讀環境對其閱讀興趣的影響。研究對象爲102名在家中排行老大的27個月大學步兒與其主要照顧者。研究者透過問卷調查來收集相關的資料,包括:學步兒基本資料、1~3歲學步兒氣質量表、家庭閱讀環境問卷以及閱讀興趣問卷。本研究獲致之主要研究結果爲:學步兒氣質與家庭閱讀環境能有效預測學步兒閱讀興趣,其中以「家長閲讀認知」、「學步兒分神度」、「親子共讀頻率」、「學步兒堅持性」及「家長閱讀情意」對閱讀興趣達顯著預測力。家長閱讀認知愈正向、學步兒分神度愈低、親子共讀頻率愈高、學步兒堅持性愈高、家長閱讀情意愈正向,則學步兒閱讀興趣愈高。研究者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據以提供建議給家長與未來研究參考。Item 學步兒氣質、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興趣之關聯(2011) 林怡伶本研究旨在瞭解不同背景學步兒在氣質、家庭閱讀環境與閱讀興趣的差異,並檢測氣質、家庭閱讀環境對閱讀興趣的影響。本研究對象為102名皆在家中排行老大的27個月大學步兒與其主要照顧者。研究者透過問卷調查來收集相關的資料。研究工具包括:學步兒基本資料、1~3歲學步兒氣質量表、家庭閱讀環境問卷以及閱讀興趣問卷。以SPSS19.0中文版套裝軟體進行統計分析後,本研究獲致之主要研究結果如下: 一、 本研究受試女生在趨避性的氣質向度上得分較男生高,達顯著差異,亦即女生在面對新的刺激或事物時,較會出現拒絕的反應。 二、 低社經家庭的學步兒比起高社經家庭的學步兒,其開始共讀的時間較晚;且比起中、高社經家庭的學步兒,其親子共讀的頻率較低。 三、 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學步兒在閱讀興趣上沒有顯著差異。 四、 學步兒氣質與家庭閱讀環境能有效預測其閱讀興趣,其中以「家長閱讀情意」、「分神度」、「家長閱讀認知」、「購買寶寶新書的頻率」及「堅持性」對閱讀興趣達顯著預測力。學步兒家長閱讀情意、認知愈正向、分神度愈低、購買寶寶新書的頻率愈高、堅持性愈高,則閱讀興趣愈高。 研究者針對上述研究結果加以討論,並據以提供給家長與未來研究的建議。Item 操場‧教具‧體育課─從運動場地標準化論臺灣與日本體育課教具使用情形之比較(2011) 林怡伶; Lin Yi-Ling本研究從運動場地標準化之觀點出發,探討臺灣與日本二國運動場地差異與小學教師體育課使用教具情形之異同,並進行比較。主要目的旨在探討臺灣與日本學校運動場地設置情形與教師運用教具概念之關聯性。採用文獻分析法分析台灣與日本學校運動場地設置狀況,再以半結構式問卷於臺灣與日本二地之體育教學領域專家,及曾有教具獲獎經驗之教師進行專家訪談,爾後以比較研究法分析歸納其異同。本研究所獲致之主要異同結果如下:(一)、臺灣與日本雖然場地設置情形不同,但對於標準化與非標準化運動場地之觀感相同。(二)、臺灣與日本教師對於教具之種類與範疇有所差異,日方教師認為雲梯、爬竿、單槓等類固定設備亦為教具,然臺方則將此類固定器材歸類為遊戲場器材設備。(三)、雙方教師對於教具能在體育課中幫助學生學習、並有效解決教學之問題、達成教學目標皆表示認同。(四)、雙方教師對於教具之使用態度不同,臺灣教師覺得是「開心的、樂於其中的」、日本教師覺得是「困難的、感到煩惱的」。(五)、雙方教師對於自行製作之教具財產所屬認知不同,臺灣教師認為是自身財產、日本教師則認為是校內教師共有之財產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