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李欣憶"
Now showing 1 - 7 of 7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台北縣國中預防吸菸創意教學介入成效研究- 主要教學、追加教學及整體教學評估(2007) 李欣憶; Shin-Yi Lee一、研究目的: 進行國中生預防吸菸創意教學介入,並評價主要教學、追加教學與整體教學對菸害知識、吸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吸菸行為意向,以及吸菸行為的影響。 二、研究方法: 採不相等實驗組對照組設計,以台北縣某兩所國中九班342名的七年級學生為對象,分為實驗組、校內對照組與校外對照組。實驗組在第一學期接受六節課的主要教學介入,第二學期接受三節課的追加教學;而校內與校外對照組僅於第一學期接受三節課的一般健康教育教學。三組於介入前、主要教學後和追交教學後均進行調查,以評估教學效果。 三、研究結果: 1. 研究對象中並無每天吸菸者,曾經嘗試吸菸的比率為7.1%,大部分為從未吸菸者,佔九成。 2. 主要教學後,實驗組的菸害知識和拒菸自我效能高於校內與校外對照組;而吸菸態度與吸菸行為意向則低於校內與校外對照組,並達顯著差異。 3. 追加教學後,實驗組的菸害知識與拒菸自我效能持續提升,而吸菸態度與吸菸行為意向持續下降,且與校內、校外對照組有顯著差異。 4. 整體教學介入能有效改善與維持實驗組學生的菸害知識、吸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與吸菸行為意向,與校內和校外對照組相較達顯著差異。 5. 在整體教學介入後,三組研究對象吸菸行為的改變均不大,且無明顯差異。 四、研究結論: 本研究證實預防吸菸創意教學對國中七年級學生的菸害知識、吸菸態度、拒菸自我效能及吸菸行為意向有正向效果,且追加教學能有效維持主要教學之成效。Item 問題導向學習應用於高中地理海岸環境議題教學之研究(2006) 李欣憶; Hsin-yi Li問題導向學習是訓練學習者培養高層次能力之教學法,由教學者扮演促進者或指導者的角色,以真實世界的問題來刺激學習者學習;學習者透過分組合作的方式,以及自我導向學習的過程建構起相關知識,在主動探究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學習動機,也增進了學習成效。問題導向學習特別適合應用於複雜程度高、需跨學科統整的教學課程。網路非同步學習的特性,能提供延續課程的平台,融入問題導向策略,所構築出的網路學習環境,將有助於提高問題導向學習的價值,此外,透過網路進行學習則是未來教育的一大趨勢。因此本研究以台灣目前面臨的海岸環境問題為主題,結合問題導向學習教學策略和WebCT網路教學平台,建置一套教學模組,並與宜蘭近海的學校合作,以實驗研究來證實這種創新的教學法是否能達成較高層次的學習目標。研究結果發現,透過問題導向式網路合作學習的確能強化學生的地理概念,而分組角色扮演來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不僅使學生更願意珍愛宜蘭的海岸,也從中訓練人際溝通的技巧,並增進同儕情誼,自導式的學習方式,有助於培養學生思考與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等高層次能力。整體而言,學生態度由被動轉為積極,走出課本,關懷鄉土,並將地理融入於生活。Item 問題導向學習的理論與應(2008-01-01) 陳哲銘; 張政亮; 余政賢; 李欣憶Item 宜蘭縣九所國、高中職學生吸菸行為之影響因素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12-??) 李碧霞; 吳德敏; 祝年豐; 賴香如; 趙國欣; 李欣憶; 鍾宜君; 劉姿鈺本研究旨在了解國、高七後學生菸害知識、態度、行為、拒菸自我效能、拒菸技巧、不吸菸替代活動、暴露二手菸環境與吸菸行為之關係。以自填式結構問卷為工 具,由班級導師協助施測。採隨機取樣方式從宜蘭縣市五所高中(職)和四所國中各年級抽出兩班學生為對象,實際回收1946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7.2%。 研究木發現:國、高中生的吸菸比較分別是17.6%、24.4%。無論國、高中學生,吸菸者的拒菸效能、拒菸技巧,以及替代方案均顯著低於無吸菸者 (P<.001),而其家人及朋友的吸菸情形,也顯著高於無吸菸者(P<.001)。國中生吸菸的重要影響因子包括拒菸自我效能、反菸態度、 拒菸技巧、替代方案、家人吸菸,以及朋友吸菸,上述變項共可解釋34.5%的變異。高中生吸菸的重要影響因子包括拒菸自我效能、反菸態度、替代方案、在家 中吸到二手菸的可能性、家人吸菸,以及朋友吸菸,上述變項共可解釋33.5%的變異量。建議考量吸菸因子發展菸害防制教育、深入探討校園二手菸情境,並營 造無菸的優質校園,以及擴大研究對象、進行長期追蹤研究。Item 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及相關因子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2005-04-??) 鍾宜君; 賴香如; 吳德敏; 李碧霞; 祝年豐; 劉姿鈺; 李欣憶臺灣地區青少年吸菸比率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而家長是督導青少年避免接觸菸害的第一線守護者,許多研究指出國中階段是青少年染上吸菸行為的危險時期,是否家 長並無有效的預防子女吸菸措施?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在探討家長預防國中子女吸菸措施的情況及探討相關因素。 以分層隨機抽樣的方式,自宜蘭縣四所國中一、二、三年級各選出兩個班級學生家長為對象,共有706 位家長完成調查問卷。 結果發現母親預防子女吸菸的措施做得比父親好;不吸菸家長比吸菸家長有較好的預防子女吸菸的措施;家長的菸害的知識、態度與預防子女吸菸的整體措施及 其五項分措施間均呈顯著正相關,表示家長對於菸害的認識愈多、反菸態度愈正向,則在各項預防措施上都會做得比較好。另一方面,以家庭管教方式、家長年齡、 家長菸害知識、態度和行為可解釋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整體和各分量18.90%∼52.04%的變異量。上述結果顯示,應積極推動親職教育,加強家長對菸 害的認識、反菸的態度和教養子女避免菸害的技巧,並設法提升家長參與率。此外,鼓勵家長不吸菸,樹立良好楷模,以發揮家長有效保護子女的功能。Item 家長預防措施與子女菸害知識、反菸態度和吸菸行為研究(健康促進與衛生與衛生教育學系, 2004-12-??) 賴香如; 吳德敏; 邱詩揚; 李碧霞; 趙國欣; 鍾宜君; 李欣憶; 劉姿鈺父母親是影響下一代成長與發展的重要關鍵人物,父母的教養方式和督導可防範子女出現偏差行為。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瞭解國、高中職學生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 的現況,不探討其與學生菸害知識、態度和行為間的關係。 研究者招募對建構無菸校園有興趣的宜蘭縣六所國中和高中職為調查學校,採隨機取樣抽出每校每年級2班的學生和家長為樣本。針對抽出的36班133對親子, 分別以學生和家長版結構式自填問卷為工具進行資料蒐集,有效配對問卷共計1175份,回收率為87.4%。最後,利用SPSS11.0進行複迴歸和邏輯迴 歸分析。主要發現如下: 1.學生的菸害知識答對率在七成以上;反菸態度偏正向;約19.0%的人曾經吸菸。 2.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執行的情形在偶而與經常之間,其中又以管控零用錢、重視傾聽和子女教養等層面做得比較好,但在家長反菸角色學習層面上做得比較 差。 3.家長預防子女吸菸措施與學生的菸害知識無關,但與反菸態度和吸菸行為有關。當父母的預防措施做得越好,學生的反菸態度越正向,越不會成為吸菸者。 依據研究結果,研究者建議推動預防子女吸菸之親職教育,協助家長解決相關之困境,以間接降低青少年吸菸率。Item 格外蔬果導入社福機構之行動研究(2018) 李欣憶; Lee, Hsing-Yi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 統計全球每年丟棄高達 13 億公噸的食物,為食物總生產量的 1/3,可餵飽全球挨餓人口 2 年。而臺灣每年食物總損耗 373 萬噸,可堆成 60 座 101 大樓。另一方面在 2016 年行政院統計高風險及特殊境遇家庭兒童少年人數轉介課業輔導人數達 2,663 人次,而臺灣各縣市皆有不同的非營利組織所成立的課後照顧班,主要服務對象為高關懷及高風險家庭之學童,其內容為提供學習資源、促進兒童發展及家庭支持與補充功能,且在學期間與寒暑假為學童提供午餐或晚餐,然而所有開銷的經費來源皆為贊助,為有效運用資金,故在營運上艱辛。在耗損的食物當中格外蔬果 (Inglorious Fruits and Vegetables) 其營養價值不變,卻因為賣相不符合消費者的期望,而遭丟棄,本研究將探討格外蔬果導入社福機構的媒合方式建構,將廢棄但可食用的食材結合社福,欲解決臺灣食物浪費以及減少非營利機構於供餐經費上的支出。 本研究採行動研究法,參與者包括研究者本身、非營利課後照顧機構組織之工作人員5位、蔬果供應商。研究者以媒合溝通角色,與其他參與人員共同評估、執行並評值。本研究發現,臺灣偏鄉社福機構人力、資源缺乏,對於資源無法有效整合,單位補助款受限於核銷限制,財務拮据且經費無法流用,造成社福機構可支配經費有限。另一方面,臺灣果菜市場當日流標蔬果採銷毀及農民回收兩種方式,取得農民同意並供應後,格外蔬果導入社福機構兩個月內惜食總量高達1,300公斤,受惠學童數達100位,照顧近50個弱勢家庭。綜合上述,本研究歸納出目前非營利事課後照顧服務模式、加值模式、未來期望服務模式提供臺灣偏鄉社福機構連結非相關產業時參考,降低供餐負擔,也減少臺灣格外蔬果浪費,提高惜食概念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