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戴建耘"
Now showing 1 - 20 of 120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A Transformation-Invariant Relaxation Scheme for Feature Mapping(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95-06-??) 陳世旺; 戴建耘截至目前為止已有不少供幾何特徵匹配用之鬆弛法架構被提出來,這些架構雖然宣稱可以對空間轉移具有不變性,但是實際上,大部份只能處理和旋轉及平移有關的轉移,對於具有尺度因素的轉換則儘量避免,因此便有各種不同的假設被加諸於所考慮的問題,例如假設我們已知景深值,因此可以先將物件的尺度正規化後再比對,或者假設物形是完整的,於是物形和模型問的尺度比率事先可以推知。本篇文章提出一種新的架構,它能夠同時對旋轉,平移,和尺度具有不變性,此外,新架構也能處理變形物件及不完整物形。我們的實驗結果顯示新的架構確具有可行性。Item BASIC循序檔案的認識與使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1986-07-??) 戴建耘; 王緒溢Item OLAP線上分析處理在資料倉儲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02-10-??) 戴建耘; 袁熒助; 蔡志宏Item OLAP線上分析處理在資料倉儲的應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2002-09-??) 戴建耘; 袁熒助; 蔡志宏Item Petri-net建構網路使用者行為預測模型之研究(2007) 葉辰杰; Chen-Chieh,Yeh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技術迅速的發展造成網路使用率的普及日益上升,對於網站是否能針對使用者提供適合的資訊以及縮短回應時間的技術越來越究。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必須追蹤並且分析使用者使用網路的行為模式,藉此改善網頁架構,提供更好的客制化服務。本研究應用Petri-net技術來預測使用者的瀏覽路徑行為,了解網頁的結構與內容是否真正符合使用者的需求,以改善網頁結構的設計或內容。本研究中,以教育部大學課程網網站為例,使用Petri-net掌握網路使用者的動作,藉此提供使用者的路徑資料庫,使系統能正確的判斷使用者瀏覽路徑,並且應用此技術建立的預測模組改善網頁位置,使系統能預先做處理,縮短回應時間。我們希望藉由分析網路使用者歷史的瀏覽行為紀錄,建立預測模型來預測其他使用者未來可能瀏覽的網頁,並預先存取準備提供給使用者。研究中發現以下結果: 1. 使用Petri-net技術真實掌握網路使用者的動態行為,藉此提供使用者的路徑資料庫。 2. 使用轉換控制矩陣方法來建構規則表和預測模型,藉此改善網頁的架構。 研究發現使用此技術建立的預測模組,能更準確的預測使用者未來的瀏覽路 徑,並且改善網頁位置架構,增進使用者瀏覽網頁效能。Item S -P 表對汽車類專業科目試題分析之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 2006-12-??) 戴建耘; 程榮凱本研究以S-P表的應用與理論為基礎,以93學年度四技二專汽車類專業科目為樣本,嘗試建立一套利用S-P表處理技職學生在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的資料處理模式,可提供高職各班專業教師的教學與評量研究的參考模式。文中首先簡述說明S-P表的意義與特性、四技二專汽車類考科範圍與相關資訊,接著闡述S-P表的研製技術,研究過程中擬建立適當的S-P表數據解讀模式,並以分析松山工農汽車科學生參加93學年度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汽車類專業科目試題的作答反應組型作為實施分析樣例 。在結果與討論部份,先論診斷學生學習的類型及成效,次述專業試題分析意旨,做為本文部分處理模式之準據。最後,本文認為S-P表對於提昇技職教師在各科專業教學與評量的職能研究有莫大助益:一、以班級資料為主體的模式分析單位,可適合技職學校各班專業教師延伸應用;二、依據S-P表分析資料,診斷學生學習成效,做為教師實施個別輔導之依據;三、教師依據S-P表分析資料,做為確認教學缺失、調整教學策略、診斷試題品質、判定及修改試題的參考;四、學校可結合四技二專統一入學測驗的答題資料,可作為學生落點預測;五、有助於技職各專業科目試題題庫品質分析與考驗的參考模式;六、建構網路測驗將對本研究提供的處理模式,有更直接而有效率的整合效果。Item S-P表分析理論及其在台灣區技藝競賽工業電子組電腦化學科診斷上的應用(1994-03-19) 戴建耘; 翁上錦; 徐昊杲本文介紹S-P表分析的來源、概念、基本類 型、判讀要點及應用途徑。另外在實徵研究方 面由研究者編印25題選擇題給48位學生用電腦 化試題在微電腦上進行測驗,並繪出S-P表,以觀 察個別反應情形。Item 一種可推測網路行為者路徑之模型-以教育部技職傳播網為例(2007) 盧治均預測網站使用者對網頁知識的蒐尋路徑行為,是網站管理與設計的重要方向。有鑑於此,本研究首先從教育部技職傳播網入口網站後端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中,擷取出使用者路徑之歷史資料作為本研究模式之系統訓練資料集,再以派翠西網路(Petri Nets)建立其動態行動描述模型並分析使用者之可能行為路徑,最後以資料探勘(Data Mining)貝氏機率法則結合關連分析法則(Association Rule Analysis)之模型,推算在訓練資料集中網路使用者動作行為路徑及行為屬性之機率值,並建構行為屬性之文件機率表,作為預測下一位使用者是否找尋到文件之依據。藉由文件之發現率及使用者行為路徑之關聯性,可成功的對技職教育網頁系統或架構提出相關修正案及問題解決機制。研究中發現以下結果: 一. 若資料維度過少而使用貝氏分類法來做預測分析,將使誤差變大,因為各屬性間為互相獨立的,會因各屬性連乘積的影響,不管其他條件機率為何,其結果值都為 0。為了克服此一問題,本研究提出採用M-estimate 修正機制,經驗證確實可改善此問題。 二. 本研究隨機選取技職傳播網 150 使用者行為資料筆資料,應用貝氏機 率分類法把各屬性機率求出,並建置 Data Mining 引擎,再隨機選取100 筆使用者行為資料做為測試資料,經驗證發現,使用貝氏機率分類法,找到文件預測成功率都達 91.2%以上。 三. 結合貝氏網路及關聯規則模型,可比單一貝氏網路所建構出之預測模 型更精確,並能圖型化的看出網站路徑之效益。Item 不同企業文化推動 ISO 9000 對組織績效影響之研究(2019) 王正平; Wang, Cheng-PingISO 9000 系列的基本精神、起源與發展背景、架構、國內目前實施的現況與新版ISO 9000 制定、取得ISO系列認證流程六個部分,其目的在於了解整個制度的精神、歷史、現況與未來發展方向,企業推行ISO 9000系列的實證探討和研究架構的前半部分相呼應,包含廠商推行ISO 系列認證的動機、投入過程與成功的關鍵因素及影響投入過程的相關因子。 企業文化,包含對企業文化的定義、企業文化的類型;希望歸納出企業文化的類型,企業績效涵蓋企業績效的定義、評估、衡量、與和文化之間的關係,目的在於對本研究最終之因變數做一了解、定義與歸納出各種構面的績效指標。 雖然佔有率最高的是標檢局,但其他的驗證單位有急起直追的趨勢。由於企業自行研發之風氣不盛,因此多半排除ISO 9001設計管制的部份,其驗證以選擇ISO 9001為主。在產業別的差異比較上,在獲得標檢局登錄的企業,以外銷比例高的產業為主,由此可知業務之推廣是申請ISO 9000 系列標準的重點。Item 不同學習風格技術型高中生使用線上測評系統之行為分析─以PVQC為例(2017) 顏萍宜; Yen, Ping-Yi本研究目的係探討不同學習風格的技術型高中生如何運用線上測評系統,來分析適合他們的學習模式。本研究參與者為私立技術型高中資料處理科二年級學生85位,實驗組44人,對照組41人,實驗時間一共為8 週,學習時間為16小時,分別為前測、教育訓練、自主學習、後測。研究結果顯示,採用PVQC 的線上測評系統之學習模式,對直覺型和視覺型學生的學習成就能顯著提升。所以,建議本教學模式除了能有利於直覺型和視覺型學生之外,教師亦應在教學活動中考慮提供行動型學習風格學生有更多的反思機會,以增進其學習成就。對於「行動型/反思型」學生、與「循序型/整體型」兩種類別之學習者,就學習成就面向未達到顯著性之差異,但其調整後平均數已達一定程度,表示本研究所提出之學習模式可以照顧到「行動型/反思型」學生與「循序型/整體型」兩種類型的所有學生,因此可鼓勵相關教師應用本研究之學習模式於教學中,建議在相關課程的教師於教學時,可應用本研究所提出之教學模式。Item 中文化電腦輔助教學教材軟體之研究與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研究發展處, 1985-06-??) 戴建耘; 饒達欽本研究係針對中文電腦輔助教學教材軟體之轉換(coding)、研製(implementing),提供一結構化而且經濟有效的製作製作模式架構,以供參考及研究。茲分成下列數重點說明:(1)軟體製作模式流程之圖示說明,(2)課程體製作流程與畫面編輯之規劃,(3)中文電腦輔助教學之虛擬式資料庫與教材軟體素材(文字、圖形、聲效等)之資料管理,(4)檔案規劃之概念與實務,(5)教材軟體基本資料檔之建立,(6)畫面編輯之實務探討,(7)結論與建議,(8)附錄。本研究中以許多已執行過的中文電腦輔助教學教材範例作說明,以探討一合理化、結構化、系統化的製作架構。附錄中則已另一實例,說明未使用系統工具及結構化理念製作軟體教材之繁冗、耗時與不具經濟與有效用的弊況。Item 中文輸入融入國文科教學之研究(2010) 林明正; Ming-Cheng Lin本研究旨在了解中文輸入融入國文科教學後,對學生在國文學習成效的影響,研究採實驗研究法,以新竹市某高中一年級學生133名為研究對象。在過程中將學生分兩組,一組實施中文輸入融入國文科教學,另一組則實施一般教學。經過32小時的教學活動後,進行國文科月考檢測。將過程中所得到的數據,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得到以下結果: 一、經過中文輸入訓練後,各種輸入法的學習成效有顯著提升。 二、經過中文輸入融入國文科教學後,其國文學習成效有顯著提升。 三、經過中文輸入融入國文科教學後,注音輸入法與嘸蝦米輸入法在國文學習成效上有顯著的影響。也就是這兩種輸入法的學習成效越好,其國文學習成效越好。Item 中文電腦輔助教學的小知識(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 1987-01-??) 戴建耘Item 人工智慧倫理測驗發展-以雙北市技術型高中電機電子群學生為例(2022) 游鏡可; Yu, Ching-Ko科技逐漸崛起,除了技術的成熟度,連帶的也開始將注意力集中於倫理中,在未來人類是否將被機器反噬,這也是各個國家開始正視的問題,至今人工智慧技術尚未穩固,許多國家已將人工智慧技術與倫理融合入教育中。本研究為了瞭解學生對人工智慧倫理的認知,以雙北市技術型高中電機電子群學生為研究樣本,根據各國所宣布之人工智慧倫理細則與宣言理論基礎,編制人工智慧倫理測驗,進行問卷調查研究法,所獲得有效樣本為204筆。依據回收樣本資料,透過統計量化分析處理。本研究主要結論:一、研究者自行開發的人工智慧倫理測驗具備優良的信度與效度,未來研究者可使用與推廣;二、公立學校與私立學校受試者於人工智慧符合倫理構面與穩定性構面具顯著差異。本研究之研究結果與結論,可提供教育行政單位與學校行政單位做參考,期盼瞭解資訊相關科系學生對人工智慧倫理之理解,以提高未來學生對人工智慧之認知。Item 以IC³檢測桃園縣國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之研究(2009) 鄭福昌; Fu-Chang Cheng當「資訊教育」已成為各國比拼下世代的關鍵時,教師實為資訊教育之樞紐,教師的資訊科技運用能力顯得相當重要,因此,教師更應具備資訊網路與通訊科技教育(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ICT)整合的教學能力。然而在探討國內資訊素養有關的文獻時,發現以往的研究都偏重在態度與知覺的探討,缺乏實證研究與全球標準差異的研究。因此本研究使用一種全球性資訊素養課程教學與檢測認證的計算機綜合能力考核(Internet and Computing Core Certifications,IC³),從三個科目與十一項領域來檢測桃園縣國中小學教師的資訊素養能力並與國際及格標準作比較,展開實證性之研究。並依影響計算機綜合能力考核成績之背景變項,運用集群分析將受測人員分為四大集群,探討四大集群在計算機綜合能力考核各項成績指標的特性。在抽樣桃園縣國中小教師157人的研究中發現: 1.教師以年輕教師,學歷以學士為主力。 2.教師之畢業系所以教育領域居多,多數無電腦相關證照。 3.多數教師使用電腦時數約略每天至少1小時以上,學習電腦課程相關修課之時數偏低。 4.多數教師接觸電腦已有六年以上經歷,在電腦的使用上,以學校或工作地點為主。 5.整體而言,在IC3的成績表現上,已達到全球及格標準。 6.在IC3的十一個領域中,以「網路」正確率表現為最佳;而以「常用軟體功能」、「電子試算表」的正確率表現為最差。 7.影響IC3成績表現上的相關背景變項以「性別」、「年齡」、「個人修習電腦相關課程情形」、「主要使用電腦地點」等四項顯示有差異。 8.以女性為主、年齡在39歲以下、資訊課程修課情形在12學分或216小時以上者的集群,在IC3各項成績指標有較佳的表現。 9.以女性為主、年齡在30歲以上、資訊課程修課情形在12學分或216小時以下者的分群,在IC3各項成績指標表現較其他集群弱。 最後,根據本研究之結論提出具體建議,供教育主管機關及學校規劃國民中小學教育人員資訊素養能力研習、進修與檢測的參考。Item 以國際認證IC3檢測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資訊素養能力之研究(2010) 洪瑜陽資訊科技快速地發展,使人類的生活產生極大的改變。教育是國家的根本,而師資是教育品質的關鍵。本研究為探究教師的資訊素養能力,以參加桃園縣2008年與2009年度資訊素養研習暨資訊素養能力檢定認證(國際計算機綜合能力考核IC3)的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為研究對象,獲得有效樣本數共173筆。根據內容分析法與調查研究法,將教師所檢測的成績與填寫之資訊行為調查問卷及接受訪談的結果,透過量化與質化的處理,主要研究發現如下: 1.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資訊行為調查問卷背景變項之「性別」、「學校類別」、「年齡」、「目前職務」、「使用電腦的歷史」、「每週使用電腦時數」、「取得相關資訊類國際證照」對於資訊素養能力呈現顯著差異性。 2.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資訊行為調查問卷背景變項之「目前職務」、「每週使用電腦時數」、「資訊相關修課情形」、「取得相關資訊類國際證照」對於IC3測評成績呈現顯著相關性。 3. 桃園縣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集群分組後於「計算機基礎領域」、「常用軟體領域」、「網路應用與安全領域」之通過表現皆呈現顯著差異。 依據本研究之分析歸納與討論,建議教師個人、各級學校及相關教育單位作為教師資訊研習課程規劃與資訊素養能力檢測的參考,以期提升國民中小學新聘教師資訊素養能力。Item 以學習投入為中介變項探討學生專業英文學習之未來時間觀與持續學習意願研究(2024) 陳可瑩; Chen, Ke-Ying本研究以桃園市曾經進行專業英文學習的學生為研究對象,探究學生專業英文學習的未來時間觀、學習投入、持續學習意願之間的關係,及學習投入對於學生未來時間觀及持續學習意願之間的關係。本研究共回收435份有效問卷,透過SPSS統計軟體進行數據分析,以描述性統計分析不同背景變項對於構面的影響;以獨立樣本t檢定與單因子獨立變異數分析檢視背景變項對於學生未來時間觀、學習投入、持續學習意願有無顯著差異;以皮爾森相關係數分析法並探討關切模式各變項各向度彼此相關,檢視各構面之間的關係;以多元迴歸分析探討學習投入在未來時間觀與持續學習意願之間的中介效果。研究結果如下:一、學生性別並沒有顯著差異,但就讀學校類別與類型對於學習投入有影響,而年級、就讀類群對於未來時間觀、學習投入、持續學習意願均有影響;二、未來時間觀、學習投入、持續學習意願之間有顯著相關;三、學習投入對於未來時間觀與持續學習意願有中介效果。最後透過研究結果針對教師在教學上及教育行政機關與學生學習、未來研究提出建議,期盼為專業英文學習提出全新見解與發展。Item 以知識地圖與S-P表建構線上診斷系統—以基本電學課程為例(2015) 李政安; Li, Cheng-An測驗與評估是學習的重要步驟,以往的測驗系統是由學生的測驗分數來決定學生的學習成效,老師無法針對學生的成績給予學習建議。因此,本研究發展出基本電學知識地圖做為學習參考,透過知識地圖讓學習者了解基本電學知識結構,學習新知識前能確認是否保有先備知識概念。 本研究以知識地圖與S-P表分析法做為理論基礎,將知識地圖與S-P表分析理論建構於「基本電學線上學習測評與診斷分析系統」。本研究以Aptana Studio 3網頁整合開發環境,運用HTML、JavaScript、JQuery、MySQL、PHP及CSS等程式語言進行系統開發。 本系統在測驗後能將學生的答題結果做診斷與推論,分析給予學生可能缺乏的先備知識,使學生能有效地針對自己缺乏的先備知識做學習的補強。另外,本系統依據S-P診斷分析理論,針對學生測驗時的答題情況做診斷分析,計算學生得分百分比與學生注意係數,再根據兩項數值將每位學生學習情況給予分類,以供教師作為補救教學參考依據,提升基本電學學習成效。Item 以科技接受模型探討商管群學生對於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之接受度--以基隆市二信高級中學為例(2017) 曾詩屏; Tseng, Shih-Ping本研究以基隆市二信高級中學商業經營科作為研究樣本,主旨在探討商管群學生對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的接受程度。 本研究以科技接受模型做為理論背景,並發展出「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問卷」,此問卷包含了「知覺的有用性」、「知覺的易用性」、「使用的態度」以及「使用的意圖」等四個構面。筆者採用問卷調查法,選定立意取樣,以基隆市二信高級中學商業經營科實行過「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的學生410人為對象,取一到三年級各班15人,共135人作為預試問卷樣本,取一到三年級各班其他未參與預試生的學生共275人當作正式問卷樣本。正式問卷施測後共獲得有效樣本275份。收集來的問卷數據經由描述性統計、差異性分析以及迴歸分析可歸納以下兩點結論: 1. 不同「性別」的商管群學生在「知覺的易用性」與「知覺的有用性」等構面呈現顯著差異。 2. 「知覺的易用性」對於「知覺的有用性」具有正向預測力,「知覺的易用性」與「知覺的有用性」對於「使用的態度」具有正向預測力,而「使用的態度」對於「使用的意圖」也具有正向預測力。 本研究所探討之商管群學生對於「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接受度的研究分析結果可供學校及相關教育單位參考,將「專業英文詞彙能力國際認證」作為輔助商管群學生強化英文專業詞彙能力之輔助工具。Item 以科技接受模式探討高職學生使用專業英文詞彙能力線上測評系統之行為(2017) 蕭富聯; Hsaio, Fu-Lien電腦的發明及網際網路的盛行為英語教師提供了一項便利又富魅力的教學工具,相對的也讓學生產生很大的學習效益。目前各技術型高中學校皆陸續推廣專業實用英文,而英語的學習結合網路線上測評的學習方法,也是現階段教育最重視的課題。 本研究乃針對Davis (1989)所提出之科技接受模型(TAM)為基礎,針對新北市某技術型高中高一共10個班,採用問卷調查法進行,探討在「線上測評」風氣盛行之下,技術型高中學生對於「PVQC專業英文詞彙能力檢測系統」的相關操作行為,以及可能對於專業英語學習的動機所產生之影響。研究希望經由分析技術型高中學生使用線上測評系統的行為,並找出相關影響行為的因子,再來深入探討其對於技術型高中學生專業英文學習動機所產生的影響。 研究的結果顯現,個人的變項上,在同學性別的這項目,認知的易用性與認知的有用性具有正向關係。在學生方面,不同班級學生對認知的有用性與認知的易用性以及學習動機皆具備明顯之差異。不同專業英文授課老師對於同學之認知易用性則無顯著之差異,但是對於認知有用性是具有顯著之差異。在外部之變項上,網站品質以及電腦素養對於認知易用性具有正向影響。在電腦素養、同儕風氣以及網站的品質的這3項變項,則和認知有用性都具有正向顯著之相關。而認知易用性對於認知有用性具有顯著之相關及正向之影響。在學習動機對於使用之行為裡的這2個月內的操作總次數則有著顯著之相關及正向的影響。 關鍵字:科技接受模型、操作行為、線上測驗、線上學習、學習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