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wsing by Author "吳姿瑩"
Now showing 1 - 12 of 12
- Results Per Page
- Sort Options
Item 健康促進模式與健身運動促進(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1998-06-01) 吳姿瑩; 卓俊伶本文旨在介紹促進模式,首先說明理論與模式的要義;其次陳述健康促進模式的背景與架構內容,強調模式中各變項的關係建構,及比較其他與健康有關的理論或模式的差異之處,最後引用健康促進模式的核心重點,論述如何應用在健身運動促進。Item 具偶氮苯結構之二芐環庚烷螺旋烯類衍生物在雙調控光學切換及液晶材料的應用(2009) 吳姿瑩本論文合成以二芐環庚烯 (DBE) 為上盤結構之螺旋烯模型分子,並在其下盤8號位置引入偶氮苯官能基,透過照光實驗確立此官能基與螺旋烯類化合物結合,能順利地進行E-form與Z-form的光異構化行為。 另外也合成了一系列以C2對稱 (10R,11R) 雙甲氧化甲基取代之二芐環庚烷 (DBS) 為骨架的螺旋烯類化合物,透過其前驅物環硫化合物的X-ray晶體繞射結果,得知所得的環硫化合物為S-form,在使用銅粉進行還原後可得到相對能量較低之M-form的螺旋烯類化合物。針對引入偶氮苯之M-form螺旋烯化合物進行光異構化實驗,照射波長260 nm的光可以觀察到71 %的P-form螺旋烯分子生成;另外照射350 nm與440 nm的光進行偶氮苯官能基的光異構化行為,也順利將切換比例提升至5/95與72/28。我們將此結合偶氮苯支鏈掌性螺旋烯類化合物摻混入向列型液晶分子中,並討論其照光前後的分子結構對所誘導之膽固醇型液晶紋理圖、螺距與扭張力的影響。Item 國民中學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與角色實踐之研究(2006) 吳姿瑩; WU TZU YEN本研究旨在瞭解我國國中輔導教師角色認同、角色實踐及角色落差概況,並探討有無參與組織再造試辦方案、不同地區、規模、性別、教育程度、專業背景、工作職務、年資之學校輔導教師,在角色認同、角色實踐及角色落差的差異情形。研究採用自編問卷進行調查,隨機發放問卷給臺灣省北、中、南、東四區之公立國民中學輔導主任、輔導組長、資料組長、輔導教師,回收有效問卷600份。並以平均數差異檢定、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肯德爾和諧係數等方式進行統計分析,得到研究發現如下: 1.國中輔導教師整體角色認同程度高,依認同程度高低排序依序為:測驗診斷、諮詢服務、輔導行政、諮商服務與整合資源、教學工作及研究進修。 2.在學校規模、工作職務等變項之角色認同差異情形達顯著差異,其中,中型學校國中輔導教師之角色認同最高,輔導主任對輔導行政的認同較高、資料組長對測驗診斷的認同較高、輔導教師則是對教學工作的認同較高。 3.國中輔導教師之角色實踐程度中上,低於角色認同之程度。依實踐程度的高低排序依序為:諮詢服務、測驗診斷、輔導行政、整合資源、諮商服務、教學工作及研究進修。 4.在不同規模、性別、教育程度、職務等變項之角色實踐差異情形達到顯著差異,但在是否參與組織再造試辦方案、學校所在地區、專業背景、及年資四個變項中,國中輔導教師之角色實踐沒有達到顯著差異。 5.國中輔導教師在角色認同與角色實踐之間具有顯著的落差,且角色認同顯著高於角色實踐。角色落差由大而小依序是:研究進修、諮商服務、教學工作、整合資源、測驗診斷、輔導行政、及諮詢服務。 6.試辦學校輔導教師、大學程度之輔導教師、輔導教師及擔任其他職務之輔導教師、及新手輔導教師之角色落差皆最高。 7.國中輔導教師之工作時間分配,存在理想與現實間的落差。其中輔導行政佔用過多時間,使諮商服務實際投入的時間不如理想的多。 8.組織再造試辦學校之輔導工作主責單位、原有輔導室組織及人員異動情形,皆是以小型及東區之學校異動情形最大。出現學校輔導工作轉由訓導處或學生事務處執行、輔導室被裁撤合併、輔導教師比例偏低、輔導教師轉任其他職務比例偏高等情形。 透過本研究,提供目前獲得國中輔導教師共識的角色認同,及初始的角色檢核工具,期能幫助輔導教師在角色多重、工作負荷繁重的工作中,逐漸建立個人角色認同、提昇個人角色實踐。Item 從限制觀點看老年人跌倒及其預防策略(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7-03-01) 游斯徨; 卓俊伶; 吳姿瑩; 林靜兒高齡化社會是現代先進國家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其中老年人的跌倒在公共衛生與運動科學界更是重要的議題,因此有必要暸解老年人跌倒的因素與跌倒後所帶來的衝擊,並提出相關的預防策略。造成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因素可分為個體限制、工作限制與環境限制三方面。跌倒所造成的衝擊可分為生理層面、心理層面與社會層面。依據造成老年人跌倒的影響因素,可依個體、工作與環境提出預防策略:(1)個體方面首要是增加老年人的身體活動量,以提昇生理功能進而改善生理構造的限制與動作行為的功能限制;(2)工作限制是指器具的設計考量老年人的特性,降低困難度與複雜度以符合老年人使用;與 (3)環境方面則著重降低環境危險程度,如在浴室加裝扶手與防滑設備、增加照明亮度、清除障礙物等。Item 正念冥想訓練與正念APP對正念覺察、媒體多工與思緒漫遊之影響(2022) 吳姿瑩; Wu, Tzu-Yin正念訓練已被證實能提升正念覺察,但較少研究探討短期正念訓練對提升正念覺察的成效。此外,過往研究發現正念覺察和日常生活中之媒體多工頻率、思緒漫遊頻率皆有顯著負相關,但卻少有研究以實驗法探討短期正念訓練對日常生活中媒體多工及思緒漫遊頻率之影響。再者,一般常見的正念訓練要求參與者在課後進行居家正念練習,卻少有研究使用科技工具即時紀錄居家正念練習數據,並分析居家正念練習時間和正念訓練成效之關聯性。因此,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有無參加四週短期正念訓練之實驗組及控制組之間,及有無搭配正念APP輔助的兩組實驗組之間,其正念覺察、日常生活中媒體多工及思緒漫遊頻率,在實驗操弄前後是否有顯著差異。另一研究目的為探討正念APP紀錄之居家正念練習時間,對參與者完成訓練後之正念覺察、媒體多工及思緒漫遊頻率是否具顯著預測力。本研究使用自行設計之正念冥想訓練課程作為教材,主要操弄變項為有無接受正念冥想訓練,和有無搭配正念APP作為輔助工具。61名健康成年人依照可參加正念冥想訓練之日期與時間被分為三組:有APP輔助正念冥想組、無APP輔助正念冥想組及控制組,測量三組在實驗操弄前後之正念覺察、媒體多工及思緒漫遊頻率的改變幅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結果發現,接受正念冥想訓練的兩組實驗組,其正念覺察提升幅度顯著高於控制組,但媒體多工及思緒漫遊頻率之降低幅度並未有顯著差異。而有APP輔助正念冥想組和無APP輔助正念冥想組之間,在正念覺察提升幅度、媒體多工及思緒漫遊降低幅度上皆未達顯著差異。此外,簡單迴歸分析結果顯示,正念APP紀錄之居家正念練習分鐘數,對參與者在正念冥想訓練後之正念覺察程度,具有顯著正向預測力。依據上述結果,本研究討論正念冥想訓練與正念APP對參與者正念覺察、媒體多工及思緒漫遊頻率的影響並提出實務工作之建議,以及使用正念APP輔助正念訓練之建議。Item 環境知覺和自我效能因素與青少年身體活動之關係—社會生態學觀點之應用(2010) 馮木蘭; Mu-lan Feng本研究以社會生態學觀點為理論基礎,旨在探討環境因素對青少年身體活動行為的預測,以及個人因素在環境與個體身體活動行為之間所扮演的角色。本研究以臺北縣公、私立高中職全體學生為母群體,以分層叢集隨機抽樣方法選取樣本,有效問卷共1114份。所得資料以皮爾遜積差相關、t考驗、階層迴歸分析、及徑路分析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發現:(一)環境因素變項和自我效能變項均與身體活動行為有顯著的相關性;(二)在社會環境變項、物理環境變項及個人因素變項,均發現有性別差異存在;(三)環境因素經性別和自我效能變項調整後,社會支持、規範、和學校環境資源重要性對身體活動行為有顯著的預測力;(四)社會環境和物理環境對身體活動行為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力,社會環境和物理環境變項對青少年身體活動行為直接和間接影響有性別差異存在;(五)自我效能在環境因素與身體活動行為之間扮演重要的中介角色。本研究發現,社會環境和物理環境對青少年身體活動行為有重要的影響。Item 老年人身體姿態控制是否受身體活動量與視覺訊息的影響?(2006) 游斯徨; Ssu-Huang Yo老年人身體姿態控制是否受身體活動量 與視覺訊息影響? 游斯徨 指導者:卓俊伶、吳姿瑩 摘要 以系統模式的觀點,認為身體姿態控制的衰退與對視覺訊息的依賴,起因於身體姿態控制次系統功能的下降所造成,然而身體活動對次系統的助益已獲得證實。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討身體活動量與視覺訊息,對老年人身體姿態控制的影響,並進一步暸解視覺訊息依賴,是否受身體活動的影響?本研究使用老年人身體活動量表 (PASE) 調查四十位老年人,平均年齡為70.5 (SD = 3.9) 歲,並以雙足站立平衡為實驗工作要求,進行睜眼與閉眼兩種情境操弄,使用靜態平衡穩定測量系統,測量支撐腳的壓力中心縱向正負平均位移,與橫向正負平均位移所構成面積。經2(身體活動量)× 2(視覺訊息)混合設計二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其中視覺訊息為重複量數,結果發現,(一) 身體活動與視覺訊息對老年人身體姿態控制有交互作用,在閉眼的情境高身體活動量組與低身體活動量組達統計的顯著差異 (F (1,38) = 17.38, p< .05, ES = .64);(二) 身體姿態控制對視覺訊息的依賴,高身體活動量組與低身體活動量組達統計的顯著差異 (F (1,38) = 7.50, p < .05, ES = .33)。依據上述結果,本研究所得結論為:(一) 身體姿態控制受身體活動與視覺訊息的影響;(二) 於穩定身體姿態,高身體活動量的老年人對視覺訊息的依賴,較低於低身體活動量的老年人。 關鍵詞:老年人、身體活動、視覺訊息、身體姿態控制、平衡Item 草書寫法的思考——從趙孟頫臨智永真草千文入手(2020) 吳姿瑩; Wu, Tzu-Ying一個字的草書寫法有很多種,為尋找其變化規律的合理解釋,本研究以《草書寫法的思考——從趙孟頫臨智永真草千文入手》為題,主要目的是就趙孟頫學習智永的變化來進行分析,吸收古人的學習經驗,設計草書單字的實際教學方式。本研究主要使用「歸納法」與「比較法」,從歷史上幾本重要具有楷草並列並陳形式的字帖文獻中《急就章》、《唐人月儀帖》、《澄清堂帖》、《淳化閣帖》, 歸納出楷書簡化為草書的規則。 楷草轉換的四種核心原則分別為「減省」、「替代」、「改變位置」、「改變順序」。「減省」是指減少「筆畫」,而非減少動作。「替代」是指以另一個「部件」或「筆畫」取代原先的字形結構。「改變位置」是指改變「部件」或「筆形」的位置。「改變位置」的定義是,不管楷草轉換時楷書「筆形」、「部件」的替代是否已經發生,只要位置被改變就屬於「改變位置」。「改變順序」是指改變「筆畫」或「筆運行」的順序。改變「筆畫」的順序是指改變筆順。 「智、趙二帖異形數量統計」指的是智永墨跡本《真草千字文》與趙孟頫《二體千字文》,「異形」指的是兩者在楷書和草書兩方面於字的形體上有相異者。在「筆形」、「部件」方面具有顯著差異者即屬於「相異」,其中也包含了「異體字」與「錯別字」。 「楷書」比較結果:「相異」佔全體的35.6%;「相同」佔全體的63.1%;「無從比較者」佔全體的1.3%。「相異」者比「相同」者多了27.5%。 「草書」「相異」佔全體的44.3%;「相同」佔全體的54.8%;「無從比較者」佔全體的0.9%。「相異」者比「相同」者多了10.5%。趙孟頫變異智永寫法可能的原因為:1. 訂正錯別字 2. 提示後來的通行字 3. 呈現書寫的變化性4. 根據小篆構字原理5. 趙孟頫一時筆誤6. 美觀因素 從趙孟頫變異智永寫法可以得到三個啟示:一、對照出草書指引教材之不足。二、草書寫法不只一種。三、草法使轉有意義,不可任意模糊。Item 身體活動的效益、影響因素及其促進策略(中華民國體育學會, 2006-09-01) 馮木蘭; 卓俊伶; 吳姿瑩從事身體活動可以促進個體生理、心理和社會人際的效益,因而,對於全人健康促進,身體活動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身體活動行為改變的每個過程,都涉及許多複雜因素。透過理論和模式對各變項間的解釋與預測,除了可以更瞭解身體活動的阻礙及促進因素外,並可將這些關鍵的中介變項,應用在身體活動行為改變的策略上。行為改變理論不僅對行為改變的階段和過程,提供重要線索,同時對行為改變介入活動的策略選擇,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本文除闡述身體活動效益及影響因素外,並依據行為改變模式,針對個人身體活動行為改變,提出認知和行為的策略。Item 青少女身體活動及其相關決定因素之探討(臺灣應用心理學會、應用心理研究雜誌社, 2009-06-01) 馮木蘭; 卓俊伶; 吳姿瑩Item 青少年身體活動及其與人際影響、認知變項及和當時行為競爭需求之關聯分析(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2001-07-01) 吳姿瑩; 卓俊伶; 馮木蘭本研究以健康促進模式為研究架構,目的在檢驗人際影響(社會支持、規範仿效)、特定行為認知(自我效能、知覺利益、知覺障礙)、和當時行為競爭的需求行為等各種變項與青少年身體活動的相關性。本研究採結構式問卷進行橫斷式研究,量表的內部一致性之Cronbach's α係數介於.83至91之間;以身體活動結果變項進行因素分析及關聯性考驗,結果顯示有良好的建構效度,因此,此研究所使用之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以方便取樣選取臺北市某兩所國中二年級學生為樣本進行調查,有效問卷共 969 份。 將所得的資料,以自變項中的中數為基準,高於中數列為高組,低於或等於中數列低組,以 t 考驗檢驗高組和低組之身體活動與自變項的關係,研究結果經分析討論後,發現:(一)有較多正面人際影響的青少年,其身體活動量高於獲得較少正面人際影響者;(二)對身體活動有高自我效能、高知覺利益和低知覺障礙的青少年比具有相反的認知者,更可能參與身體活動;和(三)和當時行為競爭需求變項與青少年身體活動沒有顯著相關。本研究建議:(一)特定行為認知與同儕影響對青少年身體活動參與,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未來規劃健身運動促進或體育課程時,可作為介入的重要變項;(二)父母除對這些青少年設定期望外,也應該做為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和積極生活的模範並提供適當的鼓勵及幫助。Item 高中生對拋物線、橢圓及雙曲線的心智模式類型研究(2011) 吳姿瑩; Tzu-Ying, Wu本研究的目的是對於高中學生在拋物線、橢圓及雙曲線的心智模式類型進行研究,進而了解學生學習過圓錐曲線單元後,對於拋物線、橢圓及雙曲線所形成的概念,以及在這些概念之下所形成的心智模式。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使用半結構性晤談。研究之初,研究者先對幾位科教所不同背景的學生進行訪談,以瞭解本研究是否可行。接下來,研究者先以一般性的問題對學生進行紙筆測驗,並與任課老師討論後,挑選出適合晤談的學生。訪談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的表現與一般性的問題表現並無太大的正相關,因此研究者與指導教授討論後,再挑選另一所PR值無太大差異的國立高中,由教師挑選不同能力及不同組別的學生進行晤談,在正式施測時,兩所學校的研究對象總共為自然組及社會組學生各6位。 透過質性資料的分析,本研究發現學生對於拋物線的心智模式類型有火箭筒型、類拋物線型;對橢圓的心智模式類型有操場型、類橢圓形;對雙曲線的心智模式類型有雙曲線型、類雙曲線型。另有一心智模式,受圖形外觀影響較大的,本研究稱為受圖像型。在這些類型中,研究者歸納出學生判斷拋物線、橢圓、及雙曲線可略分為六個概念,分別為「開口」、「無限延伸」、「弧度」、「對稱」、「漸近線」及「幾何定義」。這六個概念中,「開口」為教師們在圓錐曲線單元的教學的常用語;「無限延伸」為描述圖形的發展;「弧度」與高中教材所定義的弧度(radian)不同,為學生為描述一曲線彎曲的程度所使用的日常用語,且不同的學生在使用上所表達的概念不盡相同;「對稱」為圓錐曲線中一重要的概念;「漸近線」為學生觀察雙曲線的重要概念;「幾何定義」對學生而言,為不太容易了解的概念。 本研究發現學生學習過圓錐曲線單元後,仍舊有許多與正確模式相異的心智模式存在。建議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強調拋物線、橢圓及雙曲線的幾何定義與學生所熟知的各概念,如「開口」、「對稱」等作連結。本研究另發現不同學生口中的「弧度」不盡相同,因此建議教師教授本單元時,可利用離心率切入,使學生在理解拋物線、橢圓及雙曲線具有融貫性。